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内分泌、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然后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疾病患者生化、内分泌指标有较大的变化。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将影响到甲状腺患者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与甲状腺患者内分泌异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内分泌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构建和筛选我国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评价主体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评价框架理论构建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果筛选出了我国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其中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指标涉及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筹资,信息化人才及信息政策、法规与标准等方面。结论两轮专家咨询后,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选择方面意见趋于一致,27个指标重要性得分大于满分的80%,部分指标存在争议,需要通过进一步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人口健康信息化 评价 理论构建 德尔菲法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0~2013年,经确诊的患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肾病完全康复的健康人10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尿素蛋白/尿肌酐(UALB/U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C)的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患糖尿病肾病的CRP、UALB/UC、RBP和CysC的含量均比健康人各项指标多。结论患糖尿病肾病的人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判断及确诊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生化检测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 8 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CV)联合核酸检测 (HCV-RNA),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 0例样本联合应用 HCV抗体与 HCV-RNA检测后,检测为阳性 7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 8.75 %(7/8 0),单独 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 8.75 %(7/8 0),单独 HCV-RNA抗体筛查阴性标本未检测出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血液筛查中采用 HCV抗体筛查联合 HCV-RNA检测能够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效果,有助于尽早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降低输血风险。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肝硬化患者行凝血四项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患者的数量为60例,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的患者提供凝血四项指标检验,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继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凝血四项指标 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接受凝血四项指标检验后的准确性并分析检验价值。方法:选择50名体检健康者以及5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归纳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凝血指标、肝硬化不同阶段凝血指标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患者以及肝硬化不同阶段患者的凝血指标,经对比后均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凝血检验对于肝硬化阳性检出率为96.00%。结论:对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有效检验对于临床判断患者病情,了解肝功能损伤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指标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检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回顾分析法选取 2018年 1—2018年 12月实施常规管理措施的 640例患者纳入对照阶段,另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检测的 643例纳入实验阶段,比较 2组阶段的管理价值。 结果 实验组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8 %,显著低于 对照组阶段的15.31 %( P< 0.05) ;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等炎性指标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年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阑尾炎是否穿孔分为穿孔组40例和未穿孔组40例。收集患者术前同一时间点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价值。结果穿孔组CRP水平高于未穿孔组,CRP>50mg/L时,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灵敏度是78.8%,特异度是90.9%。穿孔组与未穿孔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在术前无法准确诊断阑尾炎是否穿孔,但CRP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否穿孔的指标

  • 标签: 炎性指标 阑尾炎穿孔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通市城市生活供水(二次供水及管网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5750.12-2006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至2013年二次供水总数为607份,合格数为597份,合格率为98.35%;管网末梢水总数为1201份,合格数为1188份,合格率为98.91%。结论南通市城市生活供水合格率情况理想,需多方维护保持。

  • 标签: 二次供水 管网末梢水 水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在早期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早期慢性肾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经过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治疗,观察组确诊80例患者,对照组确诊7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生化检验指标组合诊断,对照组给予常规指标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8.75%(79/80),对照组为80.0%(60/7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准确率为71.4%(50/70),对照组为64.3%(45/70);观察组转铁蛋白检测准确率为714.4%(25/35),对照组为42.9%(15/3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在早期慢性肾病诊断中,可充分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充足参考,并且为后续治疗及患者康复提供保障,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组合 早期 慢性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年龄分段探讨健康筛查者的血糖与其他代谢指标相关性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查体中心的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1094例,分为20~29岁(232例)、30~39岁(249例)、40~49岁(218例)、50~59岁(200例)和≥60岁(159例)5个年龄段。次晨取空腹血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尿酸等生化测定及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50岁FBG较低年龄段明显升高,但在正常范围;老年人中血尿酸、血糖和年龄三者呈正相关,BMI、血脂指标未出现与血糖和年龄的相关性。结论中老年人潜在血糖和年龄伴随性改变。

  • 标签: 年龄 血糖 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急诊科就诊的78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62例老年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30min内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静脉血B型钠利尿肽(BNP)浓度与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另外行床旁X线片观察肺门影增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aO2、BNP、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肺门影增宽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肺心病患者的PaO2分压最低,PaCO2分压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心病患者的BNP浓度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心肌病患者的cTnI水平最好,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PaO2、PaCO2、BNP、cTnI及肺门影增宽均为诊断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良好指标,检测这些指标并结合临床体征早期明确诊断是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关键。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0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在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可能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有益。

  • 标签: 慢性呼吸衰竭 凝血指标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瑜伽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名绝经女性进行5个月的瑜伽锻炼,测试锻炼前后受试对象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等雌激素指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及免疫机能指标(IgA、IgM、IgG)。结果经5个月瑜伽锻炼后,E2、P较锻炼前提高(P〈0.01),T水平下降(P〈0.01);TG、TC和LDL-C较锻炼前降低(P〈0.01),HDL-C较锻炼前提高(P(0.01);IgA、IgM和IgG较锻炼前提高(P〈0.05或P〈0.01)。结论瑜伽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机能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瑜伽锻炼 绝经妇女 雌激素 血脂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FIB、PDW、MPV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 标签: 临床产妇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 判定
  • 简介:在新发传染病应对的早期往往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以传播健康知识和推广健康行为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活动尤为重要,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而这些是传染病健康素养的一部分。传染病健康素养应该作为传染病防控重点指标之一,在未来的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防控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传染病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比较,探讨与中医证型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379例急性脑梗死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的患者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所占百分率高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证候(P<0.05);气虚血瘀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肝阳上亢,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和阴虚风动证候比较有所降低(P<0.05)。结论血脂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证候相关,因此,血脂指标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血脂指标 辨证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208例。对其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不同类型肝衰竭存活率无明显差别;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钠(Na+)、总胆固醇(TC)、年龄≥50岁、有肝硬化基础、存在胆酶分离、出现并发症。结论年龄、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钠、总胆固醇、有无肝硬化、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预后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中已经出现血行转移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27例未出现血行转移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LDH、CA125、CEA指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分析后可以看出,出现血行转移的观察组原发性肺癌患者,其LDH、CA125、CEA指标明显高于未出现血行转移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本次实验中可以看出,肺癌患者出现血行转移,与其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分析,可以作为对患者治疗的重要依据。关键词血液生化免疫指标;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侧凸矫形术病患各项护理指标,为全面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脊柱侧凸矫形病患102例,对其实行全程护理指标监测分析处理。结果在术前训练中,病患对于各项训练项目的依从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高热、尿管延迟拔除等。结论针对脊柱侧凸矫形术病患,需着重加强其全程护理管理,增强病患术前训练依从性,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 标签: 脊柱侧凸矫形术 全程护理监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