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日光紫外线辐射危害认识的深化,防晒意识的增强,防晒化妆品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化妆品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防晒产品实际的防晒效果又如何呢?参照美国FDA推荐的测试方法,采取人体试验,来评价市售5种防晒化妆品的实际防晒功效。

  • 标签: 防晒化妆品 紫外线 SPF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报告,对当前全球范围内埃博拉治疗药物研发情况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截至目前,并无充分证据可对任何试验性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结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双管双塞软袋大输液注药口穿刺暴露后的安全。方法在PIVAS水平层流台下对注药口穿刺,模拟三种状态,在非洁净区(普通病房)放置暴露不同时间,采用无菌检查法检测药液有无细菌生长,考察其暴露后的安全。结论双管双塞软袋大输液注药口穿刺后暴露5小时比较安全。

  • 标签: 双管双塞 注药口 暴露 安全性 PIVAS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管理探讨。方法以风险管理方法中的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处置为基础,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试验实施阶段中质量管理风险进行排序。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生物等效性 质量风险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的安全。方法将注射用丁卡因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对家兔肌肉有无刺激;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聚作用。结果注射用丁卡因对红血球无溶血和凝聚作用,家兔肌肉无刺激,豚鼠肌肉注射后也无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丁卡因具有较好的安全

  • 标签: 注射用盐酸丁卡因 刺激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眼刺激。方法试验前眼睛经检查合格的4只新西兰白兔用于试验。采用自身对照,左眼给予供试品,右眼给予等量的空白。每天给药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给药14天,0.1ml/次/眼,供试品原液给药,浓度为1mg/ml。每天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h、2h、4h、24h、48h、72h对眼部进行检查,采用双盲法用裂隙灯观察兔眼刺激情况并评分,试验结束,取眼球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14天给药,药物对正常兔眼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

  • 标签: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眼球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潜血二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的必要。方法用化学法(Pyramldon法)和便隐血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试纸同时检测295例粪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二者一致符合率为83.7%,但有16.3%的不符合率。单独化学法或免疫法都可能因其方法学的某些缺陷而产生一定的漏捡或伪阴(阳)结果,故建议二者必须同时检测。

  • 标签: 大便潜血 Pyramldon法 双抗体夹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吸收止血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为其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做出评价。方法将9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供试品-1组(6.25mg/kg)、供试品-2组(12.5mg/kg)和供试品-3组(25mg/kg),每组3只,各组采用自身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皮下注射在动物背部植入吸收止血生物材料,每个时间点1只动物,每侧4个皮下囊,在植入后第3、7、14天取皮下囊部位组织常规HE染色做病理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残留程度0%;解剖时肉眼观察仅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皮下囊包块存在;病理镜检发现,各组皮肤表皮及真皮均无明显的病理改变,皮肤附件结构正常,皮下及周围组织也未见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供试品-1和供试品-2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供试品残留,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和第7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供试品极轻度未吸收,第14天各取材点未见供试品残留。结论6.25mg/mL、12.5mg/mL和25mg/mL的吸收止血材料在新西兰兔背部皮下很快被吸收,在机体内两周基本被降解,对于手术应用安全颇佳。

  • 标签: 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 皮下植入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医院粪便常规的异常情况和隐血试验的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和必要,了解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谷城县人民医院门诊各科和住院部收集的18366例粪便检验结果,其中8712例同时检测隐血试验,有2430例检测轮状病毒及360例检测腺病毒。按照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形状、红细胞、白细胞及寄生虫、潜血试验、轮状病毒及腺病毒的阳性率。结果常规各指标总的异常率为13.8%,其中性状异常最高,寄生虫、虫卵及各种病理结晶未检出。送检科室以新生科和儿科的送检标本次数最多,为5295例,但是各项指标异常率却以消化内科和儿科最多。隐血试验的总阳性率为22.5%,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4.5%,结论随着医疗水平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结直肠癌呈现上升趋势。而为了提高每一份标本检验的准确,粪便常规检验和隐血试验作为临床诊断此病的筛查试验,是非常重要及有必要的。

  • 标签: 粪便常规 隐血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力抗衰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强力抗衰胶囊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使青海沙棘三宝胶囊得到广泛的应用,进行青海沙棘三宝胶囊食品安全毒理学试验研究。方法依据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论青海沙棘三宝胶囊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结核胸水与恶性胸水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8例结核胸水和60例恶性胸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结核胸水分别占12%、16%、25%、47%;恶性胸水占67%、20%、8%、5%。结论PPD试验,有助于结核胸水与恶性胸水的鉴别,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辅助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PPD试验 鉴别价值 阳性率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柱凝胶法(MGT)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310次交叉配血检刚结果中,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为14.5%(45例),明显高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6.1%(19例),该两组阳性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有显著的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微柱凝胶法在检测红细胞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IgG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组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与有效

  • 标签: 血液透析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骨伤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骨伤洗剂的用药途径和制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对其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结果确定采用稀释法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骨伤洗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同常规凝血象指标之间的相关。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重庆市中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102例,同时入选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常规凝血试验及TEG检测。并对TEG参数、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1)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TEG参数中的R、K逐渐增大,α角、MA逐渐变小。(2)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结论TEG参数能全面地反应机体内凝血过程,且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与常规凝血试验相比,TEG能更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肝硬化 凝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水负荷试验(WLT)对社区功能消化不良(F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0例社区FD患者和60名对照者,以WLT测定受试者的阈值饮水量(TV)和饱足饮水量(SV)。结果两组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0±113.6mlVS377.1±135.6ml,P>0.05);FD组SV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76.6±257.9mlVS619.85±290.1ml,P<0.01)。结论WLT是一项比较稳定和可靠的评价FD的检查方法,可在社区医院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水负荷试验
  • 简介:摘要本次针对小榄镇教师群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采取的是Hp14C-尿素呼气试验法,众所周知,试验的方式方法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研究过程中的便利程度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本文对Hp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法进行适用以及准确的研究。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 Hp感染检测 可靠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2457例变应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AR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并提供预防治疗AR所需临床依据。方法针对疑似AR患者进行26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皮试阳性2457例,记录致敏变应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试阳性患者中吸入变应原占比最高为粉尘螨87.2%,其后依次为屋尘螨86.6%、交链孢霉19.5%、特异青霉6.5%、艾蒿5.2%、悬铃木属4.8%,食入变应原最高为小虾13.3%,双重阳性患者变应原主要为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患者分为2组,A组为6-18岁,B组为>18岁,两组患者粉尘螨、屋尘螨阳性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中交链孢霉阳性占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扬州市导致变应鼻炎的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最为常见,是防治重点,但青少年患者中,交链孢霉也是重要变应原。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皮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同常规凝血试验之间的关系,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180例患者分别进行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记录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并对比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相关。结果通过对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TEG血栓弹力图试验明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时间短,且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结论两种试验之间存在相关,且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较短,与常规凝血实验的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趋势。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常规凝血试验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