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毛囊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毛囊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4例除皱术后患者废弃的正常头皮组织,分离单根毛囊进行体外器官培养。以常规培养为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浓度为10 ng/ml的HGF作为实验组,显微镜下测量不同培养天数毛囊的生长长度;通过观察培养毛囊毛球部毛基质与毛乳头的形态,评价HGF对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分离培养人毛囊上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以常规培养的毛囊上皮细胞为对照组,以培养基添加10 ng/ml的HGF处理48 h后的毛囊上皮细胞为实验组,收集细胞提取RNA,转录组测序分析HGF对毛囊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对测序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各项定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毛囊生长趋于停止;毛囊体外培养7、10、14 d时,对照组毛囊生长长度(单位0.1 mm)分别为12.210±4.191、13.710±3.518、14.000±4.057,实验组HGF促进毛发生长生长长度分别为16.700±5.143、18.800±4.917、23.000±7.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3,P<0.05;t=2.962,P<0.01;t=3.910,P<0.01);分离培养的毛囊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表达上皮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49f;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毛囊上皮细胞高表达上皮细胞标志基因KRT14、KRT5、KRT6A、CDH1、SOX9、CD49f,FPKM值分别为6 012±2 141、4 072±1 369、3 896±1 991、95.06±21.48、101.30±38.52、162.00±47.83;不表达或极低表达间质细胞标志基因THY1、DPP4、CDH2 (N-cadherin)、ACTA2、PDGFRA、COL1A1、COL3A1,FPKM值分别为0.740±0.825、0.632±0.765、0.000±0.034、1.674±1.235、0.000±0.014、2.526±3.531、0.000±0.01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HGF处理后毛囊上皮细胞中改变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相关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Real-Time PCR验证显示CENPA、CDC20、UBE2C、CDK1、AURKB、NDC80分别降为对照组的0.689±0.053 (t=10.170, P<0.001)、0.676±0.121 (t=4.652, P<0.01)、0.761±0.148 (t=2.785, P<0.05)、0.599±0.153 (t=4.530, P<0.05)、0.706±0.113 (t=4.507, P<0.05)、0.579±0.092 (t=7.931, P<0.0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F促进毛囊体外器官培养的生长并延长其生长时间;但在细胞水平上抑制毛囊上皮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毛囊 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前血流限制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的机制仍不明确。已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或毛细血管形成的关键生长因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BFRT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血流限制训练的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限制训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紫草油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120例肛裂术后患者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紫草油组、凡士林组和湿润烧伤膏组,每组各40例。于肛裂术后第1天起至创面修复,分别给予紫草油、湿润烧伤膏、凡士林外用并统计3组的创面愈合时间。3组分别于第1、7、14、21天取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血清中TGF-β1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表明,紫草油组愈合时间(19.20±2.86) d优于湿润烧伤膏组(21.58±3.88) d及凡士林组(26.55±3.6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09,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术后第21天紫草油组中的TGF-β1和VEGF因子的mRNA分别为(1.934±0.030) ng/L及(2.001±0.028) ng/L,均高于凡士林组及湿润烧伤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94、937.8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紫草油组的中的TGF-β1和VEGF的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869±0.019) ng/L及(0.879±0.017) ng/L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9、20.127,P<0.05)。结论紫草油能够促进术后肛裂创面愈合。对肛裂术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凡士林、湿润烧伤膏。

  • 标签: 肛裂 紫草油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 要: 目的 研究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以及对VEGF、CT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在我校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就诊的老年肺心病患者中选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or, VEGFR)结合的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血管新生的关键通路,也是疾病基础研究的重点及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丹参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丹酚酸B在不同疾病中对VEGF/VEGFR信号通路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可通过该通路抑制血管生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通过该通路促进血管生成。

  • 标签: 丹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生长因子(MGF)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诱导剂25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3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RAW264.7前体破骨细胞系进行诱导培养,培养7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进行鉴定。取培养的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45 ng/ml的MGF对破骨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活性的影响,即AKT、磷酸化(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RT-PCR法从分子水平测定破骨细胞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用20 μmol/L PI3K/AKT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联合45 ng/ml MGF作用于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结果M-CSF和RANKL对RAW264.7细胞培养7 d后,能够得到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GF 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持续增高,分别由0 h的(2.18±0.34)pg/ml和(0.83±0.10)pg/ml增加至12 h的(3.86±0.36)pg/ml和(1.56±0.19)pg/ml(P<0.05),TRAP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显著降低,由0 h的(5.66±0.47)pg/ml降至12 h的(3.76±0.38)pg/ml(P<0.05)。