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屈光术验光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1-2023.1收治的接受屈光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电脑验光、观察组电脑验光联合检影验光。对比散瞳后验光屈光状态、镜值与轴向关系。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电脑验光 检影验光 高度近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时代,角膜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具有矫正散光度数范围广、手术预测性好、对眼表损伤轻和远期效果稳定的优势,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满意度。然而,Toric IOL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对矫正散光的重视程度、角膜生物测量的准确性、全角膜散光概念的普及、手术操作细节的把控以及术后残余散光的管理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进一步规范Toric IOL的临床应用,助力提高我国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散光 晶体,人工 白内障摘除术 视敏度 生物测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切口对角膜原有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观察组行超声乳化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散光屈光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除术后3d外,其余各时间段散光屈光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微创切口可以有效改善角膜原有散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手术切口 角膜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应用角膜地形图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本院就诊散光检影验光儿童中,选取15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样本就诊时间在2021.02~2021.11,对150例样本行角膜地形图验光及常规剪影验光,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与常规检影验光相比,角膜地形图下的屈光度检查值更高,差异较大(P<0.05);角膜地形图下的散光度数与常规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对其应用角膜地形图可以显著提高散光检影验光的准确度,有助于儿童视力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儿童 角膜地形图 散光度数 散光检影验光 眼屈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术中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术前规则角膜散光为0.75~2.00 D且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9例(89眼)。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分为顺规散光组(90°±30°)、逆规散光组(180°±30°)及斜轴散光组(45°±15°、135°±15°)。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及弧形角膜切开术使用Lensx平台。观察患者总体和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及分布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总体及各亚组术前、术后的散光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顺规散光组及逆规散光组的差异;散光变化的分析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结果:纳入的89例(89眼)患者中,顺规散光组38例,逆规散光组44例,斜轴散光组7例。所有患者角膜水平径为(11.48±0.57)mm,垂直径为(10.66±0.60)mm。患者总体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术前有显著改善(Z=8.01、-7.49,P<0.001)。总体术前角膜散光为(1.28±0.33)D,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0.67±0.37)D,散光矫正量为(0.61±0.33)D。顺规及逆规散光组角膜散光矫正量分别为(0.48±0.27)D、(0.74±0.34)D。总体及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后平坦轴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升高,而陡峭轴角膜曲率则出现明显下降。矢量分析法显示总体散光矫正指数为0.63±0.30,平坦指数为0.58±0.30,成功指数为0.51±0.25,误差角为-1.83°±12.59°。逆规散光组矫正效果最佳,矫正指数为0.81±0.25,平坦指数为0.75±0.26,成功指数为0.40±0.24;顺规散光组次之,矫正指数为0.42±0.21,平坦指数为0.39±0.21,成功指数为0.63±0.21。结论:白内障术中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同的弧形切口设计方式在逆规散光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角膜直径可能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飞秒激光 弧形角膜切开 角膜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入组观察对象30例(60眼),均为近视性散光,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30名患者(60眼)裸眼视力明显提升,实际矫正屈光度在目标矫正屈光度±0.5D、±1.0D范围内术眼占比明显增加,视力稳定。结论:针对近视性散光患者而言,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角膜光学质量,恢复患者的裸眼视力,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患者的矫正视力稳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全飞秒 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性散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眼球震颤视力的提升成度及控制近视增长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来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眼球震颤伴有高度散光一例。检查项目包括:眼表检查(角膜、结膜、晶状体、眼睑、泪液分泌)、眼底造像、眼压、生物测量仪(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瞳孔直径)、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检查、综合验光检查、双眼视功能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除眼球震颤外没有其他不适应指症,故按其角膜特征设计相匹配的角膜塑形镜给予配戴,并按规定日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视力提升效果:配戴3个月复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矫正视力由原来双眼分别为0.5提升为0.8。2 角膜的完整性:

  • 标签: 眼球震颤 角膜塑形镜 矫正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陡峭轴透明角膜切口对手术源性散光(SIA)的长期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所有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6例(63眼,右眼32只,左眼31只)。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采用IOL-Master 700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于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随访患者的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陡峭轴及平坦轴的屈光力和轴向,运用矢量分析法计算SIA。比较不同眼别、不同陡峭轴方向角膜切口(顺规散光组对应上方切口组、逆规散光组对应颞侧切口组、斜轴散光组对应斜轴切口组)、不同时间段(白内障术后36~48个月组、24~36个月组、12~24个月组)及使用不同计算方法的SIA(矢量分析法与质心法)。采用单因素方差齐性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3眼中,不同眼别比较SIA,右眼为(0.45±0.19)D,左眼为(0.48±0.34)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P=0.045);不同陡峭轴方向切口比较SIA,顺规散光组对应上方切口组、逆规散光组对应颞侧切口组、斜轴散光组对应斜轴切口组分别为(0.44±0.36)D、(0.47±0.23)D、(0.50±0.20)D,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P=0.800);术后3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P=0.756);使用矢量分析法计算与质心法计算S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800)。结论:通过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右眼手术切口的SIA明显小于左眼切口,但在所有患者中不同陡峭轴方向切口、不同时间段、不同计算方法后的SIA均无明显变化。

