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蒋倩(1),林锐(2),赵馨(1)

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1) 四川乐山 614000 沐川县人民医院(2)     四川乐山 6145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分别予以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结果:将左旋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实施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低,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均是常见药物,前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为多发群体,发病具备隐蔽性特点,且患者往往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失眠、健忘、头晕等,情况严重的患者,靶器官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在此病的治疗中,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旨在纠正血压水平,控制疾病的发展,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就极为关键,旨在确保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主要就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40:35,年龄区间为45至78岁,观察组男女占比为39:36,年龄区间为46至78岁。所有患者均未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否认精神疾病史;否认传染病史;无所用药物过敏史;精神正常;认知、交流能力正常;资料齐全;知情同意。将患者的年龄等资料予以对比、分析,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即采取口服给药的方式,每次用药量为5.0mg,每天1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即指导患者每次服用0.25mg,每天1次,持续治疗3个月。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高血压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注意观察其有无发生不良反应,结合相关标准展开对治疗效果的评估,显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或是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明显下降;无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无较大改变,甚至呈加剧趋势。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则分别由t、X2完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不良反应发生率

将左旋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后,安全性较高,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体现,相比之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对较高,两组有较大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n

头晕

心悸

水肿

总发生率

观察组

75

3

2

1

6(8.0)

对照组

75

9

7

3

19(25.3)

(2)疗效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左氨氯地平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低,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75

52

21

2

73(97.3)

对照组

75

29

25

21

54(72.0)

3、结果

高血压是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诱病因素较多,包括心理应激、饮食、遗传等,如若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极有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难度,影响血压水平的控制。相关研究显示,相较于健康人群,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等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究其原因与心脑长期缺血、缺氧有一定关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致残,或是病死风险的提高[1]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降压药物种类较多,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故疗效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就需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前提合理的应用降压药物[2]。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高血压的治疗中,包含了左旋体及右旋体,两者比例为1:1,能够进一步扩大患者动脉及毛细血管,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改善[3]。但此药也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即右旋体药理活性较低,患者易发生毒副反应,远期疗效难以达到理想化,故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拮抗剂,相较于右旋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更加明显,能够直接作用于机体细胞,从而对体内分子间的转换产生明显的抑制,患者的机体钙剂流失量随之减少。有研究指出,将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分别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接受左旋氨氯地平的患者,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

[4],这与本次研究相符。究其原因可能和左旋氨氯地平只取左旋体有一定关联,不会对患者的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具备药效稳定、选择性高等特点,对于血管收缩力的控制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本研究发现,将左旋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后,安全性较高,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体现,相比之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对较高,两组有较大差异(P<0.05);在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左氨氯地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高,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均是常见药物,前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乔冬梅.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5):23-25.

[2]和泽敏.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48-49.

[3]彭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20,20(49):133,135.

[4]向春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