RT-PCR法测定破骨细胞TRAP表达结果显示,MGF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由0 h的1.02±0.06降至12 h的0.53±0.1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联合MGF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由0 h的(3.28±0.18)pg/ml和(3.29±0.22)pg/ml降至12 h的(2.06±0.34)pg/ml和(2.04±0.20)pg/ml(P<0.05),而TRAP的表达水平随MGF作用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F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进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LY294002抑制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验证MGF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机制。这一发现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破骨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类 力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安慰剂(或空白组)治疗鼓膜穿孔的疗效对比,系统评价EGF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和知网等数据库中使用EGF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搜索时间截止于2020年1月,运用RevMan5.3和STATA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631例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或空白组)比较,EGF能显著提高鼓膜穿孔愈合率[RR=1.27,95%CI(1.17,1.37),P<0.05,I2=37%],明显缩短穿孔愈合时间[SMD=-1.70,95%CI(-1.97,-1.43),P<0.05,I2=0%],听力功能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2,95%CI(-0.1,0.53),P=0.18,I2=0%]。结论应用EGF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是一种有效、方便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鼓膜穿孔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组;同期32名正常妊娠的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了中期的生物化学参数和PLGF水平。结果: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中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值较正常孕妇明显处于偏低状态,且胎盘生长因子值随着孕周的不断累积而增长。结论:胎盘生长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新生儿预后的一个临床参考点。

  • 标签: 胎盘生长因子 妊娠期 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开展基因检测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初次收治的103例EGFR突变并通过口服EGFR-TKI治疗的男性NSCLC患者。结果截止随访结束时,97例患者中,62例存活,35例死亡,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8例(49.5%),稳定27例(27.8%),疾病进展22例(22.7%),客观缓解率为49.5%,疾病控制率为77.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3.0个月。93例腺癌患者的中位PFS为22.7个月,4例腺鳞癌患者的中位PFS为7.0个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95% CI=18.167-21.833个月和0.000-17.094个月);EGFR-TKI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皮疹不良反应的患者共21例,中位PFS为16.0个月,未出药物性皮疹的患者76例,中位PFS为23.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5% CI=7.233~24.767和15.400~31.200);60岁以下患者的中位OS为47.9个月,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中位OS为28.6个月,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95% CI为32.559~43.858和29.323~52.6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48)及是否合并药物性皮疹不良反应(P=0.014)为影响PF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EGFR-TKI对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男性NSCLC具有显著效果;病理类型、是否合并药物性皮疹是无进展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年龄是总生存期的重要预测因素。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治疗效果 生存分析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收纳5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病人中有26例为上颌前牙唇侧凹陷,32例为上前牙缺失或缺损,病人均伴有牙槽骨缺损及骨损失,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的骨组织再生手术(GBR),并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总共植入76颗种植体,其中2颗种植体发生脱落,其余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成功率为97.37%(74/76),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且牙体美观,病人满意度良好。结论 CGF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手术中,能够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加速手术切口愈合,而在种植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病人精心护理,能够确保种植手术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浓缩生长因子 口腔种植修复术 骨组织再生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兔胫骨平台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5只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骨折模型组和TGF-β组,骨折模型组和TGF-β组兔构建胫骨平台关节塌陷性骨折;对照组仅暴露皮肤,不行胫骨平台骨折。TGF-β组兔经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TGF-β的腺相关病毒1×1011 vg;对照组和骨折模型组经相同部位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1×1011 vg。治疗4周后,采用X线测定骨折愈合情况;测量3组兔膝关节活性度和肿胀程度变化;采用X线扫描测定3组兔胫骨骨密度;采用马松三色法测定3组兔膝关节韧带纤维化程度;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胫骨平台生物力学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TGF-β组大白兔骨折部位X线片评分[(17.09±4.18)分]明显高于骨折模型组[(13.69±3.