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吴语绍兴方言的材料,讨论汉语方言中鼻音成音节和去成音节的自然音变。文章首先讨论绍兴方言鼻音的成音节,以及不同成音节鼻音之间的归并问题。然后考察了绍兴方言成音节鼻音的去成音节,并介绍了其他方言的平行例证及演变的机制和动因。文章最后指出了本项研究的类型学意义。

  • 标签: 绍兴方言 鼻音 成音节化 去成音节化 类型学
  • 简介:一、什么是音节音节是构成语音序列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和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通常是由一个元音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几个辅音构成一个音节

  • 标签: 音节 结构单位 语音 元音 辅音
  • 简介: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是副词“偶尔”的词汇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 标签: 偶尔 语法化 词汇化 历程 动因
  • 简介:一、音标1.什么是音标音标类似于汉语拼音,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而一个音标并不只表示一个音素(双元音就是由2个音素组成的,相对于单元音来说。

  • 标签: 音标 音节 汉语拼音 音素 双元音 单元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英语的人都知道,元音字母a,e,i(y),o,u在重读开音节中按字母本身的读法发音,即a读作[ei],e读作[i:],i(y)读作[ai],o读作[(?)u],u读作[ju:];在重读闭音节里,它们分别读作[■],[e],[i],[■]和[■]或[u],详见下图表,重读开音节和闭音节又有绝对和相对之分。那么英语中有哪几种形式的重读开、闭音节呢?本文试将开、闭音节的几种拼读模式归纳如下:一、重读开音节重读开音节可分为三类:1、绝对开音节:以元音字母结尾的单音节词或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的

  • 标签: 开音节 元音字母 拼写形式 单音节词 BOTTLE 类词
  • 简介:摘要双音节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人类社会的发展、语音的简化、外语的吸收以及同音词和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促成汉语词汇双音节的重要原因。双音节在汉语上的作用是重大的。它不但节制了汉语音节的数量、削弱了同音词的消极作用,使词在表义上语义明确、词性分明,而且它还使汉语的词和语素逐渐分离,使合成词成为词汇的主体,为汉语创造新询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标签: 汉语 双音节化 原因 作用
  • 简介: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部,秦时置县.从秦时开始,历史上的甘谷(时称冀、时称伏羌)县,其隶属关系在陇西郡和天水郡之间不断变化,作为郡治所在地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陇西和天水,其方言、必然对甘谷话产生过不同的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甘谷口语中有明证,在此不论),再加上唐时吐蕃对该地的占有,使得甘谷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独特性在语音、词汇方面最为明显.其中在语音方面,辅音音节、综合音节、复辅音的存在就是一个特点.现根据笔者的直接调查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复辅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元音 自成音节 韵母 《古代汉语》
  • 简介:《辞源》修订本注音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注音体例统一、音义搭配一致、古今音相配、特殊读音处理等问题。以《辞源》的音节表为切入点,通过与《汉语大词典》音节表的比较,对两辞书音节方面的参差进行分析,求教于方家,以期对《辞源》新的修订有所裨益。

  • 标签: 《辞源》 《汉语大词典》 音节 注音①
  • 简介:外来词音节语素是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动态形式,它反映了汉语社会对外来文化特质的认识,折射了汉语词汇特点对外来词存在状态的制约和影响.

  • 标签: 外来词 语素化 音节 汉语 词汇
  • 简介:<正>二音节合成词与二音节短语的区别,从理论上说是没有问题的:它们的构成材料各不相同,词由语素构成,而短语则由词来构成。但是,由于单音节语素应用上的自由程度不均等,而合成词和短语组合的结构方式大多是相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区别短语与合成词的困难.笔者结合教学,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作如下的探索。

  • 标签: 并列式合成词 并列短语 单音节 语言单位 语素构成 结构方式
  • 简介:介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最早产生的单音节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近年来,学界关于单音节介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却很少涉及双音节介词的产生过程。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产生是语法和词汇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受语义动因、句法动因、双音和韵律动因的制约。

