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评估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的可行性,并探讨其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劈裂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等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患者。所有患眼术中均行iOCT检查,定性评估术中视网膜变化,包括术中微损伤、手术技术准确性及裂孔边缘改变等,探讨其术中应用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例(29眼),男9例,女20例;年龄(58.8±10.3)岁;眼轴长度(28.9±2.0)mm。其中,黄斑前膜14眼,黄斑裂孔8眼,黄斑劈裂4眼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3眼。iOCT显示:7眼(7/29)确认术中存在微损伤或异常情况,其中神经纤维层异常6眼,内层视网膜抬高1眼;黄斑前膜患眼中4眼(4/14)确认剥膜后前膜残留;黄斑裂孔患眼中3眼(3/8)剥膜后观察到孔缘形态改变;黄斑劈裂患眼中均未观察到剥膜后全层黄斑裂孔的发生,其中1眼术前未明确的黄斑裂孔经iOCT确认;术中行保留中心凹内界膜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式的3眼在iOCT图像中均得到确认。结论:iOCT有助于术中实时评估剥膜的完整性、术中微损伤情况及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帮助主刀医师提高黄斑裂孔的诊出率,并可在术中观察到黄斑裂孔剥膜后孔缘形态的特殊改变,提示i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科31例直肠肿瘤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8例,ESD(粘膜下剥离术)8例,经肛门闭合切割器切除术5例。结果所有3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好,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诊4年无复发。结论选择直肠肿瘤手术的方式应考虑肿瘤的部位、大小、距肛缘的距离,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直肠肿瘤;切除方式;合理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157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观察组)和126例生理性黄疸(对照组)的新生儿血清进行同步检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变化对比。观察组和对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无病理性异常。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急性期心肌酶学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LDH1、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阳性率分别为观察组91.01%和对照组4.41%,两组结果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心肌损害[1]。随着黄疸的好转,综合治疗后,心肌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心肌酶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工作的精密程度不断提高,为地质勘探工程与地下建筑物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所以,对地质勘探工程的测量过程就伴随着新科技的应用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当下地质勘探工程中所出现的测量问题,对地质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地质勘探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理论性的支持,从而促进我国地质企业的发展。

  • 标签: 地质勘探 工程测量 问题思考 理性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110例138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判断漆裂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SD-OCT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萎缩、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并分析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的不同眼底病变比例和年龄分布。结果在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中,近视性CNV(MCNV)患者占63.0%(87/138),比例最高;其次为漆裂纹患者,占38.4%(53/138),MRS和黄斑萎缩分别占34.8%(48/138)和31.9%(44/138),黄斑前膜占30.4%(42/138),黄斑板层裂孔占10.1%(14/138),黄斑全层裂孔占13.8%(19/138),PIC占2.2%(3/138)。MCNV患者平均年龄(53.00±1.51)岁;漆裂纹患者平均年龄(53.00±1.77)岁;MRS、黄斑萎缩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00±1.64)岁和(57.00±1.76)岁;黄斑前膜患者平均年龄为(59.00±1.48)岁;黄斑板层孔、黄斑全层裂孔伴视网膜脱离(RD)和黄斑全层裂孔不伴RD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1.00±3.90)、(59.00±3.39)和(67.00±0.50)岁;PIC患者平均年龄为(31.00±8.50)岁,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斑区结构的明显异常改变,以MCNV最常见。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病因 影像学
  • 简介:摘要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是关键,精心的护理可提高疗效;细心的观察可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儿科16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用双面蓝光治疗,通过精心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反应,也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蓝光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患儿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和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综合干预 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 标签: 西医 中成药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管理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01~2021.01的300例处方,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处方。对照组未实施药品管理,观察组加强药品管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用药合理性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加强药品管理,可显著降低不合理运用处方的情况,同时能为正确用药提供指导,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品管理 用药合理性 影响
  • 简介:摘要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卫生理化检验疾控中心的工作水平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实践中为了确保水质监测结果合理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检验及纠错,落实好相应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就水质监测结果合理性检验及纠错展开论述,从而为水质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提供所需的参考信息。

  • 标签: 水质监测结果 检验 纠错 参考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药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50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西药药剂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药物管理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高于药物管理后,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安全性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药剂临床使用中加强管理,可提升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用药效果。

  • 标签: 西药药剂 临床使用 合理性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明确规范药剂指导措施。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处方调配中应用处方点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开具的300张药房处方展开研究,对300张药房处方实施处方点评,观察处方点评前后药房处方调配情况。结果:两组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比较,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7.33%,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2.00%,比较之下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药房处方调配管理中,实施处方点评可以有效降低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这对提高药房处方调配合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药房处方 调配 合理性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阿片药物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均轻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的总体效果更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在安全性方面相似,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各类经济活动不断涌现,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西医药物品种的发展更是五花八门。不过,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儿童由于自身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很多药物的使用并不符合儿童的生长规律,一旦滥用便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阐述西医儿童用药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对策,希望为西医儿科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西医 儿科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PIVAS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以规范肠外营养的临床使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等技术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PIVAS执行的2150例肠外营养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标准对其合理性和不合理问题类型进行分析。结果:2150例肠外营养处方中包括1184例合理处方,占比55.07%,966例不合理处方,占比44.93%。不合理处方中包括糖脂比不合理(49.90%)、其他药物添加不合理(16.05%)、阳离子浓度超标(4.54%)、氨基酸浓度不合理(46.79%)、药理营养素使用不合理(33.95%)、热氮比不合理(6.73%)、葡萄糖浓度不合理(2.07%)等类型。结论:我院PIVAS肠外营养处方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合理问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规范处方应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PIVAS 肠外营养处方 合理性
  • 简介:摘要临床中许多严重病症患者都存在水肿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治疗,所以利尿剂尤其是强有力的速尿的应用非常广,但因为速尿是对病患主要病症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和其他药物配伍,因此促进配伍的合理性在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本文就临床药物与速尿的配伍意义及现象进行了研究,以促进药物配伍的合理性

  • 标签: 速尿 配伍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的门诊普通成人西药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2304%,比规定的2000%略高一点,处方合格率为7633%,比规定的950%偏低,其余指标均相对合理,电子处方中仍存在书写不规范与用药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结论针对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临床医师们共同努力,重视处方点评这项工作,提高处方开具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