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疏水性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纤维,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将亲水性透明质酸与纤维结合,制备得到聚乳酸-透明质酸复合。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和万能拉力机对复合的表面纤维形貌、接触角、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纺丝的最佳电压为15~20kv,随纺丝液浓度的增大,纤维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8min时,得到的复合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 标签: 聚乳酸 静电纺丝 透明质酸 等离子体 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载体复合(羊膜-明胶-壳聚糖)植入皮肤全层缺损处对真皮的再生和重建速度的影响。方法抽取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分离、培养并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制作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载体复合,对照组单纯为载体复合。7、14、21天取材观察结果。采用大体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墨汁灌注法等化学染色动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7、14、21天时新生真皮明显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厚、活跃的Ⅰ型胶原阳性细胞数多、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扩张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和胶原纤维均较对照组的多。结论用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复合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能加速真皮的修复和重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羊膜 皮肤缺损
  • 简介:作者简介杨茂伟(1969-)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目的制备氟伐他汀钠-PLGA复合薄膜,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相关评价。方法将一定剂量氟伐他汀钠分别与125mgPLGA溶于5mL二氯甲烷,载药量为25mg,50mg,75mg,快速搅拌(1800r/min)5min,自然挥发溶剂一段时间后真空干燥,得到均匀的氟伐他汀钠-PLGA复合薄膜。在PBS缓冲液中进行体外释药实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1绘制累积释药曲线。结果3种复合20d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9558%、96.60%、98.51%,在5~20d释药后期药物释放平稳而缓慢。结论制备得到了缓释时间为20天的氟伐他汀钠-PLGA复合,其缓释时间及缓释特性能够满足下一步的动物体内试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需要。

  • 标签: 氟化他汀 复合膜 体外释药 缓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在抗瘢痕形成和抗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建立大鼠(来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治疗组和假手术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检测瘢痕组织中HO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脊髓水含量、碘化丙锭(PI)染色、FJB(fluoro-jade b)染色测定复合的神经保护作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干预下大鼠硬膜外成纤维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与脊髓损伤组(SCI+composite membrane组,SCI+CM组)比较(3.60±0.23、5.98±0.15、6.86±0.30、6.71±0.22),脊髓损伤治疗组(SCI+chitosan-collagen-salvia miltiorrhiza slow-release composite membrane组,SCI+CCSM组)的运动功能(4.40±0.22、7.62±0.21、9.16±0.18、10.24±0.20)有显著的恢复(F=8.810,P<0.05),各组大鼠的HOP含量检测结果显示,SCI+CCSM组HOP含量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SCI+CM) (1.02±0.29) mmol/L比(3.01±0.49) mmol/L, F=6.72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SCI+CCSM组大鼠SOD水平显著升高[(66.25±5.25) U/mg比(38.25±7.25) U/mg,F=7.650,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3.90±0.82) mmol/mg比(6.02±1.80) mmol/mg,F=5.530,P<0.05],脊髓水含量显著降低[(83.10±5.32)%比(78.25±6.05)%,F=4.36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PI染色显示,SCI+CCSM组小鼠脊髓损伤周围区域坏死细胞显著减少[(142.50±10.32)个比(275.50±8.70),F=1.610,P<0.05);FJB染色显示阳性细胞代表神经元变性坏死,与SCI+CM组小鼠比较,SCI+CCSM组小鼠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105.25±10.30)个比(241.50±20.35)个,F=3.560,P<0.05)。与SCI+CM组大鼠比较,SCI+CCSM组显著增加SCI小鼠β-catenin蛋白和TGF-β1蛋白的表达(0.30±0.12比0.65±0.10、0.18±0.05比0.70±0.21,F=7.310,P<0.05)。结论丹参素对脊髓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抑制瘢痕组织中HOP含量,减少SD大鼠模型硬膜外瘢痕组织胶原的形成。

  • 标签: 丹参素 几丁糖 脊髓损伤 瘢痕 Wn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对消旋聚乳酸/甲壳素复合作为载体时,甲钴胺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其这种新的给药途径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消旋聚乳酸/甲壳素/甲钴胺复合材料降解液中甲钴胺浓度。结果DL-PL/CHI的比值越高,甲钴胺的释放速度越快。结论通过调整DL-PLA/CHI的比值,控制甲钴胺的释放,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聚乳酸 甲壳素 甲钴胺
  • 简介:目的为调控医用纯镁的降解速度和赋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对其表面进行超声微弧氧化(UMAO)、植酸、载锌复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影响,为纯镁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纯镁UMAO为对照组(A组),纯镁UMAO-植酸(B组)和纯镁UMAO-植酸-载锌(C组)为实验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CellCountingKit(CCK-8)试剂盒、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不同处理层细胞相容性。结果ALP和CCK8测定的吸光率,B组大于A组,C组高于B组,层表面细胞相容性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其中纯镁UMAO-植酸-载锌复合层具有最优的成骨细胞相容性。据统计学分析,A、B、C三组结果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UMAO-植酸-载锌复合处理后层的细胞相容性最好,UMAO-植酸处理次之,UMAO组最低。

  • 标签: 微弧氧化 纯镁 植酸 锌离子 细胞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塑袋包装呼吸管低温等离子灭菌与含氯液浸泡呼吸管复合包装后效果。方法纸塑袋包装呼吸管低温等离子灭菌后在当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纸塑袋包装呼吸管低温等离子灭菌没有细菌生长。含氯液浸泡呼吸管复合包装后分别在第8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均检测出细菌。结论纸塑袋包装呼吸管低温等离子灭菌,灭菌效果好,保存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复合包装呼吸管,保存时间短,细菌含量高。保质期只有7天。

