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在贫困地区构建医疗联合体,是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关键路径。2013年,河池市人民医院作为该地区唯一的一所甲医院,牵头成立了桂西北医院联盟。本研究介绍了该医联体通过远程会诊、对口扶持、双向转诊、文化融合等举措,为贫困地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助力健康扶贫作出有益探索。

  • 标签: 医疗联合体 贫困地区 健康扶贫
  • 简介:目前,在药品加成取消、耗材管控加强、患者费用严控等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措施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特别是级公立医院面临了较大的政策风险和运营压力,医院生存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从医改前后广州地区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特点、广州医改实施后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的使用现状出发,分析公立医院应对药品、耗材管控的主要举措,以及下一步面临深化医改诸多举措可能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思路。

  • 标签: 医改 三级公立医院 药品耗材管控
  • 简介:目的:研究宫腔镜治疗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64例宫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B超吸宫手术治疗,宫腔镜治疗组则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操作过程出血量、手术后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宫妊娠手术治疗成功率、宫妊娠手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Β-HCG水平、盆腔积液情况。结果:宫腔镜治疗组宫妊娠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腔镜治疗组宫妊娠手术后随访1年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腔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过程出血量、手术后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Β-HCG水平、盆腔积液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宫腔镜治疗组Β-HCG水平、盆腔积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宫妊娠的临床效果确切,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出血,恢复月经和β-HCG,减少盆腔积液,提高妊娠率。

  • 标签: 宫腔镜 宫角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态势、投诉率、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态势良好,投诉率较低,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心理态势,提升护理效果,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中地区开展血液核酸检测对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7月18日—2018年5月31日巴中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43553份核酸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及同期献血前快速检测淘汰准备献血人员结果7979人份,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采血前用快速法检测HBsAg、ALT、TP大大降低了血液检测的总不合格率,使血液报废数量明显减少,血清学检测不合格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可能与重复献血者增加有关,单试剂检测灰区占比较多。结论核酸检测能极大的缩短病毒感染检测的窗口期,有效降低通过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 标签: 血液安全 核酸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廊坊地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廊坊地区9家医院呼吸科AECOPD患者329例进行《廊坊市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治疗现状的非干预性回顾性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并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95.1%的AECOPD住院患者应用了抗生素治疗,其中只选择一种抗生素治疗的占60.4%,最常用β-内酰胺类,两种联合用药的占33.9%,多联用药较少;在单一用药中最常用的为代头孢(20.6%),头胞哌酮舒巴坦(16.4%)、左氧氟沙星(15.9%),二联用药中最常用的组合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未使用抗生素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20±9.76天,显著长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P<0.05),选用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及喹诺酮类药物中其中一种对于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影响;根据头孢类抗生素不同种类分组,发现代数越高组其平均住院天数越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廊坊地区对于AECOPD患者的治疗无抗生素多联滥用现象;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及喹诺酮类药物中其中一种,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头孢类抗生素中四代头孢可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可作为推荐用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抗生素
  • 简介:社交媒体,让互联网进入一个更快更新的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设自媒体,或做科普或谈医患故事,更多的普通人了解了有温度的医学,认识了鲜活的医生,让大众和医学的距离更近一步.同时,这些带着强烈个人特色的、拟人化、形象化的微博和微信号,也打造了医生的个人品牌,树立了优秀的医生形象.

  • 标签: 科普 传真 医生形象 医务人员 互联网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市农村地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模式,为同类地区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家庭医生服务深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全科团队大团队模式,按照“1+1+X”的形式设置了66个家庭医生服务小团队,按照“2+1+1+1”的时间安排开展服务,实现“签约-评估-管理-追踪”四位一体的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分析改革后重点人群签约情况、签约居民满意度情况以及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利用情况,阐述农村地区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结果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改革后,家庭医生“1+1+1”签约率同比2016年显著提升,常住居民“1+1+1”签约率达到10.02%,60岁以上老年人“1+1+1”签约率68.25%,各类重点人群“1+1+1”签约率均有显著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由原有的56.06%提升至91.44%;各类家庭医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同比2016年显著提升,2017年全年延处方张数32030张,全年增长幅度排名上海市第一,同比2016年增长2058.48%,平均每张处方节约自费部分22.43元,医保费用20.00元,合计节省44.43元;长处方率由2016年的69.25%提升到2017年的87.30%;专病教学门诊由2016年1472人次提升到2674人次,同比增长181.66%;预约上级医院转诊、住院、手术资源都有显著上升。结论“1+1+X”的家庭医生小团队组建模式,“2+1+1+1”的服务时间安排,“签约-评估-管理-追踪”四位一体的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对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社区服务工作的推进,对提高签约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利用率有着显著的作用。

  • 标签: “1 +1 +1”签约 分级诊疗 家庭医生 农村地区
  •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患者异地就医区域性集中趋势略有好转,医疗质量安全状况基本稳定,住院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常见病种诊疗水平稳中有升。《报告》同时提示,我国医疗服务与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住院病历首页质量仍需提升,医院获得性指标等部分关键质量指标变化、民营医院医疗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 标签: 医疗服务 质量评价 医院医疗质量 住院死亡率 标准 三维
  • 简介:2012年6月,原卫生部发布《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终于在2012年11月正式出台。医院自2012年9月正式启动甲复评工作,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于2013年4月顺利迎接甲复评检查。在复评准备工作中,总结出以SPDCA循环指导甲肿瘤医院复评工作的经验,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文章对SPDCA循环进行详细说明,以供其他医院参考。

  • 标签: 运用 SPDCA 肿瘤医院 三甲等级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