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8
  • 简介:中国知识分子在八十年代沉溺于启蒙话语中,  五四启蒙和西方话语五四新文化运动借用了西方的启蒙话语,启蒙话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不是太大了

  • 标签: 主义启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文化 似乎比西方文化更加重视社会与政治和谐,社群主义民主认为,儒家民主主义和西方的社群主义民主跟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民主是 不相容的

  • 标签: 儒家民主主义
  • 简介:1982年早春的一个深夜,在渭河边清冷的乡村土路上,陈忠实想到柳青和《创业史》,无限感慨,因为他正遭遇着"必须回答却回答不了的一个重大现实生活命题"。此时的陈忠实是渭河边一个公社的派驻干部,任务是协助落实"中共中央1982年一号文件"分田到户的精神。当他看到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栽界石刨隔梁或用抓阄的方式各自牵走耕畜时,"一个太大的惊叹号"横在了心里。因为他现在所做的事,正好和柳青当年所做的事构成一个反动。作为一个干部,他赞成开放农村市场和按劳分配的包工包产;但是作为一个农民,

  • 标签: 陈忠实 包工包产 《创业史》 分田 农村市场 《白鹿原》
  • 简介:<正>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是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是与抽象主义相对立的。它把形象和题材放在首要地位,并使绘画形象与客观对象一模一样,捕捉照相机快门响起的一瞬间,这种艺术境界是摄影镜头所看到的世界。因此,照相写实主义画家都是用照相机收集素材,表现出照相机镜头所凝结的动作和变化,把照片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画在布上,就是说必须把一

  • 标签: 写实主义 照相机 艺术风格 艺术境界 抽象主义 摄影镜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在美国形成的反恐文化(Ⅰ)需要国际社会化才可能成为国际反恐文化,美国反恐文化(Ⅰ)上升为国际反恐文化(Ⅰ),美国试图通过战争的胜利使"先发制人"与"单边主义"的反恐观念成为主流国际反恐文化

  • 标签: 反对恐怖主义 建构主义分析 恐怖主义战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9
  • 简介:在美国形成的反恐文化(Ⅰ)需要国际社会化才可能成为国际反恐文化,美国反恐文化(Ⅰ)上升为国际反恐文化(Ⅰ),美国试图通过战争的胜利使"先发制人"与"单边主义"的反恐观念成为主流国际反恐文化

  • 标签: 反对恐怖主义 建构主义分析 恐怖主义战争
  • 简介: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明显地经历了一个“中国化”过程,是西方追求自然人性和自由艺术的近代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言志派”审美情结相契合的结果。个人主义一直是浪漫主义的理论内核。在现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条件下,个人主义拥有着迥异于西方“个人”的人性内涵,它既有着人道主义诉求,又有着极大的归顺理性的倾向。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独特性及其生命能量。

  • 标签: 中国 20世纪 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 个人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简介:<正>本文述介1977年在纽约再版的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教授所著《1917—1934年间的苏联文学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一书的最后三章。此书是作者根据他195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写成的。本书作者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抱敌对态度,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实质上也是全盘否定的。他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斯大林文学政策的产物”,“是在党的直接控制下形成的”,它的创作原则是“日丹诺夫从党的政策和斯大林的词句中用教条主义方法直接演绎出来的”。书中的论点虽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偏见,但作者使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地阐述了三十年代初社会主义现实

  • 标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方法 革命浪漫主义 作家 现实主义风格 创作原则
  • 简介:列昂尼德·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森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文学中最典型的作品。在这部哲理小说中,作家隐秘地与苏联国家意识形态教条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展开论战。考虑到政治环境.列昂诺夫巧妙地使用了“拟态”手法,将庸俗社会主义的理念引向“荒诞的板致”,借反讽之力从内部引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条,而他本人却隐遁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正统艺术家的面具之下。列昂诺夫试图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学神话代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神话,虽然二者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但这位浪漫主义者最终还是未能抛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式。

  • 标签: 列昂尼德·列昂诺夫 《俄罗斯森林》“拟态”
  • 简介:浪漫主义的斯拉夫学已离开舞台,实证主义的斯拉夫学业已谢幕,结构主义已成为今日科学之主导性的思想。作为结构的整体,现象的内在规律.系统的功能已经处于今日科学兴趣的中心。结构主义语言学、内在的文学学已然得到人们频繁的讨论。布拉格语言学小组展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结晶。斯拉夫的文学研究在总体上也会经历与斯拉夫的语言学发展相平行的演变。

  • 标签: 结构主义 浪漫主义 实证主义 斯拉夫学
  • 简介:房地产游戏规则失范、发展模式的畸形最终引发巨大的公共危机以及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最近推出了新国六条及其细则,开始实施新一轮严厉的"房产新政"。

  • 标签: 主义基础上 基础上政府 政府机会主义
  • 简介:电视语码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一种视听兼备的“全能语言”,使用“全能语言”的电视,不仅可以作为广泛应用于任何社会文化领域的通用文化工具,而且可以是一种有条件的艺术创造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工具特点”,电视才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度行业特点的“电视生产文化”,又相应地形成了一

  • 标签: 崔文华 《全能语言的文化时代》 电视文化 大众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3
  • 简介: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不论是中世纪的欧洲百姓、还是古代的中国百姓,一个个封建王国是国王贵族领主之间松散的政治组合体

  • 标签: 封建主义封建主义 广义封建主义
  • 简介:哲学家施太格缪勒曾有一个惊人的自问自答:“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20世纪的最大失误是什么?对此,他会回答说:在20世纪,人们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唯物主义哲学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官方世界观。”试图延续爱因斯坦无缝世界之梦的物理界前沿“弦理论”也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几乎是即生即灭,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转瞬即逝的“砖块”之上。我们生存在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宏大交响乐中,组成真实世界的基本单元乃是乐曲中的音符,而不是乐器本身。只可惜,这样的炫彩世界,凡眼俗胎都被障住了,不见其缤纷。

  • 标签: 现实主义 莫言 声色 唯物主义哲学 20世纪 物质世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这里涉及到对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性质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审美文化关系理解的问题,认为当今文艺发展的方向是消费文化

  • 标签: 中的文化 主义审美 审美主义
  • 简介:<正>《文汇报》81年11月3日,发表艾夜《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对长篇小说《人啊,人!》进行批评。文章指出:在文艺复兴时代,当人们用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人文主义”世界观以反对神道和君权的时候,无论是人性论还是“人类之爱”,

  • 标签: 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人文主义 世界观 人类之爱 文艺复兴
  • 简介: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叶芝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理想的诗人,然而他的民族主义的本质却经常被忽视或误解。本文从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视角,探讨他的民族信仰的复杂演变过程。本文同时解读叶芝诗歌的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思想,其中“茵梦湖岛”阐明了叶芝对殖民主义的解构,“爱尔兰在未来的时代”揭示了叶芝的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殖民主义的反抗。

  • 标签: 叶芝 爱尔兰民族主义 后殖民理论
  • 简介:播音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显然是要讲求风格的。风格属于艺术美学范畴。但是如果从语言和言语区分的理论出发,它主要是指语言运用中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如播音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等等。

  • 标签: 艺术风格 播音语言 艺术语言 美学范畴 综合表现 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