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微型游离皮瓣是常以指、跖动脉为吻合血管,皮瓣宽度不超过4cm的一类的小皮瓣,其血管直径比其他游离皮瓣细小、手术操作更为精细,难度较大。但是,如果选用合适,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2月到1998年12月共收治该类病人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游离皮瓣 临床应用 吻合血管 血管直径 手术操作 动脉
  • 简介:指尖再植成活后功能和外形恢复是非常满意的,但能否在术中寻找到可供吻合的血管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游离指端动脉弓应用于指尖再植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指尖再植 指端 动脉 游离 吻合 临床实践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168例,修复多种组织缺损,共移植18种171块组织瓣.结果:全部成活163块(95.3%),部分成活2块,坏死6块.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可一期修复组织缺损,疗程短,修复效果好.应根据组织缺损情况及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组织瓣.

  • 标签: 吻合血管 游离组织移植 修复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外伤致甲床远端缺损,临床多见。但多因无理想的修复办法,而常行手指短缩,以致外形和功能都留有一定的缺陷。我们在临床试行以游离甲床移植来修复远端甲床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缺损 甲床 移植修复 临床 游离 外伤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拇指末节完全或部分缺损后,拇指的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即使完整的近节可以保留拇指的一部分功能,但仍失去捏拾细小物体的能力,尤其指甲缺如影响美观常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3月对43例拇指末节完全或部分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带末节趾骨的[足母]甲瓣进行修复,43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经随访和疗效评定,再造拇指外形和功能均佳。

  • 标签: 拇指末节缺损 移植修复 拇甲瓣 游离 显微外科技术 部分缺损
  • 简介:我院于2003年6月收治1例左手因梳棉机绞伤患者,食指Ⅳ°缺损,拇、环指指腹缺损,中指掌侧皮肤缺损,利用四块游离组织一期修复获得成功,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游离组织 手术修复 手指缺损 护理措施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皮瓣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瓣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皮瓣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皮瓣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皮瓣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氨地平联合沙坦钾氢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抽取岳池县人民医院2019.8-2021.2心内科66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遵从“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沙坦钾氢噻嗪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3例,联合氨地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6.9%,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对照组分别为78.7%和24.2%,P<0.05。结论:氨地平联合沙坦钾氢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高血压 氨氯地平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不良反应 血压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氨地平与氨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分别予以氨地平及左旋氨地平治疗。结果:将左旋氨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实施左旋氨地平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低,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左旋氨地平与氨地平均是常见药物,前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坦钾氢噻嗪与氨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沙坦钾氢噻嗪与氨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9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P<0.05)。结论沙坦钾氢噻嗪与氨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氨氯地平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氨地平与左旋氨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氨地平组与左旋氨地平组,每组47例,氨地平组给予氨地平治疗,左旋氨地平组给予左旋氨地平治疗,对比其疗效、血压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氨地平组的总有效率93.6%高于氨地平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2,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氨地平組(130±11)、(82±7)mmHg均低于氨地平组(144±13)、(9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3.743,P<0.05);左旋氨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低于氨地平组(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2,P<0.05)。结论氨地平与左旋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氨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治疗 高血压 对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氨地平与左旋氨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出该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诊治的 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氨地平组与左旋氨地平组,每组 47例,氨地平组给予氨地平治疗,左旋氨地平组给予左旋氨地平治疗,对比其疗效、血压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 左旋氨地平组的总有效率 93.6%高于氨地平组 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42, P<0.05)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左旋氨地平組( 130±11)、( 82±7) mmHg均低于氨地平组( 144±13)、( 93±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81、 3.743, P<0.05) ;左旋氨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3%)低于氨地平组(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62, P<0.05)。结论 氨地平与左旋氨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左旋氨地平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血压控制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 ] 氨地平 ;左旋氨地平 ;治疗 ;高血压 ;对比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mlodipine and levo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Ninety-four hypertensive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mlodipine group and Levamlodipine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group and Levamlodipine group with amlodipine. The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levoamlodipine group was 93.6% higher than that of amlodipine group (76.6%)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13.242,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levoamlodipine group (130 +11), (82 +7) mmHg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amlodipine group (144 +13), (93 +8) mmHg,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3.281, 3.743,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amlodipine group (4.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amlodipine group (10.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2.762, P < 0.05). Conclusion Both amlodipine and Levamlodipine can achieve certain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advantages of Levamlodipine are more prominent,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s better,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less. It is an ideal antihypertensive drug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