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依据产妇情况将这些产妇分为胎儿生长受限组和正常妊娠组两组,每组25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然后运用计算机软件定量分析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GR组产妇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其PLGF、PLGFmRNA表达量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胎儿生长受限时,胎盘及蜕膜中的PLGF、PLGF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机制可能受到其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胎盘生长因子 胎儿生长受限发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9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NGF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NGF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NGF组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通过采取NGF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疾病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58例和常规治疗组58例。神经生长因子每日一次,每次4ml肌肉注射。其余的常规治疗两组相同,连续20-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5.12-2017.12期间我院诊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情况,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值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出血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病程及其治疗中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病程第8天)、治疗后2、5天(病程第10、13天)采静脉血,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5天采静脉血。以上标本均采用ELISA法进行IGF-1、IGFBP3测定。结果(1)川崎病组治疗前(病程第8天)的IGF-1、IGFBP3血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川崎病组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其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治疗前(病程第8天)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3)川崎病组经治疗后5天(病程第13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仍持续在高水平,与川崎病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后5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与入院后5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川崎病组分为发生CAL组和未发生CAL组,两组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川崎病组中分典型KD和不完全KD两组,其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减少了川崎病后期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川崎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在个体发育、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对于红细胞生成也是重要生长因子之一,本文论述了IGF与红细胞生成关系、对红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作用机制及与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相互作用。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红系造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肛周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5月因盆腔放疗引起的肛周皮炎30例患者,利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擦涂肛周皮肤,每日2次,观察皮炎治愈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rhEGF治疗肛周皮炎效果满意,有效率为90%。结论rhEGF治疗肛周皮炎效果满意,且费用低廉,易于操作。

  • 标签: 盆腔放疗 肛周皮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膜,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膜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膜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d,5d,7d,9d,14d,21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膜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透明质酸 瘢痕 胶原 创伤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dericative,rhEGF)对成人女性面部皮肤擦挫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应用rhEGF治疗面部皮肤擦挫伤的病例42例为观察组,未应用的病例34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创面恢复时间及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00±1.53天,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3.15±1.97天,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创面颜色较对照组浅,皮肤较光滑。结论rhEGFT对于促进成人女性面部皮肤擦挫伤的创面愈合、加快组织修复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 修复
  • 简介:近年来,跟腱断裂的治疗呈多样化发展。有研究主张保守治疗,也有提倡手术缝合及跟腱移植等,跟腱断裂的治疗仍是目前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对当前生长因子在跟腱断裂治疗中的进展做一综合性回顾,其中包括跟腱的生理解剖、影响跟腱断裂的因素、各种生长因子的治疗进展等方面。

  • 标签: 生长因子 跟腱断裂 生理解剖
  • 简介:摘要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效果。方法将76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0%,而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作用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利放疗计划顺利实施。

  • 标签: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鼻咽癌 放射性黏膜炎
  • 简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astgrowthfactor,bFGF)是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广泛存在于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中,对这些细胞有促增殖分化功能,并参与了胚胎发育、血管生成、损伤修复、神经再生、肿瘤生长等多项生理及病理过程.80年代初期发现bFGF与肝素有特异性亲和力,据此特性引入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提纯bFGF,使提纯效果大为提高,可得到纯度达90%以上的bFGF.自从bFGF被提纯以后,有关bFCF的研究发展很快,最近几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已能大批量生产重组人bFGF,故有关bFCF的研究已开始向临床应用发展.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肝素 成纤维生长因子 外胚层 中胚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灸治疗晚期DPN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独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鼠神经因子,两组比较,使用10g尼龙丝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灸治疗晚期DPN安全有疗,且效果显著。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针灸 晚期DPN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4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进行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两组都进行4周的治疗,30天后对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麻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肢肌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麻木症状改善情况与患肢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麻木症状,促使患者患肢肌力较快恢复。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具有诱导骨折端及周围软组织血管的生成,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标签: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D-二聚体的含量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1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肿液和血清中VEGF、bFGF、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将实验数据分类汇总后,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血肿液中VEGF、bFGF、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bFGF、D-二聚体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发展以及术后复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D-二聚体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系指皮肤创伤后,因为大量结缔组织增殖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而且超出原有损害范围。瘢痕疙瘩好发于前胸部、肩背部及面颈部等,轻微创伤既可引起瘢痕组织向周围正常皮肤侵袭性生长,范围可超过原伤口界限,并且不会自行消退,切除后极易复发,病程长。瘢痕疙瘩会引起患处剧烈疼痛和瘙痒,并且还给患者带来毁容及心理障碍,患者有要求治疗的强烈愿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106例健康体检人群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再搜集同期我院搜集的105例良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1)和104例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2)。采用统计学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以及阳性例数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2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以及阳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1(P<0.05),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显著,可作为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检测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