  • 标签: 介词 “依照” 语法化 词汇化
  • 简介:学界对复合词内部结构性质的研究存在一定分歧。传统的复合词结构分析法适用于由短语词汇而来的复合词,但难以分析含有虚词性语素充当词根的复合词结构。在分析由句法结构词汇和跨层结构词汇而来的复合词结构时,需要从词汇的历史角度进行探索,前者可统称为结构式复合词,后者可称之为构式型复合词。

  • 标签: 复合词 词汇化 语法结构 构式
  • 简介:  能用i作介母的音节只在声母双唇音、舌尖中音、舌面音与韵母开口呼相拼时产生,  能用u作介母的音节只在声母舌尖中音、舌根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与韵母开口呼相拼时产生,只有20个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能用介母

  • 标签: 拼音节 教学谈 音节教学
  • 简介:日前,一邻居问我“作业”的“作”的拼音“zuo”是两拼音节还是三拼音节。“两拼!”我十分肯定地答道。然后。我的面前呈现出了一张表情复杂的脸,他似乎很委屈。原来他也是这么给他儿子说的,但老师却在这道题目的旁边评了一个叉。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乍听之下顿失言语。其实,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但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三拼音节”该三拼读还是两拼读。

  • 标签: 音节 读法 语文教师 “作” 拼读 拼音
  • 简介:汉语词汇在音节方面从古到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单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下降,复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上升,最终取得绝对优势。汉语词汇复音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例如:王力先生解释说:"双音词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1]另一种解释是从一词多义方面讲的:复音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合理节制一词多义现象。[2]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转化的原因:一、语音简化说;二、表意明确说;三、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的影响。

  • 标签: 汉语词汇 复音化 动因 文化意识
  • 简介:目的绘制"男女声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表以及短句表的言语识别率-强度函数(Performance-intensityfunction,P-I)曲线,获得正常人P-I函数曲线的言语识别阈和斜率两个参数,并加以分析比较。方法选择耳科正常人20名,采用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编写的"男女声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包括单音节词表6张、双音节词表8张及短句表5张,先分别获得其20%~80%的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的6个强度点,计算出各词表在各个强度下的识别率、言语识别阈、20%~80%的斜率和50%的斜率,采用Logistic回归函数进行分析,绘制其P-I曲线。结果(1)单音节词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1、25、25、30、35、40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3.5±0.1)%/dB,平均言语识别阈为28.5±0.5dBSPL;(2)双音节词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0、22、24、26、28、30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6.3±0.5)%/dB,平均言语识别阈为24.4±0.5dBSPL;(3)句表:20%~80%言语识别率范围所需强度为22、24、26、28、30、32dB(SPL),线性范围斜率为(7.2±0.4)%/dB,平均言语识别阈26.3±0.7dBSPL。结论(1)三类词表正常人P-I曲线均呈侧向拉伸的S型,其言语识别率随着言语刺激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言语刺激信号强度上升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从而达到最大言语识别率。(2)句表的20%-80%线性范围斜率最大,其P-I函数曲线走形最陡峭。

  • 标签: 单音节词表 双音节词表 句表 P-I函数曲线
  • 简介:针对三音节聚合词语的词汇现状,本文收集到87个例词,总结出它们在结构、语义方面的一些典型特征。文章认为,结构上的“可拆性”容易导致其词形凝固困难;语义上的“累积/并合性”容易导致其语义凝固困难;韵律上的“等重性”也容易导致其朝着自由短语方向发展。这些原因都直接造成了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的词汇困难。文章最后认为,并列本身又是一种模因,可以源源不断地造出大量新的三音节聚合体。但绝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始终难以突破词汇瓶颈,真正完成词汇的很少。

  • 标签: 三音节聚合词语 结构特征 语义特征 词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