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PARK7基因编码一种被称为DJ-1的保守蛋白。DJ-1在大脑中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里。DJ-1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氧化应激,而由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是一些神经相关疾病的共同特征之一。氧化应激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与DJ-1等蛋白和通路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将基于DJ-1蛋白的功能对其在神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概述。

  • 标签: DJ-1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DJ-1基因在肺鳞癌细胞HTB-182中的表达,采用串联亲和纯化质谱(TAP-MS)技术寻找DJ-1在HTB-182细胞系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靶向DJ-1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HTB-182细胞(DJ-1 siRNA组),并设立慢病毒载体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J-1蛋白表达水平,建立内源性的DJ-1蛋白表达沉默的si-DJ-1-HTB-182细胞。设计DJ-1的特异性引物,构建带有链霉素结合肽标签(SBP)、钙调蛋白结合肽标签(CBP)的DJ-1表达质粒pNTAP-DJ-1,用脂质体稳定转染细胞系DJ-1 siRNA HTB-182,G418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进行验证,TAP-MS技术寻找DJ-1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果DJ-1 siRNA干扰组中DJ-1的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空质粒(NC)组和空白对照(BC)组(P<0.05);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pNTAP-DJ-1质粒的HTB-182细胞系;TAP-MS筛选到DJ-1相互作用的三个蛋白质:细胞角蛋白1(Keratin 1)、细胞角蛋白10(Keratin 10)和NADPH氧化酶活化蛋白P47(P47 Px)。结论Keratin 1、Keratin 10和P47 Px可能是DJ-1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

  • 标签: HTB-182细胞 基因,DJ-1 相互作用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DJ-1基因在肺鳞癌细胞HTB-182中的表达,采用串联亲和纯化质谱(TAP-MS)技术寻找DJ-1在HTB-182细胞系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靶向DJ-1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HTB-182细胞(DJ-1 siRNA组),并设立慢病毒载体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J-1蛋白表达水平,建立内源性的DJ-1蛋白表达沉默的si-DJ-1-HTB-182细胞。设计DJ-1的特异性引物,构建带有链霉素结合肽标签(SBP)、钙调蛋白结合肽标签(CBP)的DJ-1表达质粒pNTAP-DJ-1,用脂质体稳定转染细胞系DJ-1 siRNA HTB-182,G418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进行验证,TAP-MS技术寻找DJ-1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果DJ-1 siRNA干扰组中DJ-1的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空质粒(NC)组和空白对照(BC)组(P<0.05);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pNTAP-DJ-1质粒的HTB-182细胞系;TAP-MS筛选到DJ-1相互作用的三个蛋白质:细胞角蛋白1(Keratin 1)、细胞角蛋白10(Keratin 10)和NADPH氧化酶活化蛋白P47(P47 Px)。结论Keratin 1、Keratin 10和P47 Px可能是DJ-1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

