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猎方面的成就则发展为畜牧业。在黑海北岸和西伯利亚西南,考古发现说明,起初这些地区是农牧结合经济,人们种植黍作为牧畜饲料,后来发展为游牧养羊业,并把农业排挤掉而从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青藏高原发现的大量新石器文化,并不肯定都是农业文化,1959年发现的诺木洪新石器遗址,有陶器、骨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还有毛织物残片等,我认为这不是由畜牧业发展为农业的见证,而是那里的人们由采集狩猎发展为农牧兼营经济类型的见证,后来亦是如此,那里的藏族和蒙古族至今仍兼营农牧,并未发生农业把畜牧业排挤掉的问题。所以,研究畜牧业首先应纠正过去以讹传讹的传统观念,以察农牧历史源流。正确认识畜牧业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也十分必要。畜牧业不仅不落后于农业,而且促进了人类最早的交换,恩格斯说:“游牧

  • 标签: 畜牧业发展 农牧结合 牧区经济 游牧部落 新石器文化 青海牧区
  • 简介:北宋王朝在神宗以前一直对河西、湟吐蕃诸部采取笼络、联盟之策,以期达到“联蕃抗夏”的目的。然而,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却对陇吐蕃诸部发动了一场民族征服战争——熙之役。之后,宋朝控制了原来古渭以西的“化外”之地,在熙、、洮、岷、宕六州之地设置郡县,史称熙开边。从而

  • 标签: 北宋王朝 熙宁五年 熙河开边 河湟 河陇 原因初探
  • 简介:在五代及宋朝时期,安多湟地区燃起佛教后宏火种,对整个藏区发生了深远影响。由于西藏佛教后宏火种的点燃者——喇钦贡巴绕赛的遗体供放于白马寺,故尔该寺成为西藏佛教圣地,被膜拜了近千年,颇负声誉。公元七世纪时,佛教正式传入吐蕃,松赞干布王朝积极推行佛教,力图以佛教立国,并采取许多利佛措施。在这以前,藏族人长时

  • 标签: 河湟 元七 安多 贡巴 赞普 佛教圣地
  • 简介: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于丑陋事物、人类非理性行为、绝望处境以及超现实图景的荒诞叙述,这来源于他对西方现代文学对于荒谬理解的感悟,也是他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造性继承的结果.

  • 标签: 莫言 荒诞 加缪 魔幻现实主义
  • 简介: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上游,即兰州以西地区,是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长期杂居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汉民族所说的汉语不同于西北其它地区汉族所操的汉语,也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语音方面,而且在词汇、语法方面也有着明显差异。其原因,究竟是地处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还是语言系统内部矛盾及其发展的结果?本文拟根据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汉语材料,就几个典型的语法现象作一概括分析和比较,以期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教正。

  • 标签: 语法现象 客体格 阿尔泰诸语言 语法方面 蒙古语 河湟
  • 简介:北宋时,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这可以从吐蕃诸部向北宋进贡的物品和茶马贸易中得到印证。北宋为经制西夏,结合湟区域民族社会经济构成,制定了适宜的经济政策,并从农、林、牧等方面全方位实施经略。

  • 标签: 北宋 河湟区域 社会经济构成
  • 简介:言小说偏好塑造英雄形象,这与明清英雄传奇小说对英雄的塑造有着较深的渊源。言小说继承了明清英雄传奇小说正统英雄、喜剧英雄的二元英雄形象塑造特点,又将其中正统英雄为书胆、喜剧英雄为书筋的英雄人物结构置换为喜剧英雄为书胆、正统英雄为书筋的英雄人物结构。这种改造背后有着深刻的根源与重大的文学史意义。从文化层面看,它昭示着喜剧英雄所代表的经由现代解放思潮、西方文化与原始文化、齐文化、高密本地文化锻造出来的人之主体觉醒、个性张扬的自由精神在这个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的国度的文化史上终于大获全胜;从生命层面看,它意味着自然生命终于冲破几千年的文化生命桎梏,大获解放,实现了中华文学史上生命价值观的转型。

  • 标签: 喜剧英雄 正统英雄 书胆 书筋
  • 简介:民国时期在湟地区曾开展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这场运动的目的和过程作了论述,揭示了该运动的性质和强制性的特点。同时对其产生的客观效果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

