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2020 年6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应用卡马西平治疗,试验组采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两组均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全部缓解,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既可减轻疼痛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联合用药对实验室相关指标影响较小,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可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巴氯芬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有效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醇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单纯给予卡前列素氨丁醇治疗,研究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醇联合麦角新碱,对比两组凝血功能、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PT、TT均较参照组更低,且FIB更高(P<0.05);两组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发热、头痛、胸闷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醇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且无额外不良反应。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麦角新碱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石止痒洗剂+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70例丘疹性荨麻疹病人,研究时间2020.6-2021.6,运用信封法进行分组,优化组35例,联合使用石止痒洗剂与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参照组35例,使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探究两组病人的疗效、症状、皮损总积分情况。结果:优化组病人的疗效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病人的症状、皮损总积分情况未见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施治后,优化组病人的症状、皮损总积分低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中,石止痒洗剂+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安全性更高,疗效更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三石止痒洗剂 枸地氯雷他定胶囊 治疗 丘疹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情况进行单纯二线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成观察(30)、对照(30)两组,在一线治疗后,观察组均接受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二线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相关血清水平。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值<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相关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进行单纯二线治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转移速度得到明显抑制,对延长患者寿命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二线治疗 浸润转移
  • 简介:摘要:临床技能是每位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必备的基本功,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熟练掌握这项基本功是全程教学医院结合自身优势,努力与地方高等院校达成同质化目标的努力方向。文章总结了该教学医院在对临床实习生技能培训中利用网络QQ群将教学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教师、技能培训学生组长者之间建立的一种新型层级管理方法和经验,用于督促、指导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三级网络管理 全程教学  临床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3-2022.3期间收治的102例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以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血压指标、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结论:对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故值得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高血压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性治疗与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干预组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联活菌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率与临床症状消解时间。结果:干预组用药治疗所获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甲综合医院内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次调查采取填写应对方式问卷的方法,对宜昌市3所级甲等医院正常在岗的304名内科医护人员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内科医务人员采用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发现,医护人员通常采用解决问题和幻想,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所在医院、所在科室、是否倒班等多因素方面甲综合医院内科医护人员在使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称和不同职业类别在使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解决问题、合理化和幻想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被调查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甲综合医院内科医护人员采用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医护人员通常采用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和幻想的消极应对方式。

  • 标签:   心理健康 内科医护人员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气养生操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的清洁度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0名患者,对照组予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次气养生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前后各1次)。在内镜检查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肠道清洁程度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养生操对于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有改善作用。

  • 标签: 三气养生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清洁 结肠镜检查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微课、朋辈引领”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堂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篇文章将重点研究“翻转课堂、微课、朋辈引领”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堂的构建这一议题,首先介绍“翻转课堂、微课、朋辈引领”位一体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并提出几点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堂的构建要点。结果:翻转课堂、微课、朋辈引领位一体教学模式下基础护理学实践课堂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对于基础护理学实践课的教学则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每一步临床实践操作要点的反复观摩和学习,并在模拟中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正,既优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有效应用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朋辈引领位一体教学模式,则能够在多元课堂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 标签: 翻转课堂 微课 朋辈引领 三位一体 基础护理学 实践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disease,NPBL)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乳腺钼靶引导下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研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两年内(即2020.10-2022.10)治疗的NPBL患者(样本数量为60例),均对其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5.00%,乳腺钼靶影像学检测结果为肿块、结节、致密影、局部腺体紊乱病变、星芒征、钙化灶例数分别为8例、4例、1例、2例、3例、43例。结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PBL)实施乳腺钼靶引导下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的检出率,对于改善预后还存在积极意义。

  • 标签: 乳腺触诊阴性病变 乳腺钼靶引导 三维立体定位 精准治疗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乙肝相关肝癌进行凝血四项、PIVKA-Ⅱ以及甲胎蛋白(AFP)联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的50例乙肝相关良性肝病患者和50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组受试者均于测定凝血四项、AFP、PIVKA-Ⅱ,并对比结果。结果:PT、APTT、TT的测定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FIB的测定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AFP、PIVKA-Ⅱ测定结果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AFP检测阳性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24.00%,P<0.05。结论:通过进行凝血四项+PIVKA-Ⅱ+AFP的联诊断能够在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诊断方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乙肝 肝癌 凝血四项 PIVKA-Ⅱ AFP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研究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腺苷相较于普罗帕酮,治疗有效率更高,用药安全性更好,可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值得作为主要的临床药物加以推广。

  • 标签: 三磷酸腺苷 普罗帕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有效率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共76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38例),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卡前列素氨丁醇药物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醇共同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止血时间、不同时间点(分娩后10min、分娩后1h、分娩后2h、分娩后24h)的出血量、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或者孔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组相比差异小P>0.05,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12h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2.70%、10.81%,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创伤性更小、痛感更轻,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经脐单孔 三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凸透棱镜与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联合治疗于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某市眼科医院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6)、观察组(n=57)。对照组接受凸透棱镜进行近视预防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所采用的预防基础之上加用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近视眼的预防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屈光度、眼轴长度改善程度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青少年近视眼患者提供凸透棱镜与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联合治疗显然具有更为理想的成效,且有助于缓解长期使用凸透棱镜的不良问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凸透三棱镜 视觉生理性 眼操训练 青少年近视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宽胸理肺汤+子养亲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2-2022.02本院收治的70例AE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西药+宽胸理肺汤+子养亲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较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水平,观察组患者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97.14%/80.00%)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AECOPD老年患者行宽胸理肺汤+子养亲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宽胸理肺汤 三子养亲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作为基础与阿帕替尼联合使用的药方案对于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在临床转化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接受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在疾病的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在手术转化率和R0切除率方面,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发现,组间数据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替吉奥 阿帕替尼 不可切除晚期胃癌 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