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明,对治疗可能有抵抗性。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方面。目的:研究土耳其慢性寻常型荨麻疹(COU,非物理性、血管炎性或接触性)患者的HLA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并识别易感的HLA抗原。方法:应用两阶段微滴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研究55例诊断为COU患者的HLA抗原,设立104例无遗传相关性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HLABw4及HLADQ1抗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OR2.93,95%CI1.47~5.85,P=0.003及OR7.81,95%CI1.96~28.50,P=0.001),而HLA-A24抗原在对照组中较高(OR0.36,95%C10.15~0.86,P=0.03)。结论:作者提出土耳其人群中HLA-Bw4及HLADQ1抗原可能导致对COU易感,而HLA-A24抗原则可能起保护作用。

  • 标签: HLAⅠ类抗原 慢性荨麻疹 Ⅱ类抗原 土耳其 寻常型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的变化,探讨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的含量并与良性肠道疾病及正常人群的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结肠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检出率。结论运用电化学发光技术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在早期诊断与签别诊断结肠癌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癌胚抗原(CEA) 肿瘤抗原19-9(CA19-9) 结肠癌 肠道疾病
  • 简介:环孢菌素A(CsA)与光敏交联剂4苯甲酰苯甲酸(BBa)溶于丙酮,在紫外光照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在CsA残基侧链上引入活泼的羧基。纯化后的CsABBa共轭物在水溶性碳二亚胺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L赖氨酸载体发生偶联,获得免疫抗原。该方法更完整的保留了CsA的特征结构。选用具有更大氨基密度和较低免疫原性的聚L赖氨酸作载体,所得偶联效率更高,平均分子量为40000的PL载体上偶联131-174个CsA分子。

  • 标签: 环孢菌素A 免疫抗原 4苯甲酰苯甲酸 聚L赖氨酸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产生抗核抗体的抗原.方法分别以羊红细胞、伤寒沙门菌及鸡血清免疫小鼠,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试剂盒,将酶结合物(酶标抗人IgG)换成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建立检测抗核抗体的SPA-ELISA法,并使其性能保持不变,用其检测小鼠的抗核抗体.结果新建立的检测抗核抗体的SPA-ELISA法与原法检测同一批标本,相关系数为0.931,P<0.01.小鼠血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羊红细胞组为90%(9/10),伤寒沙门菌为70%(7/10),鸡血清组为100%(10/10),生理盐水对照组未检出抗核抗体.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内抗核抗体可能是一类由不同抗原刺激非特异产生的抗体.蜒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原 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疾病 酶联免疫法
  • 简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一个重要临床类型,表现为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阳性、HBeAg阴性伴或不伴HbeAb阳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肝组织学活动性炎症.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广,世界各地流行率差异性较大.据报道,地中海地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占全部慢性乙型肝炎的33%,亚太地区占15%,美国和北欧占14%[1].我国也是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Chan等[2]报道,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在香港流行率为69%.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展快,易发展至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治疗困难.本文就国内有关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干扰素 拉米夫定
  • 简介: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的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或培养)方法检测H.pylori.以RUT和组织学(或培养)联合检测作为"金标准",两项试验均阳性者定为H.pylori感染.结果:以光密度值≥0.16为阳性,HpSA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性为93.5%(478/511),特异性为94.2%(456/484),阳性预测值为94.5%(478/506),阴性预测值为93.3%(456/489),总的检测准确性为93.9%(934/995).结论:HpSA试验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非侵入性H.pylori感染检测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 多中心研究 酶联免疫反应
  • 简介: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生物技术引入到寄生虫学研究.运用分子克隆等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纯化的重组寄生虫抗原,将使一些来源困难的抗原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较好的研究,使与诊断、保护力或病理有关的寄生虫抗原得到进一步鉴定和应用,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这对发展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无论是药物开发,还是免疫诊断或免疫预防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重组抗原 寄生虫抗原 寄生虫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 分子克隆 生物技术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胃部剧痛来院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呕吐物中见有鲜红少量凝血块,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急查血型、血常规,以备输血.

  • 标签: B抗原 ABO血型 剧痛 呕吐物 肝脾 就诊
  • 简介:目的制备吗啡及琥珀酰吗啡的全抗原,评价二种抗原诱导小鼠产生抗体效价的差异及其对吗啡致依赖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琥珀酰吗啡,将吗啡及琥珀酰吗啡与BlueCarrier(BC)蛋白交联,与福氏佐剂等比例混合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抗体与吗啡的体外结合能力;观察免疫小鼠对吗啡的依赖能力.结果二种交联物免疫小鼠第9周血清中平均抗吗啡抗体滴度均超过1∶8000,其中M-6-S-BC组效价强度较M-BC组高,且效价维持时间较久;M-BC组及M-6-S-BC组与吗啡依赖组比较15min内体重减轻、跳跃次数及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二组抗体对吗啡的抑制率能达50%以上.结论二种载体蛋白交联物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吗啡抗体,并使免疫小鼠对吗啡的成瘾性降低.

