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本次进行研究选取起始2021年6月,终止2023年6月,期间治疗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老年患者,需要年龄小于六十岁,观察组为老年患者,需要年龄大于等于六十岁。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的检测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的观察。结果:在通过本次研究之后,观察组的红细胞MCV以及MCH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通过此次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相比于非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更高同时MCV以及MCH的数值较高,所以这种现象在今后临床的诊疗和检验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免疫肝炎的老年患者对于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入院的自身免疫肝炎老年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有3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整体护理干预,最后将其两组的治疗依从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依从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体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炎 老年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22岁男性患者,因腹泻1年,发现前纵隔占位4个月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6~8次水样便,伴乏力、里急后重,体质量下降20 kg。胸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查体可闻及肠鸣音活跃。胸部增强CT检查显示前纵隔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肿物穿刺病理结果提示为胸腺瘤。肠镜检查显示小肠黏膜绒毛感不明显,病理提示小肠黏膜显慢性炎症,绒毛钝缩,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减少;结肠黏膜光滑,显光亮,病理提示结肠黏膜显慢性炎症,隐窝杯状细胞减少,部分区可见较多凋亡小体;倾向于自身免疫肠病。2019年10月在全麻下行胸骨正中劈开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及受累组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B1型胸腺瘤。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在术后2周内症状迅速恶化,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TNI、BNP、CK-MB和LDH水平显著升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0.35。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行激素冲击治疗。术后3个月,患者脱离呼吸机,无呼吸困难,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至0.55,大便正常,TNI、BNP、CK-MB和LDH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 作者: 李小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成都西囡妇科医院生殖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对于不孕症,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而免疫不孕症,大家应该都比较陌生,其实这也是不孕症的一种类型,属于生殖疾病。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由于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不孕不育患者日渐增多,给社会发展、夫妻关系、家庭幸福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免疫不孕症,查找诱因,明确病因,对指导临床针对治疗,提高妊娠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免疫性不孕症;妊娠成功率
  • 简介:摘要: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免疫因素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AsAb引起的免疫不育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精子的免疫机制方面,对精子畸形、活力、精卵结合有明显影响,具有直接致病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免疫不孕机制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对自身免疫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自身免疫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 另取同期我院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均进行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检测,进一步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ANA、AMA、ASMA、AMA-M2、LC-1五项自身抗体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方面,均明显更高(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GGT、AST、ALT、ALP四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水平方面,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自身免疫肝炎患者,采取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颇高,能够为患者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自身抗体 生化指标检测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价值
  • 简介:自身免疫脑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免疫系统的“敌我不分”密切相关。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其作用是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然而,当免疫系统出现故障时,它可能会攻击和损害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自身免疫脑炎。加强对自身免疫脑炎的认识和意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该疾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支持。同时,科学家和医生们的努力也将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自身免疫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胰腺炎(AIP)是与自身免疫相关及以胰腺肿大、胰管不规则狭窄为特征的胰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与胰腺癌的特征相似,且部分AIP合并胰腺癌者尤为临床诊治的难点。其发病机制不明,疗效不确定。近年对该病的病理机制、诊断系统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不断更新,本文就以上各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胰腺炎 诊断 治疗学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以胰腺弥漫肿大及胰管不规则狭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组织浸润、血清免疫球蛋白4(immunoglobulin G4,IgG4)水平升高、伴或不伴有胰外器官受累为特征。AIP起病隐匿,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与胰腺癌、胆管癌相混淆。目前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相关诊疗经验,部分患者因误诊而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本文对AIP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成人自身免疫肠病(AIE)患者,以间断腹痛伴腹泻、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IgG和IgE增高,抗核抗体(ANA)阳性;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及回肠黏膜绒毛明显萎缩;肠道组织活检提示十二指肠绒毛萎缩,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回肠黏膜绒毛变平变钝;综合诊断为成人AIE,给予激素治疗有效,目前正在密切随访中。成人AIE较为罕见,总结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AIE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肠病,成人 慢性腹泻 绒毛萎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抽选5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自身免疫肝病患者,设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均行自身抗体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常规组。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检出率,满足患者疾病诊断需求,及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保障医院整体诊断水平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是一种近年来报道较罕见的免疫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其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文中就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全面阐述,以提高广大临床医师,特别是神经专科医师对于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GFAP抗体 脑膜脑炎 周围神经系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采取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过去一年来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60例,通过随机法将其分组,30例患者接受去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提供散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病诊断中使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肝炎组(31例)、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组(39例),同期选择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组(2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组(22例)。4个亚组均实施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自身免疫肝炎组检出18例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患者(58.06%);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组检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36例(92.30%),对比乙型病毒性肝炎组、丙型病毒性肝炎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P<0.05。结论:在肝病诊断中使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可以对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进行有效区分,有助于诊断以及治疗患者,对患者预后进行判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 肝病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