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就如何把首次献血发展为固定献血进行探讨。以近五年来本血站的献血以及献血资料为研究对象。 当今, 临床用血 100% 来自无偿献血。 怎样使无偿献血的工作持续,稳定,健康的进行,更大的发挥血液资源的用途,保证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是我们血站工作中关键的任务。 要想更好的完成任务,重中之重是发展固定献血人群。方法 采取广告,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结果 血站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以及自身形象都会对发展固定献血产生重要影响。结论 善于运用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让献血有一个愉快的经历,有利于使首次献血发展为固定献血,从而扩大和巩固献血队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的影响 。 方法: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本血站自愿无偿献血 20746 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 速率法检测所有献血血液的 ALT指标值;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献血血液的 抗 -TP、 HBs Ag、 抗 -HIV、 抗 -HCV指标值 。记录献血献血日期与献血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春季献血血液 ALT 不合格率最低为 2.73% ,夏季与冬季 ALT 不合格率居中分别为 8.55% 、 9.62% ,秋季 ALT 不合格率最高为 15.68% , 各个季节献血血液 ALT 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时,夏季与冬季 ALT 不合格率有差异但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外,任意两个季节相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献血 ALT 不合格率呈现出次数越多 ALT 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首次、二次、多次的 ALT 不合格率分别为 8.79% 、 10.17% 、 11.83% ,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血液 ALT 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季节和不同的 献血次数都 对献血ALT有不同程度影响,采购血机构应广泛宣传献血有关知识 。

  • 标签: 季节 献血次数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定期无偿献血献血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健康体检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有定期无偿献血(n=30例)与 无献血史(n=30例)为探究对象,将两组献血分组,定期献血为定期组, 无献血为参照组,对比分别检测两组献血的血糖、血脂(TC、 TG、 HDL-C)、舒张压及其收缩压变化情况。 结果 定期组的高血压献血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组 患者的TC为( 4.44±0.84)m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 [(4.99±0.6) mmol/l, 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偿献血服务中献血电话回访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 2019年 1-6月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 100例献血,采取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献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对献血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对献血进行电话回访,对比两组献血对无偿献血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献血对无偿献血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更高( p<0.05);结论:通过献血电话回访能够提高无偿献血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献血满意度,提高其再次献血的意愿,有利于保持献血队伍的稳定,提升固定献血比例。

  • 标签: 献血者电话回访 无偿献血服务 作用
  • 简介:摘要: 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在疾病治疗方面,对于血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地区血库血液储备量充足,还要保证血液的检验合格。本文以某地区近几年以来血液捐献的血液检测结果为基础,对其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找到其中所隐藏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检测不合格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在献血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预防的方式产生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进入我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样本为200名,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用于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常规组患者。而后对两组献血献血反应比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献血献血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使用心理护理模式,为首次进行单采血小板性抉择的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次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急救及手术治疗等的重要环节,也是挽救 伤病的关键,而输血安全则是保障伤病生命安全的重 中之重,其中,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的预防是临床关注的重 点,血液筛查也是各地血站安全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 血清免疫学检测都是血液筛查的主要手段,检测的阳性率 高,但是 HBV、 HCV 及 HIV 这 3 种液传播疾病病毒检测的 窗口期均较长,仍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核酸检测应用 的逐渐广泛,有效弥补了血清免疫检测的不足 。本文对无偿献血乙肝病毒核酸检测价值 进行分析。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乙肝病毒 核酸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风险性及改善心理状态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共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均占30例献血,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献血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评分)及献血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2.16±0.15)分、(35.47±0.24)分,对照组分别为(45.32±0.17)分、(48.69±0.31)分,数据差异大,(P<0.05)。献血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66%,对照组26.66%,观察组较低,数据差异大,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实施心理干预、采血环境干预等综合干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献血风险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改善心理状况也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无偿献血 综合护理 护理风险 心理状况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估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作用。方法:我血站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180例无偿献血,遵循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90例。观察组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献血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評分比较未见较大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人员对献血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站无偿献血200名,根据不同方案分组研究,设置参照组与试验组2组对比,每组100名。两组人员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参照组应用无偿献血常规护理,在此项措施前提下试验组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心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SAS评分、不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血站采血 献血者 血站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 灰区设置的必要性及单试剂阳性献血淘汰与归队的相关问题。方法 : 将 201 6 年 2 月至 201 9 年 2 月 某个血站 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 进行 ELISA 双试剂检测 , 对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反应性及灰区标本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 85558 例标本中共检出 HBV 阳性 703 例 ,HCV 阳性 362 例 , 其中 HBV 单试剂阳性 401 例 , 占比 57.04%,HCV 单试剂阳性 247 例 , 占比 68.23%, HBsAg 灰区 171 例 , 抗 -HCV 灰区 115 例。对 ELISA 单试剂阳性及灰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 , 共检出 HBV DNA 反应性标本 6 例 , 未检出 HCV DNA 反应性标本。结论 :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阳性 , 其假阳性率较高 , 采供血机构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 建立合理的献血淘汰及归队机制。

