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紫癜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50例过敏紫癜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2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患儿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情况,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 FIB、 APTT、 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對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 FIB分别是( 2.9±0.3) g/L与( 2.0±0.2) g/L、 24 h尿蛋白分别是( 0.14±0.03) g与( 0.10±0.02) g、尿红细胞水平分别是( 1.9±0.4) ×107个与( 1.1±0.5) ×107个,均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 FIB[( 3.6±0.2) g/L,( 3.7±0.3) g/L]、 24 h尿蛋白 [( 0.18±0.05) g,( 0.19±0.06) g]、尿红细胞水平 [( 4.8±0.4) ×107个,( 4.7±0.5) ×107个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 APTT分别是( 26.0±1.8) s与( 28.9±2.1) s,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 APTT[( 24.0±2.2) s,( 23.9±2.0) s],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FIB、 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7%)高于对照组(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和 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小儿;过敏紫癜肾炎;凝血功能; 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8年6-12月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疾病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有效促进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 标签: 维持性透析患者? 健康宣教?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有效和安全 。 方法:集我院于 2015 年 2 月 1~2016 年 6 月收治的 低钾血症患者100 例 ,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 50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低浓度补钾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高浓度补钾治疗,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补钾所需时间以及补液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 治疗前 血钾水平及 治疗后 血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 补钾所需时间、补液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高浓度补钾 可使患者血钾浓度迅速恢复正常水平,不 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较高。

  • 标签: 高浓度 静脉补钾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和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 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 1项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指数、 Beers标准 2015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用药方案的用药复杂程度和潜在不适当用药,并向临床医师提出简化用药方案的建议。比较 2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前后 MRCI评分、 PIMs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 (adversedrugevents, ADEs)发生率、用药依从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后的 MRCI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明显增加 (P<0.01或 P<0.05),但干预组入院至出院时 MRCI评分的平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未干预组 [(5.4±5.9)分 vs(2.3±5.6)分, 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的 PIMs发生率由入院时的 57.0%下降至 42.9%(P<0.01);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ADEs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一项以用药方案的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对 MRC和 PIMs的影响,提高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和合理性。

  • 标签: 药学干预 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从指导对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依从指导。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康复训练依从进行观察。结果经由护理后,试验组研究对象康复训练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依从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依从的提升,临床价值突出,可予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骨折 康复训练 依从性指导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反流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接诊的反流食管炎患者以及慢性胃炎患者各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将反流食管炎患者按照内镜分级标准划分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反流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31.43%)显著低于慢性胃炎患者,P<0.05;不同内镜分级反流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反流食管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食管炎的疾病严重程度无相关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保护医疗后的真实体验,为提供针对的护理工作经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2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访谈,详细整理资料。结果在实施保护医疗的过程中总结三个主题1)病情确诊前焦虑和疑虑情绪严重;2)病情确诊时接受和逃避3)病情确诊后信息需求增加,提升自我动力。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身病情及诊断信息,另外,医务人员和家属采取措施时要有针对和人性化,帮助患者诊治,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恶性肿瘤 保护性医疗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肿瘤相关癫痫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药物联合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抗癫痫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4例无癫痫发作,13例发生轻度癫痫,3例发生中重度癫痫,观察组未发作及轻度癫痫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多,中重度癫痫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可显著减少脑肿瘤相关癫痫的发生。

  • 标签: 脑肿瘤 癫痫 预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门冬胰岛素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3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录入1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作为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状况,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 meta分析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完整地检索 Embase、 Medlin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nlled Trials 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活动期感染心内膜炎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 1980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纳入的文献资料采用 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入选 11项研究,共收集了 2908例患者数据,采用 Cochrane发表偏倚工具及漏斗图来检验发表偏倚。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尖瓣置换术相比,二尖瓣成形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提高远期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但在术后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期内二次手术风险等方面,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据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对于适应征范围内的活动期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可靠、并发症更少的有效方法,建议优先选择,受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建议国内外多中心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观察。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治疗在慢性肺源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心脏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针对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慢性肺源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针对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前庭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106例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前庭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药物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疗效更高, P< 0.05。治疗前常规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 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比较, P> 0.05;治疗后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 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变化幅度更大, P< 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症状缓解的时间、眩晕缓解时间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副作用相似, P> 0.05,结论:常规药物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偏头痛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缓解眩晕。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 预防性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60例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对其开展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操作,进一步对其临床护理疗效加以分析认识。结果其中59例患者病情痊愈,痊愈率为98.33%(59/60),剩下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做好预后处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疾病早日痊愈,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 标签: 急性梗阻 化脓 胆管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酒精肝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份至2016年6月份医院接受的86名慢性酒精肝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共43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成功戒酒率、治疗依从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的戒酒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的戒酒成功率为86%,对照组的戒酒成功率为72%,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戒酒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9.3%,因此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对慢性酒精肝病患者使用延续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戒酒的成功率,有效的控控制患者的病情,因此延续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 临床疗效 戒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接受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宫外孕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个小组各包含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持续宫外孕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保守性手术 持续性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前庭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6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前庭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药物+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疗效更高,P<0.05。治疗前常规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比较,P>0.05;治疗后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变化幅度更大,P<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症状缓解的时间、眩晕缓解时间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偏头痛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缓解眩晕。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 预防性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治疗在慢性肺源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治的 30例慢性肺源心脏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针对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针对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慢性肺源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针对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前庭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6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前庭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药物+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疗效更高,P<0.05。治疗前常规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比较,P>0.05;治疗后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NRS评分、眩晕发作强度变化幅度更大,P<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前庭偏头痛症状缓解的时间、眩晕缓解时间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庭偏头痛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缓解眩晕。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 预防性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急性化脓阑尾炎术后早期炎肠梗阻治疗体会。方法对2019年3月26日在我院接受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治疗、术后发生炎肠梗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术后第4d确诊为炎肠梗阻,给予对症治疗后,术后第9d恢排气、排便,继续住院观察3d后,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拔出胃管,出院。结论急性化脓阑尾炎患者术后早期发生炎肠梗阻,虽然病情危急,但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方案,多能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炎性肠梗阻 血常规 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针对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预防粘连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11月的7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方法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治疗期间针对护理组开展治疗期间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腹部手术开展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患者恢复正常胃肠道功能的时间;处理前后焦虑量表SAS的评分值、抑郁量表SDS的评分值、应激水平去甲肾上腺素监测值;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腹胀、排气排便障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期间针对护理组满意水平、焦虑量表SAS的评分值、抑郁量表SDS的评分值、应激水平去甲肾上腺素监测值、腹部手术开展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患者恢复正常胃肠道功能的时间、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腹胀、排气排便障碍的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方法组有优势,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针对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腹胀、排气排便障碍的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水平。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腹部手术患者 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