  • 标签: 白内障 术源性散光 陡峭轴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OL)、飞秒激光松解与手术刀松解3种方法矫正低度角膜逆规散光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确诊的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的患者120例(120只眼),按照患者意愿分为3个组,即散光矫正型IOL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散光矫正型IOL植入术)、飞秒激光松解组(白内障摘除术中采用飞秒激光行周边透明角膜松解)、手工松解组(白内障摘除术中采用手术刀行角膜缘松解),每组40例(40只眼)。于术前测量裸眼远视力和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和1年测量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DVA)、全眼残余散光、角膜散光、全眼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20例患者中100例完成随访,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66.48±6.20)岁;失访率16.7%。3个组间性别分布、年龄、术前角膜散光、术前裸眼远视力和IOL球镜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后3个月及1年UDVA分别优于术前UD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8,5.04,4.98,4.99,4.90,4.89;均P<0.001)。术后3个月及1年,3个组患者全眼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0.69,31.23,均P<0.001);两两比较,散光矫正型IOL组术后3个月全眼残余散光小于另外2个组,术后1年的全眼残余散光为0.25(0.00,0.50)D,也小于飞秒激光松解组的0.50(0.50,0.75)D和手工松解组的0.75(0.50,0.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1,-5.18,-3.94,-5.15,均P<0.001)。术后3个月,术后1年3个组总高阶像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30,34.38,均P<0.001);两两比较,散光矫正型IOL组HOA值高于与另外2个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01,4.73,5.31,5.27,均P<0.001)。术后3个月,术后1年3个组调制传递函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0.02,29.92,均P<0.001);其中飞秒激光松解组调制传递函数值高于与另外2个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61,4.67,4.66,4.69,均P<0.001)。结论3种方法均可以有效矫正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散光矫正型IOL植入术后全眼残余散光小、效果稳定,飞秒激光松解后的全眼高阶像差低、视觉质量佳。

  • 标签: 散光 白内障摘除术 激光,飞秒 角膜缘 晶体,人工 治疗结果 视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祛疣汤联合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在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5月参与本院尖锐湿疣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观察组(给予活血祛疣汤联合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比较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祛疣汤联合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在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血祛疣汤 盐酸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 女性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2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散光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视力、眼压、散光度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能够降低术后眼压与散光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双目视力筛查仪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散光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0日至2023年11月15日在本机构组进行视力检查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445例。对入选幼儿先后使用双目视力筛查仪以及验光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散光检出率,分析双目视力筛查仪检查下幼儿散光类型。结果:两种方式对幼儿散光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双目视力筛查仪检查下幼儿散光类型呈多样性。结论:双目视力筛查仪用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视觉筛选效果显著,不但有着准确检查率而且能够辨别出视力异常类型。

  • 标签: 双目视力筛查仪 散光筛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前表面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9月-2023年5月期间眼科收治6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超声乳化术中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1月的视力恢复情况与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视力、角膜散光不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视力(0.8±0.2)、术后1个月视力(0.9±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白内障患者中,在超声乳化术中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手术切口 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
  • 作者: 宋旭东 郝燕生 鲍永珍 李朝辉 张红 俞阿勇 赵梅生 黄钰森 方军 刘洋 孙岩秀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眼部神经损伤的重建保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北京 100044,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北京 100853,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临床中心,温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散光矫正型(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9家医院通过中央动态随机系统分组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单眼入组)进行延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爱尔康公司的Toric IOL。记录术前、术后1 d、6个月、1年、5年的视力、IOL旋转度数、术后并发症、眼压、主观评价等情况。主要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Mann-Whitney 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结果45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19例)患者完成5年延续观察,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72.07±10.67)岁;术后随访(5.39±0.47)年。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远视力(0.20±0.26、0.16±0.13,t=0.17,P=0.752)、最佳矫正远视力[0.00(0.00,0.20)、0.05±0.10,U=188.00,P=0.880]、裸眼近视力[0.50(0.20,0.60)、0.42±0.20,U=158.00,P=0.559]、最佳矫正近视力(0.13±0.16、0.17±0.23,t=0.14,P=0.645)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对基线均有提高(均P<0.05)。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验光柱镜度数[(-0.67±0.85)、(-0.73±1.08)D;t=-1.50,P=0.149;t=-1.68,P=0.118]、主觉验光柱镜度数[-0.50(-1.00,0.00)、(0.69±0.87)D;U =36.50,P<0.001;t=6.91,P<0.001]相对于术前角膜散光[试验组(1.27±0.49)D,对照组(1.34±0.82)D]均有显著降低。术后5年,眼压、视觉不良症状主观评价、视远脱镜情况和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旋转稳定性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的IOL旋转度数分别为3.0°(1.0°,6.0°)、4.0°(2.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5.50,P=0.574)。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和4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试验组未见IOL闪辉,对照组则有5例(5/19)。结论国产Toric IOL植入术后5年矫正白内障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远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效果稳定。

  • 标签: 晶体,人工 散光 视敏度 旋转 有效性研究(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视力水平和散光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实验组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龄白内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的视力水平、散光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龄白内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高龄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视力水平、散光度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水平更高,散光度更低(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高龄白内障 视力水平 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决定手术方式,观察组为开放性FSAK,对照组为非开放性FSAK。两组患者均在LensAR飞秒激光手术平台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组对FSAK切口的角膜上皮进行手动开放,对照组不作手动开放。术后3个月行Pentacam HR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所有术眼的目标散光矫正量、术源性散光、残余散光、矫正指数、角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纳入患者51例(61只眼),其中观察组27例(31只眼),对照组24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散光矫正量分别为1.10(0.80,1.50)和1.30(0.98,1.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源性散光分别为0.70(0.59,1.25)和0.42(0.20,0.66)D(Z=-3.571,P<0.001),残余散光分别为(0.51±0.31)和(1.21±0.44)D(t=-7.238,P<0.001),矫正指数分别为0.78±0.32和0.38±0.25(t=5.3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度误差分别为-1.08°±10.76°和5.93°±4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9,P=0.422)。结论开放性FSAK对比非开放性FSAK可以取得更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更小的术后残余散光

  • 标签: 激光,飞秒 白内障摘除术 散光 弧形切开 角膜切开术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