  • 标签: HTB-182细胞 基因,DJ-1 相互作用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ark7基因编码的DJ-1蛋白对小鼠视神经钳夹损伤(ONC)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7只和116只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ONC 2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和对照组、Park7组、Park7-ONC组、ONC组、绿色荧光蛋白(GFP)-ONC组。ONC 2 d组、ONC 5 d组、ONC 7 d组小鼠分别于建立ONC模型后2、5、7 d处死取材,进行后续实验。Park7组、Park7-ONC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敲低Park7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1 μl,GFP-ONC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仅带有GFP的rAAV 1 μl;注射后4周观察病毒转染情况。ONC组、Park7-ONC组、GFP-ONC组玻璃体腔注射后23 d,建立ONC模型,建模后5 d取材进行后续实验。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GC平均密度变化;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各组小鼠a波、b波和明视负向反应(phNR)潜伏期及振幅变化和振荡电位(OPs)振幅变化;视动反应(OMR)检测小鼠视敏度;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DJ-1、Bax、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 (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NC 2 d组、ONC 5 d组小鼠视网膜DJ-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10、5.628,P<0.01、<0.05)。病毒转染后4周,Park7组小鼠视网膜RGC层、内丛状层可见强GFP表达。与对照组比较,ONC组小鼠视网膜RGC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0,P<0.000 );与ONC组比较,Park7-ONC组小鼠视网膜RGC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4,P<0.01 )。随刺激光亮度增加,对照组小鼠暗适应a波、b波潜伏期逐渐缩短,振幅逐渐增大。刺激光亮度3 cd·s/m2,对照组、Park7组、Park7-ONC组、ONC组、GFP-ONC组小鼠暗适应a波、b波潜伏期及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潜伏期:F= 0.503、2.592,P=0.734、0.068;振幅:F= 0.439、1.451,P=0.779、0.247 );与对照组比较,ONC组小鼠Ops、PhNR振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7、12.80,P<0.000、<0.001);与ONC组比较,Park7-ONC组小鼠Ops、PhNR振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5.062,P<0.05、<0.01);各组小鼠PhNR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7,P=0.287 )。与对照组比较,ONC组小鼠视敏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0,P<0.000 );与ONC组比较,Park7-ONC组小鼠视敏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P<0.05 )。Park7组与对照组、Park7-ONC组与ONC组比较,小鼠视网膜中DJ-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40、26.920,P<0.000、<0.000);ONC组与GFP-O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39,P=0.983 )。与ONC组比较,Park7-ONC组小鼠视网膜中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60、9.710,P<0.05、<0.05);Park7-ONC组Bcl-2/Bax相对表达量比值明显低于O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0,P<0.01 )。结论敲低Park7基因后其编码的蛋白质DJ-1表达下调,加重ONC模型小鼠RGC损伤以及视网膜电生理反应及视功能下降。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电描记术 动物实验 DJ-1蛋白
  • 简介:摘要: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DJ学院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以及着力点,设计不同主题的“一院一品”活动,力争打造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科专业、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精品,助力高校青年学生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同时“一院一品”工程建设对高校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标签: 党史学习教育 一院一品 青年学生
  • 简介:摘要:结合新建临沂临港疏港铁路工程G518特大桥运架梁施工,介绍了公铁两用DJ180架桥机针对400m的小半径曲线架设实际工况,通过回正机臂、加固桥面锚撑、调整轨道平行、合理安排架梁顺序等关键技术措施,实现小半径曲线安全高效架设铁路T梁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DJ180架桥机 小半径曲线铁路简支T梁
  • 简介:【摘 要】“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比之下,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似乎还没能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本文在调查分析传统科学作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通过设计分层、实践、开放等作业来践行“以学定教”背景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开创科学作业的新天地。

  • 标签: 以学定教 科学 有效作业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指环病毒7(TTV7)、8(TTV8)、10(TTV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发布的TTV7、TTV8、TTV1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pMD19-T-TTV7、pMD19-T-TTV8、pMD19-T-TTV10,以其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基于FAM-Eclipse探针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TTV7、TTV8、TTV10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0.340 2x+114.780 0、y=-0.351 1x+114.940 0、y=-0.348 9x+115.020 0,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8拷贝/μl、84拷贝/μl、98拷贝/μl。在临床小儿血清样本中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9%、2.1%和4.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TV7、TTV8、TTV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等特点,可为临床血清样本TTV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手段。

  • 标签: 指环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敏感性 血清样本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1例扁平隆起乙状结肠侧向发育肿瘤(laterally spe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扁平隆起大肠LST在内镜下可能的漏诊原因,以期提高LST临床检出率;通过文献复习,对LST的内镜诊断、病理类型、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为今后临床对LST的研究和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1糖尿病(T1DM)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约占80%。而实际上T1DM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研究显示,高达50%的患者在成年期发病,其中约半数被误诊为2糖尿病。成人T1DM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与儿童T1DM相比,成人T1DM的临床表现较轻(酮症倾向较弱,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较高)、胰岛自身免疫进程较缓,加之抗体检测技术敏感性和普及性等问题,临床上正确诊断成人T1DM仍具有一定挑战。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中有关T1DM诊断的研究数据,围绕T1DM与成人T1DM的诊断分难点及要点展开论述。