  • 标签: 纸塑袋包装 呼吸管 低温等离子灭菌 含氯液浸泡呼吸管 复合膜包装
  • 简介:目的为探索复合微量元素对四虫寿命的延长作用,车文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方法选用上海株(S1)克隆的四虫置于8组复合微量元素胰蛋白胨培养液中持续孵育,定期用光镜计数,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活力,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长寿地区“微量元素谱”8631组和8632组使四虫生存期延长到246天,明显高于对照组(60天)和其它微量元素组(120-180无)。结论长寿地区“微量元素谱”(Mn、Mo、Se.F.Sr、Zn)能显著延长四虫的寿命。

  • 标签: 复合微量元素 四膜虫 寿命 延长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7例足部复合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73岁[(38.9±16.3)岁]。前足复合缺损5例,中足1例,后足1例。跖骨缺损9块,内侧楔骨缺损1块,跟骨缺损1块。创面缺损面积为6 cm×5 cm~70 cm×35 cm。Ⅰ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情况。Ⅱ期行骨水泥取出,诱导内植骨。观察植骨间隔时间、骨愈合时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2~54个月[(33.8±9.7)个月]。Ⅰ期术后7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臃肿3例;1例后足跟骨复合缺损术后反复感染,予以清创处理。Ⅱ期植骨6例,植骨间隔时间2~4个月[(2.8±0.9)个月];骨愈合时间3~7个月[(4.7±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3~92分[(82.1±8.7)分],与术前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1例,良5例,中1例。术后1块跖骨骨不连,其余8块植骨均顺利愈合。结论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修复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良好的行走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膜诱导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明胶/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电纺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表皮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分别制备3个组不同配比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70∶30、50∶50、30∶70),体外测试细胞相容性,构建复层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结果细胞接种实验显示,随着膜片中明胶含量的增加,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都明显增强。组织学染色可见,经过21 d体外培养构建的复层皮肤中,明胶/聚己内酯(70∶30)组能形成相对较好的皮肤结构。而裸鼠皮肤缺损修复试验发现,回植术后14 d时,所有组材料未降解,移植物均脱落,提示3种配比材料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材料降解过慢不适于构建复层皮肤。结论改良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随明胶比例增高,细胞相容性逐渐增强,可促进皮肤愈合,但最终会被自体组织替代。

  • 标签: 组织工程 皮肤 纳米纤维电纺膜 明胶 聚己内酯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亚溶破MAC对机体T免疫细胞刺激效应的发生机制。方法用Fura-2/AM标记细胞,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分别检测对在胞外Ca^2+络合剂EGTA及Ca^2+通道阻滞剂verapmail作用情况下,sMAC刺激T细胞后的T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sMAC能诱导T细胞[Ca^2+]i迅速升高448.9nM。应用EGTA或verapmail后,sMAC诱导Jurkat细胞[Ca^2+]I水平由349.6nM下降至155nM或222nM。结论本实验首次证实。MAC诱导免疫细胞Ca^2+动员,包括Ca^2+内流和Ca^2+库释放。

  • 标签: 亚溶破MAC T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动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上睑肌复合体腱下折叠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对33例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复合体腱下折叠的方法进行矫治,观察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31例正矫,手术效果良好,睑裂对称,上睑弧度自然;2例轻度欠矫,3个月后再次行手术矫治,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眼睑均能自然闭合,均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上睑肌复合体腱下折叠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复合体 腱膜下折叠
  • 简介: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模型中基底重塑的变化规律.方法将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于大鼠创面,分别于移植后1、2、3、4、8、12、16周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基底中层粘连蛋白的变化规律及12周时基底的超微结构,同时以单纯薄自体皮移植进行对照.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薄自体皮移植.12周时复合移植组基底清晰连续,半桥粒较多且分布均匀;薄自体皮组基底致密板模糊、不连续,半桥粒减少且分布不均.[CX2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基底中层粘连蛋白表达增高,可能有利于复合皮移植后基底的重塑,增强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进而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 标签: 伤口愈合 大面积深度烧伤 层粘连蛋白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皮 复合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印刷行业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应用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接触比值法评估汕头市84家印刷企业的印刷、调油、点胶、清洗、黏合、覆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进行模拟预测,估计各重点岗位风险等级的概率分布。结果印刷、覆岗位风险评估为4级(高风险)的概率最高,分别为76.2%、67.6%;调油、点胶、清洗岗位模拟评估结果概率最高为3级(中等风险);黏合岗位模拟评估结果多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其概率分别为45.7%、54.3%。结论各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总体为中-高风险级别,应加强对印刷行业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控制。

  • 标签: 风险评估 有机溶剂 印刷行业 重点岗位
  • 作者: 孙玄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2004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用机械剥离法将石墨层片剥离,获得了碳原子sp2杂化连接的单层石墨层片[1]。此种可稳定存在的二维单原子厚度碳原子晶体——自由态石墨烯(Graphene)[2]。石墨烯与富勒烯和碳纳米管比较,其价格便宜,原料易得,且质量轻,理想比表面积大(2630m2/g)[3],导热性能好[3000W/(m·K)][4],拉伸模量和极限强度与单壁碳纳米管相当[5-6],石墨烯所表现出的种种优良性能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验研究方面,石墨烯都展示出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石墨烯是无机材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在电子、传感器、电池、超电容器和催化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掺杂对石墨烯实现功能化,促使石墨烯的带隙展宽,对其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 标签: 手外伤 皮神经 手术修复 桡神经浅支 血管蒂 桡骨茎突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在发病72h、1周、3周时的血小板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并与25例正常组作对比。结果72h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膜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