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3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治疗,实验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对比。结果: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屈光状态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及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散瞳验光配镜 弱视治疗 混合性散光弱视 屈光状态变化 弱视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对屈光不正的弱视患者的综合治疗(间隔遮盖法、弱视训练法、屈光矫正)对视力提高的影响。本次的研究,回顾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的患儿共60例(共计100眼)的病历材料,记录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小组内不同的弱视重症程度的患儿为了提高一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同时期在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视力正常儿童20例(共计40眼)。结果:弱视组内的重度弱视症儿提高1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短,其次是中度弱视症患儿,轻度弱视症患儿提高1行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长。治疗前后,弱视组的患儿的眼睛自我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都明显低于对比组的儿童,调节滞后量明显高于对比组的儿童。治疗3个月后,弱视组的所有患儿的患眼自我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性都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轻,中度弱视,患眼调节滞后量明显下降,而且轻,中度弱视效果优于重度弱视。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弱视训练,间歇性遮眼,能有效改善患眼调节功能,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

  • 标签: 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儿童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在近年来根据有关部门的相关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弱视和斜视在很多儿童身上发生,尤其包括一些眼镜配戴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因为矫正不足而导致出现弱视斜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生活。在我国的3亿儿童当中,有着很大的一部分比例都是弱视患者,在儿童弱视与斜视的过程当中,与儿童时期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屈光不正,也就是在矫正视力的时候,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所导致弱视和斜视的出现,还有儿童的不正确坐姿,没有配戴过矫正眼镜等等会导致斜视情况的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儿童的视力发育,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也是一个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儿童弱视斜视的一些预防和治疗问题。

  • 标签: 斜视 弱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根据病因分为斜视性、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需要正确诊断、尽早干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继2011年制定弱视诊断相关共识,再次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汇总与弱视治疗相关的专家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眼科医师提供参考,规范我国临床弱视诊疗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弱视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36-340)

  • 标签: 弱视 儿童保健服务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弱视患儿实施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的弱视患儿5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根据患儿弱视程度的不同,有轻度弱视患儿治疗效果最好(P<0.05),其次为中度弱视患儿(P<0.05);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有3-6岁的患儿治疗效果最好(P<0.05),其次为7-10岁的患儿(P<0.05);根据患儿弱视类型的不同,有屈光不正性的患儿治疗效果最好(P<0.05),其次为屈光参差性的患儿(P<0.05)。结论:综合疗法在弱视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同时治疗有效率与年龄有关,对于儿童弱视,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综合疗法 儿童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探究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屈光状态的改善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录的106例患儿进行研究,分别采取散瞳验光配镜治疗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79.25%)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3年、5年后的屈光度较对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散瞳验光配镜 弱视治疗 混合性散光弱视 屈光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不同遮盖量治疗方式来探究对儿童弱视恢复的影响效果;样本整理的方法是对来我院进行弱视治疗的患者,总共是60例时间跨度上的选择是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总共一年的时间,将60人平均分成3组进行观察,发现全天遮盖的方式治疗弱视的效果最好;通过不同的遮盖量对治疗儿童弱视的恢复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遮盖量 儿童弱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小儿弱视的治疗中采用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小儿弱视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分别为对照组:患儿50名,采用短时遮盖行治疗,观察组:患儿50名,在短时遮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品,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更好,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短时遮盖 阿托品 眼科 小儿弱视
  • 简介:摘要:弱视是指眼部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矫正视力达不到同龄儿童的正常值。儿童远视不一定有弱视,但是弱视的儿童一般大部分有可能是远视或者远视散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电子产品的普及、学业任务的加重及其他用眼不当等儿童弱视及远视相关诱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 标签: 儿童弱视 儿童远视 中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弱视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方法循证医学研究。以弱视、脉络膜中英文为检索词,在万方、中国知网、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中检索文献。排除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以及综述性文献。采用STATA 15.0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选择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 )作为效应量的估计值,并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检测异质性来源。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75篇文献,最终纳入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弱视患者650例,年龄3~65岁。均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SFCT. Meta分析结果显示,弱视眼SFCT较对侧眼(WMD=18.89 μm,95% CI 14.81~ 22.98 μm,P<0.001 )、正常眼(WMD=39.49 μm,95% CI 33.88~ 45.09 μm,P<0.001)增厚。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眼之间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03 μm ,95% CI-19.50~ 9.44 μm,P=0.495 )。结论弱视患者弱视眼SFCT较对侧眼和正常眼厚。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眼之间SFCT无差异。

  • 标签: 弱视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脉络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弱视患儿和正常儿童对光照环境下的适应情况。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作为弱视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就诊的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偏振片+中灰密度镜(ND)定量测量不同光照环境下(分别为15、220、2 000 lx)的眼间抑制情况,分析弱视儿童的抑制深度与环境亮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弱视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情况。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弱视组27例,对照组10例。与15 lx相比,2 000 lx下弱视组(近距离q=5.76,P<0.001;远距离q=4.85,P=0.0027)和对照组(近距离q=6.93,P<0.001;远距离q=8.31,P<0.001)的眼间抑制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光照环境下弱视组与正常组的眼间抑制差别不同,在2 000 lx光照时差别较明显(近距离P=0.0114、P=0.0014、P=0.0018;远距离均P<0.001)。弱视患儿在15 lx时的抑制深度与在220 lx(近距离r=0.9318,P<0.001;远距离r=0.9172,P<0.001)和2 000 lx时(近距离r=0.8699,P<0.001;远距离r=0.7445,P<0.001)的抑制深度均有相关性。结论:眼间抑制受不同光照环境影响,环境越亮的情况下眼间抑制越深。与正常儿童相比,弱视儿童存在对亮环境代偿更差的现象,且受环境亮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弱视 眼间抑制 环境亮度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患儿入选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结合患儿应用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依次采取综合疗法与单一遮盖方法。比较在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下患儿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数据对比显示,经治疗后,对比视力改善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对比,P<0.05。结论:在弱视患儿治疗当中选用综合疗法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的视力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儿童弱视 综合疗法 单一遮盖方法 视力改善情况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配镜的时间对小儿弱视矫正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弱视患者共164例。将这1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上,选择综合治疗的方案完成治疗任务;而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案,并且联合遮盖配镜方案。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其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90%,对照组的为79.27%。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效率有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结的分析得出,在小儿弱视的矫正治疗中,及时配镜对于强化治疗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充分的提升小儿的视力。因此,在对小儿弱视矫治的临床治疗中,眼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联合配镜的方式。

  • 标签: 综合治疗 联合配镜 小儿 弱视矫治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弱视及斜视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视觉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弱视及斜视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完成组别的划分,甲组患者43例,乙组患者44例。乙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甲组患者则在乙组患者基础上进行视觉功能训练,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适宜弱视及斜视患者的治疗手段。结果:经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视觉功能训练 弱视 斜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对不同屈光状态弱视儿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12月间接收的120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屈光状态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组:远视组-远视性弱视(40例),近视组-近视性弱视(40例),散光组-散光性弱视(40例);三组患儿均采用同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近视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远视组、散光组患儿,且该组患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愈率对比远视组与散光组也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屈光状态 弱视 近视 远视 临床效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接收的8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日期2019年7月-2020年7月,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的比较上,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且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综合治疗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系统护理对小儿弱视患儿视力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小儿弱视患儿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家庭组,每组各41例,对比护理1年后两组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结果:家庭组患儿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家庭系统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弱视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训练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弱视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对参照组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强化组的38例患儿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训练依从性。结果:将两组患儿的训练依从度进行比较,强化组患儿的训练依从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儿童弱视 强化护理干预 训练依从性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