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骨折固定拆除术后对排尿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现分析讨论干预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选取骨科病房作为研究基地,选取11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骨折固定拆除术后患者接受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性护理,记录患者接不同受护理干预后的排尿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110例股骨骨折固定拆除术后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排尿情况改善明显;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3.2±0.45)明显高于对照组(9.6±0.56)分,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解决患者排尿困难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建议在股骨骨折固定拆除术后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 排尿方式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股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术后心理、疼痛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本组86例中82例功能完全恢复,优良率达95.3%。结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功能训练明显有利于促进肢体康复,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钢板固定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力学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40例股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结果本组40例患者获平均17.6个月(12~30个月)的随访,38例(占95.0%)患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2个月(4~12个月)。并发症情况桡神经损伤1例,骨折不愈合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6.1d(9~27d)。结论股骨骨折钢板固定骨折不愈合原因很多,其中螺钉位置不当、钢板长度过短、粉碎性骨折是三个重要原因。

  • 标签: 股骨干 骨折 钢板固定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手术治疗该类骨折。方法自2000年7月-2014年8月发生股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钢板断裂23例,全部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结果23例均获3-12月的随访,最早3个月骨愈合,最晚10个月骨性愈合,平均6个月。结论股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术对骨折端的血运,抗剪切力差,易发生骨不连而引起钢板断裂,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自体骨植骨术治疗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 钢板断裂 股骨交锁髓内钉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固定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固定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对30例患者固定术后采取心里护理,病情观察护理,预防褥疮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3例在术后4天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褥疮,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结论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后除了积极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固定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骨折固定方法选择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四种固定方法治疗126例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梅花针、自动加压钢板、L-梯形加压钢板和交锁钉治疗股骨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结论:不同类型的骨折宜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交锁钉固定较安全、可靠.

  • 标签: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固定失效特点并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3~92岁[(74.1±11.5)岁]。髓外固定17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23例(髓内固定组)。记录固定并发症类型(固定切出、髋翻畸形、固定退出、股骨颈短缩和固定断裂等)。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固定术前、术后的力臂变化和支点外移,测量术前、术后固定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固定切出18例,髋翻畸形37例,固定退出29例,股骨颈短缩37例,固定断裂3例。髓外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8.0±1.0)mm,阻力臂长度为(59.4±10.9)mm;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72.7±21.7)mm,阻力臂长度为(8.9±7.4)mm;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50.3±14.9)mm,阻力臂长度为(33.6±17.6)mm。髓内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6.7±0.6)mm,阻力臂长度为(49.8±9.9)mm;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51.5±7.0)mm,阻力臂长度为(19.8±5.9)mm;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41.6±9.6)mm,阻力臂长度为(32.4±7.7)mm。各组正常股骨近端与固定后的动力臂、阻力臂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及其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阻力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长度显著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固定失效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短缩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髓内固定术后重建支点发生外移,固定失效后动力臂均发生短缩。"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有助于分析并发症原因。髓外固定后力臂比髓内固定更长,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固定失效。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的67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结果本次所有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后并没有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经过0.5-1.5年时间随访,所有患者的行走功能都基本恢复,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结论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固定术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老年股骨骨折空心钉固定预后的影响因素,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空心钉经皮手术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骨折

  • 标签:
  • 简介:背景:股骨颈短缩是股骨骨折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骨折空心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的X线片测量股骨颈短缩情况,记录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与Singh指数等情况,分析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10例患者中股骨颈短缩≥5mm的发生率为55.5%(61/110),≥10mm的发生率为33.6%(37/110),≥20mm的发生率为6.4%(7/110)。75.4%的股骨颈短缩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股骨颈短缩组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无短缩组(P〈0.05)。疼痛是股骨颈短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与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股骨颈短缩组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与晚期股骨头坏死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股骨骨折固定术后有较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应密切观察。股骨颈短缩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髋关节功能,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骨折固定治疗方式。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57例股骨近端骨折并发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30例作为单一固定组,使用固定治疗方式,27例作为组合固定组,使用组合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单一固定组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是(143.7±36.5)ml,平均手术时间(78.2±10.3)min,对照组是(278.4±74.8)ml和(105.1±21.9)min,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0.5±3.3)个月,两组的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骨折临床中可以使用髓内钉固定,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确保患者能够愈合。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3月对62例股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作固定治疗,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根据Merchan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2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3.87%。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效果满意。早期进行综合功能锻炼可提高疗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问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0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根据AO分型,分别采用多针(空心加压螺钉、Ender钉)、动力髋螺钉、钢板螺钉(解剖钢板、鹅头钉)、股骨近端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10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2例患者骨折愈合后15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髋翻。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45分者有89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骨转子间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颈骨折行内周定术后的患者中出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发生率及引起此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8月在我门诊复查的46例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收集与诊断FAI相关信息,对与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及时做出诊断。结果所随访的46例患者中,3例发生FAI(6.52%)。3例头下型2例GardenIV型、1例GardenmⅢ型。结论实施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当中,有FAI的存在可能,且有一定发生率,可能与术中复位质量及骨折类型相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18例)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18例)则为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25.01±4.41d)和骨折愈合时间(7.89±3.11d)均短于对照组(相应的为34.21±5.21d、12.09±2.73d),P<0.05,并发症发生率(11.11%)也低于对照组(44.44%),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股骨髁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属关节骨折固定较困难,通过选用股骨髁部解剖钢板固定,其外型与股骨远端外侧形态和生理曲度一致,其操作相对简单固定可靠,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是促使膝关节功能早恢复比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股骨髁 解剖钢板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