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改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于我院心内科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6例,该组患者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的护理中,及时地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转变护理服务思想,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能够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能力,可以显著地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改进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其特殊性,且在我国药品的生产、供应满足不了患者需求,为保证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发挥中医医生临症潜方、降低百姓用药成本,建立了较多制剂室,研究开发了一批疗效好、价格低、用途广的医院中药制剂,弥补了市场药品供应的不足。但随着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笔者结合当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实际,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目的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面临的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外科和修复并发症的类型,并探讨应急处置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口腔种植外科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共有4例(2.50%)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全部痊愈。结论对于口腔种植、修复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口腔种植外科 修复 并发症 应急处置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预防性护理联合用于ICU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3月至2017年07月我院ICU病房9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照组(n=46例)和实验组(n=46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VT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并联合启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20.502.10)cm/s、腘静脉血流速(15.103.40)cm/s均低于实验组(27.003.20)cm/s、(21.703.30)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DTV发生率(32.61%)高于实验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风险因素评估表、预防性护理合并推行于ICU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静脉回流,避免DVT,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表 预防性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社区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老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PCT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CRP显著下降,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清PCTCR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以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早期诊断,提高准确率,并且对疾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应用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6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快速血清学检验,对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快速血清学检测法阳性率显著低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了解血液中血小板检查原理以及血小板输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血液病患者抗体的检测方法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对其进行治疗实验分析。运用单采血小板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记录注射次数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注射前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24小时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PTR)为25.0%(15/60);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概率为73.33%(11/15);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概率为26.67%(4/15),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方面,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概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因此在血小板输注之前应先检测患者是否产生了血小板抗体,以预测和尽量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治疗血液病患者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输注效果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副反应,总结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84例出现副反应儿童,分析副反应类型,以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减少预防接种中的不良事件。结果预防接种副反应多发于0-2岁婴幼儿,且男婴发生率高于女婴,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三联疫苗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发热问题;乙脑疫苗多为发热及局部红肿等问题;麻疹风疹疫苗多为一过性发热反应以及散在皮疹;水痘疫苗会引发注射部位发红、僵硬、呕吐、哭闹及注射部位斑疹等问题;流感疫苗多无副作用,极少数幼儿出现发热问题。结论预防接种会出现副反应,加大护理力度,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民众接种积极性,提升民众免疫水平,推动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预防接种 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折病人预防便秘中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的11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腹部按摩要求,为其进行自理能力训练,配合进行健康宣讲、心理护理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41.8%,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9%,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骨折病人便秘的预防中使用有腹部按摩要求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大大降低,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将这种方法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不同护理干预 骨折病人便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顺产妇应用预防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顺产妇随机分成2组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期间收治),53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对比2组顺产妇总产程、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产程、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应用顺产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顺产妇 预防产后出血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病房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主要症状有(1)谵妄(2)思维障碍(3)情感障碍(4)行为动作障碍(5)智能障碍(6)其他表现,如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本文总结了我科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积极应用护理干预对策,有效预防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

  • 标签: ICU综合征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对狂犬病的临床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咬伤患者29例经预防免疫无狂犬病发生,其中1例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结论被咬伤后,要及时到医院处理。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免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82例孕妇,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心理情绪变化、早孕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早孕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早孕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强化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4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均分为45例一般脐部护理组45例专项强化脐部护理组,对上述两组研究样本干预后在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专项强化脐部护理组新生儿干预后的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一般脐部护理组,(P<0.05)。结论专项强化脐部护理具备较理想的新生儿脐部感染风险防范效应。

  • 标签: 预防 护理 脐部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未开展强化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强化护理管理模式下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3.33%(5/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1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病房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进而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医院感染 预防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分析其预防及防范处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一年内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以50对50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中给予患者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风险防范的实验组在总满意度医疗失误发生率等方面投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妇产科护理由于各项原因存在着一定风险,为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

  • 标签: 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防范处理,患者
  • 简介:摘要窝沟封闭预防龋病效果肯定,技术成熟,针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填充材料、釉质处理、酸蚀处理上。窝沟封闭术主要从封闭剂保留率、龋降低率评价疗效,不同文献报道窝沟封闭术预防龋病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疗效影响因素较多,窝沟的深度、合并口腔问题、窝沟封闭的技术操作水平、窝沟封闭的材料、对象口腔保健行为习惯都会影响疗效,护理干预可以增进疗效。窝沟封闭术综合效益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广窝沟封闭术可以减少龋病相关的卫生支出,同时还能够获得许减轻儿童的龋病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多隐性的效益,可作为一种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策略。

  • 标签: 龋病 窝沟封闭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对预防外科术后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0)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现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外科术后的感染率,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外科术后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摔跤是一项对抗性强的竞技运动,由于运动员双方在竞技中存在大强度的对抗,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健康。若损伤发生后不能及时处理,严重者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本文就摔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机制、预防和处理方法等进行探讨,提出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避免损伤发生的措施和处理方法

  • 标签: 摔跤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