  • 标签: HBV HCV 核酸检测 单试剂阳性 灰区 献血者归队
  • 简介: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1610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单采血小板对献血外周血溶血率得到影响,分析前后变化的差异性。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单采血小板的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外周血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精细化管理的成效。方法 对XX地区献血工作开展多举措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后,包括绩效可和常态化和招募宣传工作持续化、献血后延伸服务细致化和工作流程对接无缝化、个性化与精准服务体系化等,对2017年~2019年XX地区固定献血人数和增幅情况,固定献血献血量和增幅情况分析统计。结果 在2017年~2019年中,固定献血人数增长幅度呈递增趋势;在2017年~2019年中,固定献血献血量增长幅度呈递增趋势,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展多举措的精细化管理,对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建设稳定发展有促进作用,为确保临床用药的供应及安全奠定基础。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固定无偿献血者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单采血小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为研究时间范围,把100例单采血小板志愿者列为此次研究对象,此间,结合在捐献血小板期间应用干预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0例志愿者。其中,常规组志愿者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对于研究组志愿者,捐献血小板前口服葡萄糖酸钙。比较分析两组志愿者,在捐献血小板期间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探讨采血前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捐献血小板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结果:基于口服葡萄糖酸钙的联合应用,研究组志愿者在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志愿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志愿者献血期间,基于口服葡萄糖酸钙的应用,可有助于整个捐献过程稳定有序进行,降低献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风险因素,以此推进单采血小板的招募采集工作,不断壮大单采血小板捐献队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临床需求。

  • 标签: 口服葡萄糖酸钙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献血期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抽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站进行机采血小板 100例献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 n=50),实验组献血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献血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护理效果较优,有效保障献血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优质护理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偿献血招募和血液采集的有效护理措施,剖析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站设定的2个固定采血点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限定在2019年-2020年6月期间,随机将两个采血点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整体护理),评价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合格献血人数占比82.00%,不良反应2.00%,2次以上献血占比5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3.00%、6.00%、15.00%),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整体护理 无偿献血 招募 血液采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血站运用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病毒抗体( T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筛查,使输血后感染HBV、HCV、HIV 的风险大大降低。但是,血清转化窗口期是血清学检测发生“漏检”风险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前献血的体检指标和采集全程质量控制的研究以确保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从而提高临床输注效果 。方法:收集 庆阳市中心血站 2014年至 2019年 363 例 机采血小板献血采集前的体检资料,观察其年龄及身体状况和采集前的血常规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对采集全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期增加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效率,确保机采血小板质量 。结果:血小板计数在 200-250×10 9 /L 的献血采集量和采集效率最高 ( p< 0.05)。献血的身高、体重较大其血容量大采集效率较高 ( p< 0.05)。 结论: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与献血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血液指标以及采集、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均有一定的关系 ,对每 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 ,才能 确保 血小板的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采集前体检指标 机采血小板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疼痛耐受度、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本站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400例献血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200例,男性98例,女性102例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对照组200例,男性100例,女性100例,进行常规性献血处理。对比两组的疼痛耐受度和不良反应程度。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献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有助于减轻献血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献血感受到良好的献血体验,提高其再次献血率,提高血站的献血人数,更好的保留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

  • 标签: 人文关怀 无偿献血者 不良反应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