  • 标签: 民国时期 植树造林 河湟地区
  • 简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逐渐成为青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力量。文章对青海藏区55家典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进行绩效评价,其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是影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的首要因素,海西州和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绩效较为理想,但整体而言合作社绩效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 标签: 生态畜牧业 专业合作社 绩效评价 青海藏区
  • 简介:花儿,湟地区惯称“少年”。湟“少年”在大多数情况下,前两句为兴起联,后两句才是所表达的主题。而兴起联本身除运用了民歌惯用的比、兴、赋表现手法之外,还有它特殊的部分,需要作深入的探讨。它的特殊部分,应从借声调、借韵脚为兴起联去研究,才能把它说的透彻,境界更为开阔。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少年”所有的兴起联包罗无遗。

  • 标签: 起联 河湟地区 借韵 借声 旧时代 银簪子
  • 简介:《可岳英灵集》(以下简称《灵集》)是专选盛唐诗歌的一个集子。它以寓论于选,以实涵虚的独到批评特色而成为盛唐诗评代表。因此,将其诗歌美学理论与选诗标准及其所选诗作结合起来研究,能更清楚、准确地了解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和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本文即由此入手,进而探讨盛唐诗歌多样的情致美及其成因。

  • 标签: 盛唐诗歌 《河岳英灵集》 选诗 诗歌美学 致美 审美特征
  • 简介: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湟当地民间禄马信仰的内容及相关民俗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湟禄马信仰作为中国纸马信仰文化的一种地方化表述,是地方及民族文化系统中的活态民俗事象,是围绕农业生产生活而展开的具有湟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的禄马信仰文化活动。

  • 标签: 多元民族文化 河湟禄马 信仰 纸马
  • 简介:生境影响着一个族群的文化类型,居住在坝区和山地的民族因此具有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和身份标识。作为生境适应的主要表现,生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反映着族群对于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土卡村傣族从坝区迁徙到山地的生计变迁和文化模式形成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迁徙后,传统的捕鱼生计在文化调适中得到延续,在橡胶种植之前的数十年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坝区渔民的文化特征,并与周边山地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境的变迁,土卡村傣族将种植橡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导,以耕种为主的山地民族文化也逐渐出现在其文化体系中,这一文化体系兼具"渔民"与"耕农"的身份特色。可见,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族群的能动性——而非地理生态环境,成为文化模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山地 生计变迁 文化模式 傣族
  • 简介:<正>《孟子·许行》一篇中,有“虽使五尺之童适市,之或欺”一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或,句中语气词。”对“或”字的词义不作任何解释,因此,把“之或欺”解为:“等于说没有人骗他。”《古代汉语》对“或”字的解释可能根据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近人杨树达的《词诠》。《释词》:“或,语助也。《诗·天保》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言无尔承也。或,语助耳。笺言:‘或之言有也。’

  • 标签: 古代汉语 王引之 语气词 词义 先行词 经传释词
  • 简介:本文借鉴福柯的权力系谱学方法,区分出言小说中畸形、疾病、犯罪和不可改造的人等几种被标记的"异常"。"异常"在言提供的各类"异托邦"的场所中安身立命,隐匿自身,凭借强健的生命原力重建主体性,从而获得家族历史叙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也成为高密东北乡历史纪元的开端。然而,权力机制与人性之间的恶性增值作用最终导致了"异托邦"向"恶托邦"的变异,曾经在"异托邦"中成功重建主体性并开启历史叙事的"异常",在"恶托邦"中渐次丧失重述历史的资格,也无法获得主体性重建的可能。

  • 标签: 权力机制 异托邦 恶托邦 人性禁忌 主体性
  • 简介: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可以作为启蒙时期对现代性"吁求"的喻示,那么言的《酒国》则可看作是现代性某种"后果"的喻示。二者不约而同地选取"吃"、"饮食"作为比拟历史、审视当下的切入口,暗含了一种有意无意的文化心机,聚焦了后发国家最为敏感的民族心理区域。由《狂人日记》到《酒国》所象征的现代性无效和失败的后果,究其根源,首先来自于现代性本身的逻辑悖论,也昭示了这种悖论在进入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时,与传统文化的自我束缚属性实现了某种媾和,并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酱缸效应"合谋促成了对现代性局限的放大和效果的抵消、分解。

  • 标签: 《狂人日记》 《酒国》 饮食 现代性 传统 悖论
  • 简介:青海藏族牧区的婚俗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随着时代的推进,其传统婚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通过多次调查与访谈,对共和县热村的传统婚俗进行了实地调研,记录了当地婚姻缔结的全部过程,认为在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文化涵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 标签: 青海湖 莫热村 婚俗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