  • 标签: 糖尿病,1型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ldosteronism,PHA)Ⅰ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1例PHAⅠ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单基因病全外显子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文献回顾对患儿进行诊治,并对SCCN1基因所致全身PHAⅠ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18日龄,生后因"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就诊于我院,血钾最高9.07 mmol/L,血钠最高118 mmol/L,全外显子基因显示:患儿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纯合突变,患儿父亲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患儿母亲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检测结果提示受检者携带SCCN1A基因一个纯合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预计会使所编码蛋白质第128位氨基酸Pro变为Leu,HGMD数据库未见文献报道该变异;ESP6500siv2_ALL、千人基因组(1000g2015aug_ALL)和dbSNP147数据库均未见收录;生物学软件预测该病致病性较大。临床给予补充高渗盐水,葡萄糖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出院后嘱口服10%氯化钠溶液及聚磺苯乙烯钠散治疗,门诊定期检测电解质情况,患儿电解质控制良好,目前随访中。共检索30篇文献,结合本例,全球共49例相关报道。其中SCCN1A基因突变37例中,纯合突变29例,复合杂合突变8例;SCCN1B基因突变7例中,纯合突变5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SCCN1G基因突变5例中,纯合突变3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结论PHA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患儿可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临床上对于表现为低钠性脱水、高血钾的患儿,需注意是否存在PHA,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 基因
  • 简介:摘要肾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是一种罕见病,以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醛固酮血症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因NR3C2基因突变引起的肾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新生儿的诊疗过程,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肾型 基因突变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ldosteronism,PHA)Ⅰ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1例PHAⅠ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单基因病全外显子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文献回顾对患儿进行诊治,并对SCCN1基因所致全身PHAⅠ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18日龄,生后因"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就诊于我院,血钾最高9.07 mmol/L,血钠最高118 mmol/L,全外显子基因显示:患儿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纯合突变,患儿父亲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患儿母亲SCNN1A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c.383C>T杂合突变。检测结果提示受检者携带SCCN1A基因一个纯合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预计会使所编码蛋白质第128位氨基酸Pro变为Leu,HGMD数据库未见文献报道该变异;ESP6500siv2_ALL、千人基因组(1000g2015aug_ALL)和dbSNP147数据库均未见收录;生物学软件预测该病致病性较大。临床给予补充高渗盐水,葡萄糖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等治疗,出院后嘱口服10%氯化钠溶液及聚磺苯乙烯钠散治疗,门诊定期检测电解质情况,患儿电解质控制良好,目前随访中。共检索30篇文献,结合本例,全球共49例相关报道。其中SCCN1A基因突变37例中,纯合突变29例,复合杂合突变8例;SCCN1B基因突变7例中,纯合突变5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SCCN1G基因突变5例中,纯合突变3例,复合杂合突变2例。结论PHA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患儿可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临床上对于表现为低钠性脱水、高血钾的患儿,需注意是否存在PHA,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 基因
  • 简介:摘要:体验式教学方案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不断体验,改变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给予历史课程教学不断改革,深化体验式教学问题发展。对历史课堂做出创设,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人文学科,负责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教师在教学时要优化历史课程教学,鼓励学生产生新的积极体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生态对话教学课初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初中历史 社会体验型 生态对话 教学课型
  • 简介:摘要:历史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重要历史文化的基本手段,而初中历史教学有一定的枯燥性,文字资料较多,篇幅较长,让学生难以理解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的讲授知识,其也注重应试考试,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大改革的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能够促进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本文,根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化的教学中的不足点分析,总结了将历史与社会体验行生态对话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这个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倡导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通过小组交流或师生互动来促进学习质量;课后巩固复习小组探讨。通过全方面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切身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感受历史的多元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体验生态对话”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 标签: 体验型生态对话 教学课型
  • 简介: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水运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航道工程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航道护岸方面,传统护岸和生态护岸同步推进,为航道工程发挥应有的效能提供了必要支持。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明确传统护岸和生态护岸的各自特征,结合实际需要实现传统护岸向生态护岸的转化,体现航道工程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特点。本文重点对比航道工程中的传统护岸与生态护岸相关内容。

  • 标签: 航道建设 传统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
  • 简介:摘 要:高速化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者是充足的能源。但是,由于社会高度依赖于工业化发展,致使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被快速消耗,并且一次能源燃烧过程常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难题,研究者们不断地探索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能源微藻易于培养,快速繁殖等优点使其在能源应用领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而藻水分离效率受制于多种操作条件,导致其较难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通过分析不同藻水分离技术方法的特征,探究不同方法间的关联性及差异性。将不同技术分类化研究,结合藻水分离的发展历程,直观地总结出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为未来藻水分离的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藻水分离 重力沉降 絮凝 气浮 微滤 超滤 正渗透 联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