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与商治疗包皮过长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美观度这几个方面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在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上比商治疗包皮过长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出血情况与外形美观度上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切缝合器与商治疗包皮过长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但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及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两者存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商环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器的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首推包皮切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器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的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目的研究菟丝子水提物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水提物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细胞形一态、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的作用,及酪氨酸酶表达的情况。

  • 标签: 菟丝子 斑马鱼 黑色素合成 酪氨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切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BMSFI随访问卷调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及术后性功能的变化,且对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4个月的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对其术前及术后的性功能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术前、术后应用BNSFI随访问卷调查性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功能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测量150例患者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术前及术后4个月的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手术前后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切术可有效延长性交时间,降低患者龟头敏感度,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功能 振动感觉阈
  • 简介:随着老年人对性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现代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老年人包皮切术越来越多。我科近期收治1例,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老年人 性生活质量 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毛囊是一个非常活跃且结构复杂的器官,以每天3mm的速度产生头发纤维。由于毛囊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因此毛球基质细胞是人体中增殖速度最快的细胞之一。体外生长的毛囊产生的头发纤维和天然的头发纤维相似,研究者们用体外模型

  • 标签: 毛囊 结构复杂 体外模型 体外生长 增殖速度 基质细胞
  • 简介:米诺素为半合成的四素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四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在四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除了抗微生物作用,还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抗炎、抗凋亡、抑制蛋白水解,以及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作用。临床上,四素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痤疮、酒渣鼻、大疱性皮肤病等。该文综述了米诺素治疗皮肤病的新的进展,如治疗白癜风、色素性痒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肉芽肿性疾病等,以期为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有药物禁忌时提供辅助或备选方法。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病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对未接受过包皮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给予微波与包皮切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某性病门诊109名未做过包皮切手术的成年尖锐湿疣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一组(54人)接受单纯微波疗法,另一组(55人)接受微波与包皮切联合疗法。我们观察到在第3,6和12个月后有复发出现,并记录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平均年龄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微波与包皮切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微波治疗组(12.7%和29.6%,P<0.05),而两组问早期与后期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切术是一种安全的门诊手术,在局麻状态下即可进行。微波与包皮切联合疗法的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是未接受过包皮切手术的尖锐湿疣患者可选择的理想疗法。

  • 标签: 尖锐湿疣 包皮环切术 微波疗法
  • 简介:近年来四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已取得较大进展,临床证明四素类药物对寻常痤疮、大疱性类天疱疮、酒渣鼻、坏疽性脓皮病、色素性痒疹、白色海绵状痣等常见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四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 标签: 四环素类药物 皮肤病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切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的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包皮切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切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的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同时包皮切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带毒阳性生殖器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间歇性治疗 生殖器疱疹 免疫功能 复发频率
  • 简介: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院自2002年-2005年以来,应用氨甲酸加化斑汤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黄褐斑患者142例,均来源于我科门诊的患者,不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胃肠和造血系统等疾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5例,女10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0.5)岁,病程2周~30年,平均病程(5.2±0.4)年,蝶形型96例,面上部型3例,面下部型5例,泛发型8例。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化斑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前臂红斑、结节伴轻度瘙痒1年余”于2017年2月就诊我科。患者职业为海洋水族馆售后维护人员。体格检查:内科查体无特殊。皮肤科查体:右前臂可见多个花生米至蚕豆大小的暗红色皮下结节和斑块,近腕关节处相互融合,其余部分呈孤立结节,皮疹压痛明显。无波动感,皮温不高,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异常。右前臂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伴海绵样水肿,真皮全层可见混合炎细胞,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见图3。PAS、氯胺银、抗酸染色均为阴性,见图4。临床诊断:游泳池肉芽肿。

  • 标签: 游泳池肉芽肿 海鱼分枝杆菌 盐酸米诺环素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对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IL-4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氢氧压钠(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流式细胞仪检测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L-4对黑素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增加黑素细胞的凋亡率。结论IL-4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生成都有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应用IL-4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黑素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茶多酚、芦荟甙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皮肤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VB辐射角质形成细胞(HaCaT)引起TNF-α及IL-1β的分泌量的变化;RT-PCR法检测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结果UVB辐射后,HaCaT细胞分泌TNF-α及IL-1β的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而应用茶多酚、芦荟甙后,分泌量则均明显降低.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在UVB照射后明显增加;应用茶多酚、芦荟甙处理后,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茶多酚、芦荟甙可以通过降低UVB引起的TNF-α和IL-1β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减轻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

  • 标签: 皮肤老化 光老化预防 护肤 茶多酚 芦荟甙 UVB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羟脯氨酸含量测量、乳酸脱氢酶检测等方法观测雷公藤多甙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雷公藤多甙5μg/mL后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A值降低,最大抑制率为59.60%;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细胞处于G2-M期比例增加(P〈0.05);当药物浓度低于500μg/mL时乳酸脱氢酶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浓度下,雷公藤多甙能抑制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生长 胶原合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48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1组42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酸治疗;对照2组40例采用谷胱甘肽静滴治疗;三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及12周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7.62%、40.00%和89.58%、80.95%、60.00%。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4.13,P=0.042;χ^2=7.31,P=0.007);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χ^2=9.11,P=0.003),但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245)。结论:超声导入氨甲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起效较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黄褐斑 超声导入 氨甲环酸 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