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德国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说:“没有事物,只有阐释。”我们说:没有舞蹈表演,只有对舞蹈作品文本中身体语言的审美阐释。“文本”、“传统”、“语言”成为我们对表演形态的舞蹈进行行为判断的三个支点。

  • 标签: 舞蹈表演 文本阐释 美学 伽达默尔 审美阐释 身体语言
  • 简介:对个体的感受与人类历史两方面的考察表明,动作既是人出现、存在于世间的一切之所从来之元点,又是人在生存中一以贯之的状态与特征。被遗忘、被遮蔽、自动化是动作在本体论上的必然的、首要的存在状态。动作的本体价值与创造性要在舞蹈之中方能获得敞开与澄明。在舞蹈中,动作显露自身、表达自身、发展自身,动作无需再去承接一个特定的利益诉求,无需发挥其物质方面的作用,演化为无目的、无利害的、无用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让舞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舞蹈在艺术领域立足之根基。对艺术本体的追求背后是对艺术创造性支点的求索,立足之基是创造之本。舞蹈动作摆脱了日常动作中物质材料的束缚,不再指向物质世界,而是回转到人自身,从精神角度塑造、敞开人的信仰领域,从肉体角度塑造的、敞开人的生命律动本身。一阴一阳之谓道。舞蹈与天地宇宙、人情物理的同构,对人的生命律动的形式化构造,便建基于舞蹈动作的本体论意义的创造性之上。

  • 标签: 舞蹈动作 本体论 创造性 信仰 生命律动
  • 简介:"舞"是宗白华阐释中国艺术的关键词。"舞"的观念基础来自于《周易》的宇宙观。宗白华认为宇宙万物由气的节奏性变化构成,并伴随着一定的条理与秩序。而宇宙空间是由时间统率的,也是节奏化的,并呈现为"时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宗白华指出"舞"是艺术本体"生生的节奏"最直接的显现,同时也是艺术境界的典型形态。宗白华对"舞"的阐释暗含着中国舞蹈审美特征的线索。他所阐发的《周易》宇宙观是中国舞蹈"圆"审美特征的根本依据;"无往不复"的观念是中国舞蹈"终点回归起点"运动原则的理论原点;"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舞蹈"线"性特征的本源。

  • 标签: “舞” 宇宙观 艺术境界 美学特征
  • 简介:《山海经·海外西经》说:“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酋,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是远古神话l中,对“武舞”战争形态的一种浪漫主义表述,把原始l意味的武术与舞蹈联系起l来,用舞的方式来表现“操干戚”的洒脱飘逸。“以武为舞”的原初形态,注定了“武舞同源”、“舞武同体”的客观使然,也酝酿出中国古老的舞蹈表现艺术形式“武舞”。

  • 标签: 战争形态 舞蹈 武术 阐释 远古神话 浪漫主义
  • 简介:以歌言情,以舞尽意的伞头秧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庄稼人特有的喜怒哀乐,独具特色的方言俚语及带着泥土芳香的格律音韵,是这里历史文化的凝炼。舞蹈的呈现,道具的样式,歌咏的内容,构成山西吕梁人“敬天、拜土、社火”独特的文化符号。

  • 标签: 文化阐释 秧歌 吕梁 山西 社火 方言俚语
  • 简介:语境,对于作品创作而言,不仅提供了一个可供了解与思考的大背景,还内含作品与相对应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下的与艺术宏观走向的关联性。而马修·伯恩男版《天鹅湖》也正是基于当下创作中对语境的不明确,男版《天鹅湖》有称之为现代芭蕾的,也有称之为当代芭蕾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对现代芭蕾与当代芭蕾的认识依然尚不明确。本文试从男版《天鹅湖》入于,从而对现代与当代的内核表征进行逐层分析,直至对具体作品的属性明确。

  • 标签: 芭蕾 《天鹅湖》 作品创作 社会环境 关联性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