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实验组,均为住院患者,并在住院期间完成血液采集;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均空腹早晨进行抽血检验。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抽血检验后可发现,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情况的指标可以作为患者身体康复程度的参数,且是相对有效的指标内容,判别患者是否出现心肌受损情况,则主要检测心肌钙蛋白指标数,以上几种血液检测指标均可以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疾病治愈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相关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5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7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生化检验,并就2组受检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以及阳性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空腹血糖、2h糖耐受实验值、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420、30.874、21.134,均P=0.000);②研究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阳性率均为100.00%,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142.208、146.053、127.778,均P=0.000)。结论糖尿病诊断中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显著,容易鉴别,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液生化检验指标 健康体检者 空腹血糖 血清三酰甘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检测凝血相关指标对产后出血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妊娠32-35周凝血4项、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T、TI、APTT、H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IB、PLT水平低于对照组,D-D高于对照组(4.5±0.6)g/L比(4.8±0.7)g/L,(171.6±34.5)×10比(202.4+32.1)×10,(2.2±0.7)g/L比(1.3±0.5)g/L,P<0.05。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FIB、PLT、D-D在产后出血中具有相关性。结论妊娠晚期检测凝血相关指标中FIB、PLT、D-D水平对产后出血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妊娠晚期 凝血指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中已经出现血行转移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27例未出现血行转移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LDH、CA125、CEA指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分析后可以看出,出现血行转移的观察组原发性肺癌患者,其LDH、CA125、CEA指标明显高于未出现血行转移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本次实验中可以看出,肺癌患者出现血行转移,与其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分析,可以作为对患者治疗的重要依据。关键词血液生化免疫指标;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5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50)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护理敏感指标,统计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2.00%和6.00%,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确保良好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敏感指标 不良事件
  • 作者: 郑粉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 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 133000)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却也面临着不少管理上的问题。譬如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上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合理,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以及大幅提高护理运营机构的管理与工作效率。  【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 43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参与体检的 43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 GLU)、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果糖胺( FRUC)水平,比较两组生化检验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 GLU、 TC、 TG、 FRUC水平较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检测可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临床诊断
  • 作者: 孙玉敏1宋福成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河北沧州     061001  2.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医院    河北定州     073000)  【摘    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DM-A组)、50例病程5年以上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DM-B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结果:DM-B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DM-A组(P<0.05)。DM-A组TBIL、IBIL、DBIL均高于对照组,而DM-B组则低于对照组及DM-A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随病程延长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时,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
  • 作者: 高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9-0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病发于青年女性。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本病彻底治愈很难,但通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较好的控制病情。1临床表现1.1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体重下降。1.2皮肤和黏膜皮疹常见,面部典型蝶形红斑。急性期水肿、色鲜红,略有毛细血管扩张及磷片状脱屑。1.3骨骼肌肉约90%以上患者表现有关节痛、关节炎、关节畸形及肌痛、肌无力。1.4心脏受累约10-50%患者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及瓣膜病变,1.5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间质病变、肺栓塞、肺出血均可发生。1.6肾脏肾炎时尿内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蛋白尿。肾病综合症表现全身水肿、腹腔、胸腔和心包积液,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比例倒置和高脂血症。1.7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精神异常、肢体瘫痪、麻木疼痛、行走不稳、视力障碍、面瘫、肌肉萎缩等。1.8血液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数据差异不突出,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 临床指标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实验组,均为住院患者,并在住院期间完成血液采集;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均空腹早晨进行抽血检验。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抽血检验后可发现,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情况的指标可以作为患者身体康复程度的参数,且是相对有效的指标内容,判别患者是否出现心肌受损情况,则主要检测心肌钙蛋白指标数,以上几种血液检测指标均可以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疾病治愈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相关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护理的实施及相关指标。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产后康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后康复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0%,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产后康复护理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产后出血的时间、恶露时间、产后排气的时间、自主排尿的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和持续宫缩痛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产后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4%。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全方位产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产后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和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然分娩产妇 产后康复护理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08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每组患者54例。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3个月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比较两组麻醉前及术毕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变化。结果与全麻组比较,硬膜外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及全麻组术毕比较,硬膜外组术毕时FBI及TAT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选择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游泳、抚触、排便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出现、黄疸消退、首次排便、胎粪排尽等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延缓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缩短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游泳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檢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肝功能情况进行分组,将肝功能异常患者设为研究组,将肝功能正常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比对肝功能和血清检验指标,并记录各项数据。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检验指标,研究组AST、DBIL、ALP、GGT、TBA、TSH、FT3、FT4、TT3和TT4等指标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甲亢性肝病体内的甲状腺腺素水平较高,其不仅会对正常体能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提升并发症发生率,由此可见,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指标改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进行综合气道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生理指标(乳酸浓度、动脉血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值、氧合指数)及相关康复时间(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乳酸浓度、C反应蛋白、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WBC计数恢复正常、退热、机械通气以及住院等时间项目的比较上也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另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均P<0.05);观察组临床病死率3.03%虽略低于对照组的15.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患者乳酸水平、动脉血乳酸清除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值等各项生理指标,护理干预后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及病死率低,预后改善明显。

  • 标签: 综合气道护理 重症肺炎 生理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30例未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根据病症类型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AIH组和PBC组,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人数,将其作为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式对两组研究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三组实验人员抗体和生化检测各项指标含量水平,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评判依据。结果与健康体检者各项检测指标相比较,AIH组患者、PBC组患者ALT、AST、γ-GCT、TBA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偏高,其余CHE和PAB两项指标含量水平偏低,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而言,AIH组患者中的ALT、AST两项指标含量为(169.42±14.66)U/L、(134.25±21.46)U/L,与PBC组患者(82.45±10.34)U/L、(114.54±9.54)U/L对比,患者γ-GCT、CHE、TBA和PAB四项检测指标,AIH组均低于PBC组患者,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PBC组患者中ANA、AMA、AMA-M2三项指标抗体阳性率相同,均为100%。结论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通过患者的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