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TGF-β组大白兔骨密度(0.48±0.03)明显高于骨折模型组(0.2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0,P<0.05)。TGF-β组大白兔膝关节活动度[(118.38±12.43)度]明显高于骨折模型组[(109.22±12.54)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1,P<0.05)。TGF-β组大白兔膝关节肿胀程度[(0.20±0.03) cm]明显高于骨折模型组[(0.25±0.0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1,P<0.05)。TGF-β组大白兔内侧韧带胶原纤维(蓝色)[(37.14±4.79)%]明显低于骨折模型组[(20.15±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3,P<0.05)。TGF-β组大白兔胫骨平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和刚度等三点弯曲指标[(129.75±7.62) N、(85.33±8.01) N、(168.39±9.38) N/mm]明显高于骨折模型组[(71.59±6.09) N、(60.43±6.19) N、(125.41±11.26)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3.018、2.995,P<0.05)。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TGF-β可显著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胫骨平台的生物力学特性。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愈合 骨密度 膝关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上儿童及青少年年轻恒牙的慢性根尖周炎未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迁延不愈,可导致根尖周囊性病变。如何更加微创地保留年轻恒牙,促进牙根进一步发育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畸形中央尖折断伴根尖周囊性病变的年轻恒牙经过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再生性牙髓治疗病例,随访4年后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根尖孔闭合,牙根增长,患牙得以成功保留。

  • 标签:
  • 简介: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属于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在多个生物进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组织纤维化等。正常情况下,TGF-β广泛表达于正常组织和大多数细胞系,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但在病理情况下,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也可产生并分泌TGF-β。硬化性胃癌(S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亚型,发展快、腹膜种植多见,并伴随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沉积,这些生物学行为特点提示其发生、发展与TGF-β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TGF-β被认为与SGC的不良预后有关。使用TGF-β及其信号通路的抗体及抑制剂,可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从而改善SGC患者预后。本文试就TGF-β在SGC中的表达和意义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胃肿瘤 硬化性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 疱疹的系列疾病在社会上危害极大,可通过性、血液和唾液传播,但经过多次病毒检查却显示阴性。2011年3-8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实验室对来院就诊的250余例。对疱疹病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病原体检测,并对其中170例标本齐全的病人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5种疱疹病毒(HSV、CMV、EB病毒、HHV6、HHV7)的总检出率为98.2%,其中EB、HHV6、HHV7占主要地位,检出比率依次为HHV7(88.6%)、HHV6(71.9%)、EBV(58.1%),沙眼衣原体(CT)为25.7%、解脲支原体(UU)为20.4%、CMV为12.6%、HSV为5.4%。其中疱疹病毒主要在唾液中检出,EBV、HHV6、HHV7在唾液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5.3%(77/170)、67.6%(115/170)、87.1%(148/170)。在所检的患者中,多重感染普遍发生,占总阳性患者的91.6%(153/167)。随机选取60名社会普通人群,对唾液样本进行EBV、HHV6和HHV7检测,阳性结果为HHV7型65%、EBV50%、HHV6型20%。对约60名就诊病人各类标本针对梅毒螺旋体、结核杆菌、HPV、XMRV、HHV8、VZV、HIV、总肠道病毒、COXB3等可能的病原用荧光PCR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考虑到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引起被感染者所述的口腔、关节、咽喉、胃肠、皮肤、神经 等相关症状的,所以这几型疱疹病毒(特别是HHV6和HHV7型感染或复发、混合感染)是否是本患者群的基础性感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疱疹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原体检测 皮肤病毒。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增加血管通透性进而加剧炎性反应,也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存活,从而诱导血管生成,促进组织修复等。VEGF信号系统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就VEGF信号系统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进行综述,这对深入了解AL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开发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新的途径,从而使迅速有效预防和治疗ALI、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成为可能。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脂肪干细胞(hASCs)与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对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6例患者抽脂减肥的脂肪组织作为hASCs的来源,以酶消化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hASCs,将其培养至第3代。利用倒置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及分化能力检测。随机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并将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设立实验组(hASCs+hEGF组),细胞治疗对照组(hASCs组)和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实验组予以100 μl PBS重悬第3代脂肪来源干细胞(1×106个),以10 μg/L加入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细胞治疗对照组予以100 μl PBS重悬第3代脂肪来源干细胞(1×106个);空白对照组取PBS,各组均注射600 μl局部移植至创面边缘及基底部。大体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面积占初始创面面积百分比;创面组织进行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检测等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水平。