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菱形带蒂转移修复耳前瘘管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移植进行修复,术后严密观察的血运情况。结果带蒂修补全部成活,的质地色泽与周边正常。结论移植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情况,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满意。

  • 标签: 带蒂皮瓣 移植 耳前瘘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菱形(Limberg)转移修复与直接缝合治疗藏毛窦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及普通外科收治76例,男69例,女7例;年龄16~40岁,平均22岁。用Limberg转移修复与直接缝合两种手术方法,其中37例为菱形切除后Limberg转移;39例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1~2年,分别就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4项指标进行统计检验。结果Limberg组和直接缝合组手术时间均1.5 h,住院时间均15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mberg组37例患者中35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2例出现皮肤开裂及感染等并发症;直接缝合组39例患者,16例未出现并发症,23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239, P=0.000)。Limberg组37例仅1例复发;直接缝合组39例有9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921, P=0.000)。结论Limberg转移治疗藏毛窦切口愈合好、并发症少、复发少。

  • 标签: 藏毛窦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Limberg皮瓣
  • 简介: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术后组织缺损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各种皮、肌应用于缺损组织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10年来,我科采用肌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广泛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既达到了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的目的,又是一个修复头颈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较大创面及洞穿性缺损的好方法。现将肌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 标签: 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护理 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比较菱形切除Limberg转移与切除一期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科2007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2例接受两种不同式治疗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其中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转移58例(组),藏毛窦切除一期缝合64例(缝合组)。随访12~89个月(平均43.6个月),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缝合组(P〈0.05);组手术时间大于缝合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菱形切除Limberg转移除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以外,操作并不复杂,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骶尾部藏毛窦 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 切除一期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改良菱形。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面部缺损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跟部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选取7例我科行足跟部修复的患者,对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例患者均成活,围期护理至关重要,外固定支架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外固定支架的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术后受压等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足跟修复术后的护理中。

  • 标签: 足跟皮瓣 护理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菱形对面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菱形修复的面部缺损患者16例,分析其修复效果。结果16例面部缺损患者经过移植治疗后,疗效达优者14例,占87.5%,良2例,占12.5%。2例患者局部出现表皮坏死,局部用药后创面愈合佳,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菱形修复面部缺损效果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美观效果。

  • 标签: 面部缺损 菱形皮瓣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改良菱形修复发际部位头皮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改良菱形修复发际部位头皮缺损15例。结果术后15例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转移后的毛发的毛流、毛向与周围毛发基本一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菱形可应用于修复发际部位头皮缺损,适用于发际部位面积不大但又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修复。

  • 标签: 改良菱形皮瓣 发际 头皮缺损
  • 简介:【摘要】 菱形又称Limberg,因设计简便,术后具有良好的轮廓及质地,瘢痕较小,患者满意度高,广泛应用于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本文总结多例菱形修复面部缺损手术经验,并绘制了直观的设计图,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菱形的设计原理。术后采用POSAS瘢痕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大部分患者满意度良好,采用菱形修复面部缺损值得推广。

  • 标签: 菱形皮瓣 面部缺损 瘢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溃疡转移修复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择取因溃疡在我院接受转移修复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者76例,对这76例入院治疗患者按奇数、偶数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结果研究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溃疡患者在转移修复术后获得更加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 转移皮瓣修复术 最佳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资料为4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在2019.01~2022.01治疗时间段,顺序编码分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20(传统转移),实验组/20(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转移),相较患者(1)围期指标;(2)VAS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围期指标、VAS评分改善价值显著,(P<0.05)。结论:藏毛窦窦道切除加菱形转移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显著,积极改善患者围期指标,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藏毛窦窦道切除 菱形皮瓣转移 骶尾部藏毛窦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烧伤后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 168 例入组,入选后以动态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游离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对比两组术后成活率、挛缩瘢痕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成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挛缩瘢痕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烧伤后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存活率,减少复发率,疗效更确切。

  • 标签: 烧伤 瘢痕挛缩 皮下组织蒂 菱形皮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掌洞穿伤后掌、背侧皮肤缺损的转移外科治疗。方法12例洞穿伤,其中6例采用尺动脉腕上支哑铃状双叶岛状修复,6例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加指固有动脉岛状分别修复洞穿伤背侧和掌侧。结果皮全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本组病例修复方法可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洞穿伤 手掌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Flap transfer for palm penetrating wound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研究腹部转移移植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腹部转移移植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共62例。结果移植皮成活62例,成活率100%,完全成活率约93.5%。结论腹部转移在修复手及腕软组织缺损特别是严重复杂性、创伤性组织缺损,可保肢、疗程较短,外形及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腹部转移性皮瓣移植术 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晋城大医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75例,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行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对照组37例行常规游离片移植。比较两组患者成活率、瘢痕挛缩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成活率(100.00%,38/38)高于对照组(91.89%,34/37),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瘢痕挛缩复发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组织蒂菱形成形成活率高,远期瘢痕挛缩复发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瘢痕挛缩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 游离皮片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手外伤腹部转移修复患者围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行腹部转移修复患者采取ERAS护理模式,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优化传统围期护理,加速患者康复。结果:100例手外伤行腹部转移修复患者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多学科合作的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手外伤腹部转移修复患者围期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外伤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