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斜视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斜视性弱视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88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后组患者同时接受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72.7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两组的logMAR视力和和对比敏感度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ogMAR视力与对比敏感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患者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水平,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斜视性弱视 弱视综合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斜视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斜视性弱视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88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后组患者同时接受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72.7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两组的logMAR视力和和对比敏感度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ogMAR视力与对比敏感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患者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水平,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斜视性弱视 弱视综合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弱视应用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弱视小儿中选取50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1-2021.1),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短时遮盖)和研究组(短时遮盖+阿托品)各2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88.00%显高于对比组56.00%,P<0.05。结论 短时遮盖作为治疗弱视小儿的传统疗法,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减轻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若与阿托品进行联合应用,可为弱视眼提供进一步的锻炼机会,刺激弱视眼的发育水平,患儿视力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优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及身心发育,值得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小儿弱视 阿托品 短时遮盖 眼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CS)改变及与正常儿童CS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弱视患儿作为弱视组。根据弱视程度诊断标准将患儿弱视眼分为轻、中、重3组;对弱视组中的单眼弱视患儿再细分为弱视眼组和对侧眼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共纳入弱视组83例(137眼),对照组26例(52眼)。双眼弱视54例(108眼);单眼弱视共29例(29眼),即弱视眼组29眼,对侧眼组29眼。轻、中、重度弱视组分别为45、69、23眼。检查单眼弱视对侧眼组及轻、中、重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正常对照组的CS。采用配对t检验、LSD-t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各空间频率上,各组治疗前C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同一组内,治疗后CS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在空间频率18.0 cpd下,对侧眼组和轻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空间频率下治疗后CS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空间频率6.0、12.0、18.0 cpd上,中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仍有差别(P<0.05),在空间频率3.0 cpd下,中度弱视组治疗后CS与正常组无差别。各空间频率下重度弱视组治疗后与正常组仍有差别(P<0.05)。弱视治疗前,在各空间频率下,弱视眼CS与弱视程度呈负相关(r=-0.52、-0.60、-0.55、-0.54,均P<0.001)。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弱视患儿的C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CS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中轻度弱视眼比中、重度弱视眼更容易恢复。

  • 标签: 弱视 对比敏感度 正常对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1例远视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前2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后26例患儿设为研究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00%,相较于研究组(96.15%)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远视性弱视患儿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儿更快恢复视力。

  • 标签: 护理干预 远视性弱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和双眼视觉屈光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进一步探究在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1.8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通过进一步有效检查患儿裸眼视力以及在最佳矫正视力下进行并行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前后情况。结果 屈光不正组46例(92只眼),屈光参差组54例(108只眼),两组患儿在性别以及年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组患儿弱视眼行屈光矫正3个月后患儿的BCVA较矫正前均有所提高,在屈光参差性患儿组当中,发现屈光参差组中患儿非弱视眼屈光矫正前等效球镜及屈光矫正前后BCVA分别为(1.97±1.57)D、(0.09±0.12)及(0.06±0.10),弱势眼则为(4.96±3.22)D、(0.44±0.24)及(0.27±0.18),通过进行t检验发现患儿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屈光性 弱视患儿 双眼视觉 屈光矫正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弱视患儿训练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弱视患儿,共计3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眼知识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弱视 儿童 强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评价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世界训练治疗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弱视儿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精细训练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采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法能够有效改善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 弱视患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分析方法探讨成人弱视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21例成人弱视患者及22例与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为研究对象,采集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等,进行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同时rs-fMRI数据,使用DPARSF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两组间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及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的差异;并将差异脑区ReHo值、fALFF值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弱视患者右侧颞上回fALFF值降低,而右侧角回fALFF值升高,右侧梭状回及枕叶舌回ReHo值升高(簇水平P<0.01);在单眼弱视患者中,左侧弱视者双侧梭状回及左侧距状裂皮质fALFF值显著高于HC组(簇水平P<0.05),双侧梭状回ReHo值升高(簇水平P<0.05);右侧弱视者的右侧颞上回fALFF值降低、右侧额中回fALFF值升高(簇水平P<0.01);而差异脑区影像学指标与量表评分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成人弱视患者的中枢机制中,枕、颞叶皮质区域激活及ReHo改变可能参与了视力损害的视觉信息处理功能代偿过程,可进一步揭示成人弱视的中枢机制。