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对比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相差显微镜观察hASCs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可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呈梭形,接种后2 h后开始圆形,大部分细胞变形在48 h后,细胞形态以长梭形为主,短梭形、狭长形及多角形较少,胞质丰富,胞核清楚,并分泌大量基质,基质内呈特异性深蓝色,第3代时可见细胞以长梭形为主,漩涡状生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CD105、CD73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在95%以上,CD34、CD11b、CD19、CD45及HLADR呈阴性表达;人脂肪源性干细胞(hADSCs)在加入成脂诱导液培养后,hADSCs可向脂肪细胞分化,加入成软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后,hADSCs可向软骨细胞分化。表明提取培养的细胞为hADSCs。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被覆盖新生的上皮组织,接近正常皮肤;细胞治疗对照组创面有68%愈合,新生上皮组织较薄,易破裂出血,与实验组比较,愈合质量欠佳;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质量差,愈合面积约41%。创面面积占初始创面面积百分比3组比较,治疗后第7、11、14、18、21天时间点,实验组愈合速度最快,与细胞治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095、115.094、199.695、204.917、600.699,P<0.05),而细胞治疗对照组的愈合速度次之,且在7、11、14、18、21 d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64、13.187、14.315、16.177、14.238,P<0.05)。HE染色法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创面已经完全愈合,表皮修复情况良好,呈复层上皮排列,同时可见部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治疗对照组则仍有部分创面未能愈合,肉芽组织以及创面表面仍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则有相当一部分创面尚未愈合,存在较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且在尚未愈合的创口周围可见有瘢痕组织增生。CD31染色法观察新生微血管:实验组创面已经完全愈合,创面浅面可见新生血管,深部血管则呈垂直创面的方向生长,且血管密度较大;细胞治疗对照组则仍有部分创面未能愈合,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新生血管密度较为丰富,创面表面仍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则有相当一部分创面尚未能愈合,炎性细胞浸润较明显,肉芽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较前两组有明显减少。结论hEGF可提高脂肪干细胞的存活率,并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从而增强hA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 标签: 人脂肪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负压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一个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最佳的负压强度。方法复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199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压培养,实验组各施以-50、-75、-100、-125、-150、-175、-200 mmHg压力(1 mmHg=0.133 kPa),由自制压力培养装置提供。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EGF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实验组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99、75.499,P<0.05)。在-150 mmHg组和-175 mmHg组,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53±0.28、4.24±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8,P>0.05),均高于-50~-125 mmHg(2.28±0.22、2.77±0.12、3.32±0.20、4.04±0.32)和-200 mmHg组(2.7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50、52.360,P<0.05)。在-100 mmHg组与-125 mmHg组,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3±0.05、1.21±0.0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5,P>0.05),均高于-50~-75 mmHg(0.51±0.14、0.79±0.07)和-150~-200 mmHg(0.97±0.09、0.48±0.03、0.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89、109.527,P<0.05)。结论负压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VEGF,在-150~-175 mmHg VEGF mRNA持续高表达,在-100~-125 mmHg VEGF蛋白持续高表达,对临床负压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负压 信使RNA 植皮 血管重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痤疮疤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痤疮疤痕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每组患者4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单纯治疗组采取单纯点阵激光方式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一天、第七天的经皮水分流失值要显著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结痂时间与痂皮脱落的时间均要短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在痤疮疤痕治疗当中,采取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整体治疗效果,缩短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点阵激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痤疮疤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5~72岁,中位数67.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背部深层溃疡4例,骶尾部溃疡8例(Y-K分级Ⅳ级),髋部溃疡8例(Y-K分级Ⅳ级),小腿溃疡6例,足部溃疡9例(Wagner分级Ⅲ~Ⅳ级)。23例合并窦道形成,2例形成骨髓炎伴死骨。皮肤溃疡至就诊时间5~7个月,中位数6.5个月。患者如1次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在治疗结束后4周后再次行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结果:35例患者共行73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前溃疡面积为18.29~21.51 cm2;治疗后1周溃疡面积为14.48~18.25 cm2;治疗后2周面积为10.65~15.37 cm2,治疗后3周面积为8.18~12.08cm2;治疗4周后溃疡面积愈合速度开始减慢;治疗8周后35例溃疡基本愈合,愈合率为93.3 %。23例合并窦道形成的患者,治疗前窦道体积为4.89~6.84 cm3;21例患者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窦道完全愈合,愈合率为 91.3 %。其中12例在第1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4 d窦道完全愈合;6例第1次治疗后窦道体积明显缩小,经过第2次治疗后4 d窦道完全愈合;2例经第3次治疗后窦道完全愈合;1例形成骨髓炎伴死骨的患者,在死骨未清除之前行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2次后窦道无变化,后经骨科手术清理坏死骨,再次治疗后4 d窦道完全封闭;1例左髋部窦道在3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窦道体积无明显变化。另2例在治疗2周后溃疡愈合。结论: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 骨折 胫前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