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02月28日期间在我院就诊且超声检查已经明确诊断为双胎且具有剖宫产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不同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双号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在双胎剖宫产后出血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双胎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方法结合我处的接诊资料,在我中心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当中随机抽取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均满足手足口病诊断的基本标准,对以上患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0名患儿当中,1-4岁儿童的发病概率是73.75%(59/80),5-8岁儿童的发病概率是26.25(21/80),5-7月之间的发病概率是66.25%(53/80),其他月份的发病概率是33.75%(27/80)。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感染性非常强烈,而且传播速度也相对比较快,从学校、家庭以及医院三方面共同进行预防和监督,就能够有效降低该病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镇痛预防胸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镇静效果以及ICU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2d、3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h、12h、24h、48h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为36.0%,观察组患者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AS、CA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提升镇静效果,且可降低术后ICU综合征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谵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术后镇痛 预防 胸外科 术后 ICU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2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防止压疮的发生和及时处理,观察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中,10例发生压疮,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压疮创面愈合良好,患者自诉疼痛等不适感消失或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趋于稳定,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0.6%(29/32)。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对于压疮患者,能够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有效减轻其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及紧张情绪,促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接受治疗时频繁的体外循环、反复输血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成为肝炎尤其是非甲非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据报道,国内血液透析单位丙肝感染率7.2%~84%,乙肝感染率16%~28%。除反复输血外,透析机共用、透析机复用和器械操作等均可成为感染的途径。

  • 标签: 肾透析 感染控制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妊娠梅毒患者54例,在自愿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措施,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足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早产率、死胎率、先天梅毒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梅毒患者采用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措施,可以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梅毒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治疗效果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是对我国居民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各种因素对居民的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我国健康营养调查中近年来的数据,选择18岁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且排除一些无法因素的影响,总共有9988人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研究中的主要因变量就是这些实验参与者是否接受过鱼预防保健服务,而自变量就是这些参与者的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参与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等。并且采用先进的因素统计方法对我国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最终的得出一些有效的结论。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发现,9988名参与者中有421人接受过预防保健服务,占据的比例相对是比较小的。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出不同学历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参与者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说明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也表明本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的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也截然不同,这说明其也具有很强的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更多情况下对其了解程度不是很高,而且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 标签: 预防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作为病理技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有毒无色透明液体,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一种脱腊和透明的液体,实际工作中二甲苯用量较大,不仅有毒而且极易挥发。在常温下会使人不知觉中毒,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改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完善设备和密闭通风措施来降低空气中的浓度,

  • 标签: 二甲苯类/中毒
  • 简介:细胞间的交流对于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近期研究揭示了细胞间交流的第三种方式,即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来进行相邻或远距离细胞间的交流。根据其来源和释放途径的不同,可对EVs进行分类。外泌体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分泌小囊泡,根据来源细胞不同,它们可以进行不同细胞间的交流,并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 标签: 外泌体 检测方法 肿瘤诊断 抗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为新近报道的食源性强致病菌,对病原菌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预防控制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鉴别培养、生化反应、免疫学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 标签: 出血性大肠杆菌 检测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尿液分析的方法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应用于临床尿液检查的方法,除了现已普及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分析外,还有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这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进修工作期间,发现这3种方法在检查同一份标本时,其尿液中的有形成份检查结果,在数量上时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提出几点工作体会,以供大家借鉴。

  • 标签: 尿液 联合检测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射线和CT在肺癌和良性肿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观察肺癌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组在有毛刺或锯齿状、肺叶一侧或全肺不张方面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肺癌的诊断,X线相比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X线 CT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的有效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7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行雷尼替丁以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胃食管反流患者利用雷尼替丁以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消化内科门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助孕后先兆流产的护理干预方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行辅助生殖孕后存在先兆流产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且对其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组内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辅助生殖孕后先兆流产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足月分娩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辅助生殖 先兆流产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药物,可单独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阿莫西林等共同使用,用于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本文以此前学者的研究资料以及大量文献作为基础,对奥美拉唑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合理配制使用方法进行分析,选取其核心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 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完成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的发生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运用中药外敷和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0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骨科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是实施中药外敷以及对膝关节穴位按摩的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额HSS评估状况显著优于对照,同时在膝关节僵硬情况方面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情况,实施中药外敷以及穴位按摩能够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外敷 穴位按摩 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膝关节僵硬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对胸科老年人术后谵妄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A组(n=46)B组(n=46),两组均行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咪达唑仑,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苏醒时间(4.92±1.18)min、恢复呼吸时间(10.53±2.25)min、拔管时间(11.36±2.63)min显著短于B组(P<0.05);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h、1d、2d、3dMMSE评分(27.01±0.46)、(27.22±0.50)、(27.73±0.54)、(28.62±0.6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诱导前、插管后、手术结束时间节点的VAS评分B组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行胸科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胸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考察患者的术后躁动情况、术后临床指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躁动方面,观察组患者中术后躁动2例,总躁动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中术后躁动10例,总躁动率为22.73%,观察组患者的总躁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术后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采用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应用芬太尼治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芬太尼 乳腺癌根治术 七氟烷 麻醉术后躁动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兩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生化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性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