  • 标签: 成人弱视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低频振幅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弱视状况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64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合并弱视患者,术后关于弱视的治疗采用综合疗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双眼组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弱视患儿在综合治疗应用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小儿弱视患者在进行综合治疗时采取系统化护理进行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系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弱视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视力矫正,促进患儿视力恢复,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情况,促进患者关系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弱视 系统化护理干预 综合治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弱视患儿的治疗中,中医特色治手法如耳穴压豆和手指点穴的联合应用,配合有效护理治疗方法,在实践中起了突出的效果。本文概述了弱视患儿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治疗措施,概述了耳穴压豆联合手指点穴治疗弱视儿童及其护理的重要性,并对联合治疗措施的推广进行了展望,以为弱视患儿的中医疗法护理患儿提供可行性借鉴。

  • 标签: 弱视 耳穴压豆 手指点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瞳孔残膜儿童应用护理干预对弱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 2018年12月 ~2021年 12 月作为研究时间,选取 24例在此期间我院收治先天性瞳孔残膜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儿童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12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 标签: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先天性瞳孔残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屈光参差儿童的斜视、弱视特征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屈光参差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斜视、非斜视、弱视、非弱视的远立体视阳性率、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以及近立体视Titums等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斜视患儿的远立体视阳性率要低于非斜视,而屈光参差斜视患儿的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以及近立体视与非斜视的差异较小(P>0.05)。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远立体视阳性率、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正常率要低于非弱视,而近立体视Titums要高于非弱视,其差异明显(P

  • 标签: 屈光参差 斜视 弱视特征 立体视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67眼)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YP-9视力训练仪予以治疗,根据所选择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集中组(n=21)与分散组(n=2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屈光类型、不同治疗时间及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治疗效果。结果:42例弱视患儿经YP-9视力训练仪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3.33%(35/42);集中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分散组的71.43%(P0.05)。治疗21d及以上的弱视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治疗7d以内(77.78%)、8~14d(71.43%)及15~20d(0.00%)的弱视患儿(P0.05)。结论:YP-9视力训练仪对不同屈光类型及不同年龄阶段弱视患儿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疗效也相应提升,集中治疗模式较分散治疗模式的效果更好,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YP-9视力训练仪 集中治疗 分散治疗 弱视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视觉训练系统4(VTS4)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4~10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受试者168例。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传统+VTS4疗法组84例和传统治疗组84例,其中传统+VTS4疗法组行传统综合疗法联合VTS4治疗,传统治疗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2个组受试者均连续训练1年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采用扩瞳后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等效球镜度(SE);采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觉和融合视觉;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采用IOLMaster 500检查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m)。比较2个组受试者治疗1年后的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SE、△AL和△Km,评估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近视漂移情况。将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按年龄分成4~5岁组42例和6~10岁组42例,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的差异。基本治愈为视力提高至0.9及以上、屈光度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基本治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为58.33%(49/84),优于传统治疗组的40.48%(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21)。传统+VTS4疗法组BCVA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7,P=0.011)。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87.93%(51/58)、78.33%(47/60)和70.77%(46/6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5.57%(40/61)、57.81%(37/64)和52.86%(3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59、5.968、4.566,均P<0.05)。2个组受试者△SE、△AL、△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VTS4疗法治疗1年,4~5岁组基本治愈率为69.05%(29/42),高于6~10岁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4~5岁受试者BCVA和立体视恢复率均优于6~1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6,P=0.041;χ2=4.624,P=0.032)。结论传统+VTS4疗法能够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有助于弱视患儿三级视功能的建立,不额外增加患儿的近视漂移,对低龄患儿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弱视/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 视知觉游戏 视力 双眼视觉/生理 立体视/生理 近视漂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弱视治疗中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的目标对象设定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均为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共计选取76例。以随机均分的方式将患儿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研究组治疗期间配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弱视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依从性评估结果显示,两组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先天性白内障 弱视治疗 效果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