  • 标签: 吗啡 抗原 制备 免疫效果 药物依赖
  • 简介:台州市中医院李伟林、赵仙铭观察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抗原阳性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升散透达方法,药物组成:葛根10g,升麻10g,柴胡10g,秦艽10g,木防己10g。并用化湿清热方,药物组成:茵陈30g,过路黄30g,麦芽30g,丹参30g,苡仁30g,焦桅10g,茯苓10g,苦参10g,赤芍10g,麦冬10g,甘草5g。用法:两方合用,日1剂水煎服,连服1年半为1疗程,其中每月停药日数不超过5日。对照组仅用化湿清热方而未用升散透达药,煎服法及疗程同本组。临床疗效证实:加用升散透达药物,可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HBV抗原阳性 临床疗效 化湿清热方 升散透达药
  • 简介:文章从平等对抗原则的基本内涵出发,揭示了我国现行刑诉法的内在缺陷,认为在现行刑诉法中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保障的不平衡、被告人与公诉人地位的不平等、律师提前介入与其调查取证权的难以实现、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与其改革不彻底性之间的矛盾,都与现行刑诉法没有将平等对抗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关。

  • 标签: 刑诉法 原则 平等对抗 缺陷
  • 简介:本文采用混合多株单克隆抗体(包括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等)胶体金标记多抗夹心斑点法检测血清等体液中肺癌相关抗原。对15例肺癌和2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同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肺癌的珍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抗原 检测 诊断 胶体金标记 多抗夹心斑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糖蛋白抗原72—4(CA72—4)、单抗MG7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PGⅠ、CA7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MG7Ag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人做对比,分析三种指标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PGⅠ含量为(35.79±11.16)ng/ml明显低于各对照组,CA72—4含量为(5.91±2.54)U/ml、MG7Ag含量为(7.09±4.56)U/ml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CA72—4、MG7A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39.39%,51.52%;联合检测阳性率PGⅠ+CA72—4为57.58%,PGⅠ+MG7Ag为69.70%,CA72—4+MG7Ag为72.73%,PGⅠ+CA72—4+MG7Ag为78.79%。结论血清PGⅠ、CA72—4、MG7Ag与胃癌诊断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胃蛋白酶原Ⅰ 糖蛋白抗原72—4 单抗MG7相关抗原 肿瘤标志物 胃癌
  • 简介:目的了解两种检测乙型肝炎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方法先后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法和做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出阳性250份,阳性率为54.82%;ELISA法检出阳性275份,阳性率为60-31%。两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4.52%。以ELISA法为常规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敏感性,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敏感性较酶联免疫法(ELISA)差,认为检测HBsAg仍然以ELISA法为主。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 酶联免疫法
  • 简介:原发性肝癌(HCC)在我国发病宰占世界首位。约80%病例由慢性乙肝演变而来。我科近3年来收治中晚期肝癌41例,原发性肝癌24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后乙肝抗原(HBsAg,HBcAg,HBeAg)转阴者5例,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共收治41例,原发性肝癌24例,继发17例;男40例,女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31岁,乙肝抗原阳性者21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药物治疗 乙肝抗原 HCC
  • 简介: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安全有效的人血代用品奠定基础.使用基因重组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清除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抗原,结合使用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非主要异种抗原-non-αGal抗原,以实现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的改造.结果:改造后的牛、猪红细胞与人混合血浆的盐水凝集反应消失,具有和人红细胞相似的血清学特征;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脆性低,异种抗原的表达量低,及其他的一些特征说明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更适合作为人红细胞代用品.结论:改造后的牛红细胞与人血浆相匹配,有可能成为人红细胞代用品.

  • 标签: 牛红细胞 猪红细胞 异种抗原 抗原改造 异种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在ConA诱导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Fas抗原的表达情况以及CsA干预对其损伤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于BALB/c小鼠作为试验组;提前半小时予以CsA(25mg·kg^-1)后再按试验组处理作为CsA组。观察血清中ALT、AST含量动态变化及肝组织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试验组血清中ALT、AST进行性升高,在12h时与对照组、CsA组比较均P<0.01。试验组有大量Fas抗原表达的肝细胞,且数量逐渐增多、信号逐步增强。对照组和CsA组血清中ALT、AST变化不大,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不明显。结论Fas配体-抗原系统介导了ConA所致肝损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是其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机理。

  • 标签: FAS抗原 CONA 肝细胞损伤 T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