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收诊的96例产后乳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开始泌乳时间,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3.7%,对照组为81.2%,干预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泌乳,增加满意度。

  • 标签: 产后缺乳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促胃动力药对产妇产后乳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采用2011年3月—2011年12月所治产妇乳30例进行比较。治疗组给予多潘立酮.每日3次.每次10mg,连服7天。对照1组给予催乳糖浆,每日3次,每次15ml,连服7天。对照2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炖猪蹄口服7天。结果治疗前30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治疗后多潘立酮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有效率90%。结论促胃动力药不但能增强胃肠动力,亦能阻断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进泌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

  • 标签: 促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 缺乳 禁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口服发乳方预防乳,为产后乳的患者提供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降低产后乳的发生率,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随机抽取自然分娩后产妇120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后回房后,当天给与发乳方一剂口服,连用3天。对照组常规产后护理。结果产后一定时间内分别观察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当天起服用发乳方起到了补气、养血、通乳、行乳的效果,对预防产后乳、促进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且无药物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 标签: 产后缺乳 发乳方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引产后退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中晚期引产妇女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维生素B6联合炒麦芽治疗,对照组口服乙烯雌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乳房涨痛时间、无乳汁分泌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B6联合炒麦芽在中晚期引产后退药物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晚期引产 退奶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乳患者10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于治疗一周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中药或者穴位按摩治疗相比,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 穴位按摩 产后缺乳
  • 简介:摘要: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乳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72例的产妇产后乳患者对她们进行护理,将她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利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时间的护理,最后对两组进行研究的产妇乳现象是否好转进行分析调查,进而得出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5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6.9%,二者的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明显,比较高效的提高了产妇的产乳量,其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对产后乳的产妇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案效果显著,具有比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产后缺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产后乳患者的疗效及辨证施护的方法。方法78例产后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煎汤口服,对照组38例给予饮食调养。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产后乳有良好的疗效。中医辨证是关键。正确的护理也是保证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中药 产后缺乳 效果观察 辨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中产妇常见的护理问题为胀,造成产妇失眠、疼痛、焦虑抑郁等心理生理方面困扰,严重情况会引发乳腺炎等并发,导致无法母乳喂养,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妇身体健康,同时增加了医院工作难度。所以要重视产妇产后的护理工作,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和意外状况,危害性较大;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缓解胀症状;故本文着重分析母婴同室产后胀的原因以及护理进展。

  • 标签: 母婴同室 奶胀 护理 泌乳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对102例产后乳中医辨证治疗与辨证施护,以期从身心疗法中寻找预防和治疗产后乳的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医辨证治疗 传统疗法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下乳汤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乳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下乳汤治疗119例产后。结果119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10例,无效7例,有效率94.12%。结论有补气养血、通络下乳之功效的下乳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气血两虚 产后缺乳 下乳汤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产后乳。方法中药通乳丹及下乳涌泉散口服,临床随加减,配合乳房局部中药熏洗及外敷、按摩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56例病例经过1-2疗程治疗,总有效率94.6%。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产后乳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中药内服外用 产后缺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后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产后乳现象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院内收入的孕产妇208例纳入为试验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试验对象均分为参照组(104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与中医组(104例,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入选者均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入院进行生产。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产妇产后乳发生情况、泌乳始动时间、乳房充盈度评分、产后48 h乳汁分泌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泌乳始动时间在两组的表现中中医组更短,乳房充盈度评分、产后48 h乳汁分泌量在两组的表现中中医组更高,乳发生率中医组为8.65%(9/104)较参照组的20.19%(21/104)更低(P

  • 标签: 产后 缺乳 中医护理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有些女性在分娩后,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表现为心情烦躁、容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情绪低落、忧郁爱哭,即使平时很坚强的人,此时也极易为一些小事而伤心落泪。.由于这种现象发生在分娩之后,特别是在分娩后3-4天最明显,因而称为产后忧郁产后忧郁是近年来医生才注意到的一种现象,大约有50%-70%的产妇都有这种经历,丈夫没有来探望,家属回去了,饭做得不可口,孩子不会吃奶,都会使产妇哭泣。

  • 标签: 忧郁 情绪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1033例产妇中,产后发生胀的原因分析和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质量。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1033例产妇中发生胀86例,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进行有效的吸吮和排空乳房,导致乳腺管不通、乳汁淤积发生胀。处理如出现乳房胀痛,可将患侧乳房进行热敷、按摩,然后挤出少量乳汁使乳窦变软,让婴儿能很好的吸吮,便可消除胀。结论通过分析胀发生的原因,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奶胀
  • 简介:摘要:产后乳,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受产妇年龄偏高、剖宫产率增高以及产后哺乳条件反射等诸多因素影响,产后乳的发病率逐年递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与婴儿的成长。因此,对产后乳的产妇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乳汁为气血所化生,按摩可补益气血、疏肝解郁、通肝下乳。基于此,为探讨健脾通络催乳法对治疗产后乳的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 2015年 3月到 2016年 3月间例运用健脾通络催乳法治疗产后乳的病例,疗效显著,证实健脾通络催乳法有效增加乳汁分泌,明显改善乳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缺乳 健脾通络催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