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载体复合(羊膜-明胶-壳聚糖)植入皮肤全层缺损处对真皮的再生和重建速度的影响。方法抽取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分离、培养并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制作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载体复合,对照组单纯为载体复合。7、14、21天取材观察结果。采用大体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墨汁灌注法等化学染色动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7、14、21天时新生真皮明显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厚、活跃的Ⅰ型胶原阳性细胞数多、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扩张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和胶原纤维均较对照组的多。结论用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复合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能加速真皮的修复和重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羊膜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为调控医用纯镁的降解速度和赋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对其表面进行超声微弧氧化(UMAO)、植酸、载锌复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影响,为纯镁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纯镁UMAO为对照组(A组),纯镁UMAO-植酸(B组)和纯镁UMAO-植酸-载锌(C组)为实验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CellCountingKit(CCK-8)试剂盒、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不同处理层细胞相容性。结果ALP和CCK8测定的吸光率,B组大于A组,C组高于B组,层表面细胞相容性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其中纯镁UMAO-植酸-载锌复合层具有最优的成骨细胞相容性。据统计学分析,A、B、C三组结果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UMAO-植酸-载锌复合处理后层的细胞相容性最好,UMAO-植酸处理次之,UMAO组最低。

  • 标签: 微弧氧化 纯镁 植酸 锌离子 细胞相容性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亚溶破MAC对机体T免疫细胞刺激效应的发生机制。方法用Fura-2/AM标记细胞,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分别检测对在胞外Ca^2+络合剂EGTA及Ca^2+通道阻滞剂verapmail作用情况下,sMAC刺激T细胞后的T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sMAC能诱导T细胞[Ca^2+]i迅速升高448.9nM。应用EGTA或verapmail后,sMAC诱导Jurkat细胞[Ca^2+]I水平由349.6nM下降至155nM或222nM。结论本实验首次证实。MAC诱导免疫细胞Ca^2+动员,包括Ca^2+内流和Ca^2+库释放。

  • 标签: 亚溶破MAC T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动员
  • 简介: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模型中基底重塑的变化规律.方法将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于大鼠创面,分别于移植后1、2、3、4、8、12、16周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基底中层粘连蛋白的变化规律及12周时基底的超微结构,同时以单纯薄自体皮移植进行对照.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薄自体皮移植.12周时复合移植组基底清晰连续,半桥粒较多且分布均匀;薄自体皮组基底致密板模糊、不连续,半桥粒减少且分布不均.[CX2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基底中层粘连蛋白表达增高,可能有利于复合皮移植后基底的重塑,增强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进而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 标签: 伤口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 层粘连蛋白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皮 复合移植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 标签: 手外伤 皮神经 手术修复 桡神经浅支 血管蒂 桡骨茎突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复杂视网膜脱离术中刮刀的具体应用以及其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 采取资料分析法,针对40例患有视网膜脱离病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将手术过程中是否联合内界剥除,可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20例,对照组20例,手术之后均采用填充硅油进行治疗,在患者玻璃体手术三个月之后以及取出硅油,术后三个月使用oct观察瘤的患者视网膜水肿以及视网膜瓣膜情况,记录患者视力。结果 随访6~12个月之后,玻璃体切除患者术后三个月oct见黄斑视网膜前形成者中,实验组有0例,对照组有3例,且对于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实验组有1例,对照组,有5例,硅油填充之后网膜复位率中实验组为89%,对照组为90%,取出硅油术后三个月之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新的视网膜前,黄斑水肿者实验组为5.3%,对照组为14%,最终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两组患者术后相比术前视力有所提升,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利用磨刮刀进行内界剥除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能够降低患者术后黄斑前发生概率,并且对于黄斑水肿术后视力视网膜复位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膜刮刀 内界膜 剥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对宁替达尼中可能含有的残留溶剂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测定。结果在0.75ug/ml~305u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n=6),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41%~0.98%(n=6),回收率为85.8%~97.6%,RSD为1.1%~4.6%。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有效用于测定宁替达尼中的残留溶剂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宁替达尼 残留溶剂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了一种对宁替达尼中可能含有的残留溶剂采用气相色谱法 (GC)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 (GC)进行测定。结果:在 0.75ug /ml~ 305ug /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0.99( n=6),重复性试验的 RSD为 0.41%~ 0.98%( n=6),回收率为 85.8%~ 97.6%, RSD 为 1.1%~ 4.6%。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有效用于测定宁替达尼中的残留溶剂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宁替达尼 残留溶剂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solvents in Nintedanib by G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方法取一定量的所测定药品,加入到特定的顶空瓶之中,以环氧氯丙烷溶剂为内标,同一浓度条件下,在加热3min、5min、8min、12分钟进行样品测定,每个浓度3个样品加热时间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曲线,在6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5min后,取顶空气1ml进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二氯甲烷和环氧氯丙烷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并且在顶空条件下,即上述条件下时效果最佳,符合临床实际检测指标的具体要求。结论使用顶空气相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显著,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在今后的药品测定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环氧氯丙烷 溶剂残留 测定
  • 简介:【摘要】采用GC法检测多肽原料药残留溶剂中乙醇、乙腈、乙醚以及异丙醇的含量。具体方法为,将FID作为检测器,按照外标法进行含量计算。在经过查证后能够发现,该方法具备较强的专属性,各溶液的浓度与其峰面积的支线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且个溶液的加标回收率均处于80~120%,而其重复性与其中间精密度考察RSD则都小于5.00%,其乙醇、乙腈、乙醚及其异丙醇的定量限分别为3.58、2.58、3.10、3.57μg/ml,且具有较好的耐用性,是用于多肽原料药中残留溶剂分析的理想方法。

  • 标签: GC法 多肽原料药 残留溶剂
  • 简介:凡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损伤称之为复合伤。烧伤复合冲击波损伤简称为烧冲复合伤,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发生。

  • 标签: 烧冲复合伤 机制 特点 治疗
  • 简介:皱襞是正常膝关节内残存的胚胎期滑问隔结构,由于外伤、慢性炎症等刺激发生增生、纤维化后,可引起膝前疼痛、弹响、打软腿、甚至屈伸受限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滑皱襞综合征(plicasyndrome)。

  • 标签: 滑膜皱襞综合征 膝关节内 慢性炎症 屈伸受限 胚胎期 纤维化
  • 简介:【摘要】宫颈蜕息肉的已经成为孕期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蜕息肉即蜕脱垂,主要形成原因是在孕早期HCG高峰时期,在激素水平的影响下子宫蜕呈现高度水肿、增生的改变,以致使子宫蜕脱出[1]。现病例较前多发,对此病的研究也较前更加深入,此文章将为诊断及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蜕膜息肉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乙醇、环己烷和甲苯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3μm),氮气为载气,起始温度为40℃,维持10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至130℃,而后采用220℃后运行保持3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70℃。结果乙醇、甲苯、环己烷分别在7.7998~71.1982μg?ml-1(R2=0.9999),102.1666~919.4994μg?ml-1(R2=0.9990),77.5901~698.3109μg?ml-1(R2=0.996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三种残留溶剂的平均回收率的RSD值依次为0.56%、1.55%、4.18%。且采用本法测定三种残留溶剂的含量均未检出。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残留溶剂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坎地沙坦酯中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 DB-624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采用程序升温,检测器为 FID。结果 5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坎地沙坦酯原料中残留溶剂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坎地沙坦酯 残留溶剂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