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 标签: 书法 观物取象 书画同源
  • 简介:汉代吉语砖瓦文字的产生,不仅受汉代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且与汉代的室墓文化、书法教育密切相关。吉语砖瓦文大致分为装饰意味浓郁的、整饬规范的、自然率意的几个类别。从文字意义上看,这些“吉语”是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在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以其博大雄浑的艺术特征,融贯古今的表现形式,充溢着时代文化精神。

  • 标签: 汉代 吉语 砖瓦文字 书法艺术
  • 简介:摘要对书法美的追求,既是追求笔法、章法和精神,笔法和章法属于有形方面,即面貌。面貌是浅的,外在的,而精神是深的,内在的。看不见的内在精神必须凭借外在的面貌而出现。书家以文字的抽象线条,直接体现内心的境界。书法之所以有生气,都因是主体生命力的外现;书法之所以给人以生机盎然的审美感受,是因为主体情感精神得到审美升华而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相契合。书法能在有限的空间中,批露出无限的生命力。作品的内质与作者对生命体验和个性意志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 标签: 书法艺术 个性创造 雅化精神 主体情感
  • 简介:(一)中国书论很早就肯定了书法能够传达、表现情感。“抒情说”在汉代就被提出来了。杨雄《法言·问神》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是把“言”、“书”和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了。杨雄这里所说的“书”,并不是专指书法艺术,而接近于文字书写,但对后来书法艺术美学的抒情说影响很大。在汉代,真正第一个接触到书法艺术的抒情本质的,是大书家蔡邕。他在《笔论》中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 标签: 书法艺术 创作情感 中国书法 颜真卿 书法作品 兰亭序
  • 简介:去年暑假,吴老师先后去了"四大石窟"中的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不仅是精妙绝伦的云冈石窟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前期的重要政治中心。浏览石窟艺术的同时,通过大同北魏时期的刻石等文化遗存,可以清晰地考察书法史上重要的书体——魏碑体书法发展的脉络。云冈石窟主要洞窟的石雕造像在北魏定都平城时期建成。现存最早的洞窟为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初年)开凿,最晚的造像铭记为公元520—524年(北魏正光年间)。60余年间,云冈开凿大小252个洞窟,造像数以万尊,是北魏佛教石窟艺术造像的巅峰之作。

  • 标签: 石窟艺术 佛教石窟 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 北魏时期 昙曜
  • 简介:我和何应辉相识相知几近三十年了,三十年中社会急剧的变革引发了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而何应辉却以罕见的定力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人生追求,自信而清醒,真诚复虔诚地在书道上勇猛精进,其真诚不伪、用志不分一如青年时期,这在喧嚣如商贾之市,巧饰似优孟之场的今世尤为可贵。

  • 标签: 书法艺术 青年时期 真诚
  • 简介:书法艺术自汉字传入起,便已在贵州大地上开始传播,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推及各处,形成与中原书法一脉相传的特色。在秦开五尺道后,贵州与中央于朝便一直保持着联系,中原文化影响也渐次深入。中国书法在贵州的发端,应是自秦汉开始,从考古发掘的成就看,汉字在汉时已经在贵州大地上大量使用,汉字的变迁印迹也在贵州历朝文物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 标签: 书法艺术 贵州 古韵 中原文化 中国书法 考古发掘
  • 简介:钟繇(一五一—二三○),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汉末举孝廉,为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侯。魏初为廷尉,进封嵩高乡侯,迁太尉,转平阳公侯。魏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他曾经为曹魏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显著的贡献,深受曹操赏识,是魏的开国元老。

  • 标签: 钟繇 太傅 开国元老 川长社 仆射
  • 简介:书法艺术以汉字为最直接的表现对象,并可通过书写汉字反映现实,但其反映既不是完全的写实,也不是绝对的写意,而是无意不借象,无象不含意,即通过生动的形式传达丰富而又无穷之意蕴,其形式本身也因此充满表现力。

  • 标签: 书法艺术 形式本体 表现性 表现对象 表现力 汉字
  • 简介:“眼高百代古无比,书法画法前人前”是清“四僧”之一石涛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评价之高,世所罕见。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仍然用石涛的两句话来概括,同样是那样的贴切精当、恰到好处。

  • 标签: 书法艺术 八大山人 中国 明朝 艺术风格
  • 简介:摘要书法艺术的审美是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象去认识、感悟作品意境的。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书法欣赏是一种认识思维活动,是艺术的再创造,故欣赏者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即使对同一件书法作品,同一个欣赏者,或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文化修养、鉴别能力的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也不一样,这是由认识的主观性质而决定的。

  • 标签: 书法 审美
  • 简介:唐代的李白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已是举世皆知了。殊不知在书法方面,他的成就也是很大的。然而,对于他的书法,却由于作品流传的稀少,大家不去研究了。从很多史料来看,最早记载李白书法活动的典籍当推《今古奇观》一书。内有《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文,大意是说李白得到贺知章的举荐,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破格起用,诏任为翰林学士。一日,内宫权臣高力士为其脱鞋结袜,玄宗皇帝恩准

  • 标签: 李白 书法艺术 书法活动 浪漫主义诗人 阳台 贺知章
  • 简介:书法”,“书”即文字、书写;“法”则为方法、手法。所以“书法”不仅仅是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而是能体现境界、神韵、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辞海》对“书法”两字的解释是“用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的确。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标签: 书法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艺术形式 《辞海》 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
  • 简介:楚简文字的书法艺术特点,概而言之就是奇诡多变、活泼自由、绮丽灵秀,且突出地体现在字体结构、笔画线条、章法布局、书体风韵等方面。其特点的形成,与楚地盛行的巫祝文化、楚人特有的民族个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关。

  • 标签: 楚简 书法 艺术特点 成因
  • 简介:书法尽管是造型艺术,但其深沉内涵是视觉艺术的韵律化,即所谓的“无声之音”。而这一特征,首先是建立在沟通各审美器官关系的基础上的,即“通感”。并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整体直觉最大层面地沟通人与自然、人与艺术间的本真之联系,最终通过创作,达到身心合一或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艺术境界与人生境遇的高度统一,恰恰是中国艺术的生命之本真。

  • 标签: 通感 视觉 听觉 身心合一 书法
  • 简介: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成为游人与造园人对话的媒体,让观赏者处在一种特定的意境之中;书法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园林中可以起到装饰、点睛的作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结构、章法对园林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书法 园林 符号 装饰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