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邹元江在《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发表《解释的错位:梅兰芳表演美学的困惑》一文指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的解释主要有两个路向,一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前后,欧美、日本学界、演艺界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美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一是50年代初梅兰芳自己开始以口述的方式对自己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加以回忆,这其中包含对自己的表演美学精神的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他所写的一些文章)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他去世之前。

  • 标签: 戏曲表演 美学精神 梅兰芳 20世纪90年代 30年代 50年代
  • 简介:但凡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理解人物,就是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

  • 标签: 人物形象 潜在动机 演员
  • 简介:作为一名戏曲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戏曲形体基础课的新式教学理念与方法。我以充分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要教学手段,鼓励挖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根据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将新式戏曲形体基础课教学模式归结为四个字——模、习、观、创。

  • 标签: 戏曲教育 教学理念 自主创新能力 教育工作者 主观能动性 学习积极性
  • 简介: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支点”.“支点”是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将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教学方式,形象地变成可以让学生能够明确捕捉到的具体的技术感觉中的一种。我认为这种“歌唱状态的感受”运用得好与坏、搭配是否合理,对于歌唱者唱出的音的色彩,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歌唱状态 支点 声乐教育家 声乐教学 教学方式 金铁霖
  • 简介:由工作的分工不同,产生了戏曲、戏剧、影视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化妆专业。从表面上看这三个专业互不牵连,各成一系统,可细细分析,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由一个阶梯似的路线由内而外地贯穿组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形成化妆这一个完整的专业体系。

  • 标签: 化妆 演员 专业体系
  • 简介:钢琴演奏是一种技术熟练性和主观性非常强的表演艺术。钢琴演奏者的弹奏目的就是将一本客观的、无声的乐谱转换成能为欣赏者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在演奏中除保持作曲者的基本要求外,还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因此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钢琴演奏者手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构思、风格和特征。但不管钢琴演奏者怎样演绎一部作品,基于同一部乐谱这一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乐谱始终是演奏者唯一可直接获得的来自作曲者本人的文字资料,形成的不同演奏风格无非总是源于两点:演奏者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者本人的技术及艺术修养。

  • 标签: 音乐形象 乐谱 钢琴演奏者 记号 演奏风格 表演艺术
  • 简介:邢建昌在《文艺报》(2000.12.5)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90年代文学理论发展始终缠绕着对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理论如何可能的追问,这既是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如何可能这一学科反思的自觉意识在中国问题中的落实,也是中国的文学理论走向学科建设的标志。那种学步于自然科学、按照自然科学的学科规范及方法旨趣建立起来的社会科学.以普遍性意义的理论框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研究.知识性、客观性、规律性是其基本特征。

  • 标签: 文学理论 文艺 学科反思 追问 文章 自觉意识
  • 简介: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的闽剧《贬官记》经过加工修改后,更臻完美。该剧以破获、审理艾春兰杀害丈夫一案为事件,通过三省巡按崔云龙对被贬官员边一笑的认识、理解过程,刻画边一笑、崔云龙、张岫玉等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同时该剧进一步贯彻了喜剧把握,让观众在笑声中领悟人生况味,收到很好的效果。人与人之间既近而远,相互认识和理解并不容易。边一笑讨青楼女子张岫玉为妻。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很长时间里,官僚士绅养妓纳妾蔚成风气,连白居易、苏东坡也不能免俗。

  • 标签: 岫玉 爱美之心 张岫 崔云龙 蔚成风气 微服私行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戏剧之家:您作为十堰市艺术剧院的副院长,是如何加入到《乡试》的演员队伍,饰演钱邦德一角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可信性起点》是《音乐理解现象研究》的绪论部分,其篇幅较长,主要是围绕现象学“实事本身”研究起点的可信性、可行性展开。全文分五个部分,即事实与逻辑、理解的过程与理解的循环、音乐理解研究的范围、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概念及论域选择。五个部分中前三个部分是关于可信性本体论,后两部分是对论题主题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概念及论域选择。

  • 标签: 现象学 音乐 理解
  • 作者: 王忠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音乐是抽象的,它需要感知、体验和想象,而演奏音乐更需要足够的技术水准为铺垫。作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更需要对音乐的深层理解与想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杂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结合了体操、舞蹈、音乐以及一些特殊道具,逐渐形成了技巧性很强的表演特性。在杂技技巧初学期和基础期,以腰、腿、顶和跟头四项基本功为主要训练内容,增强受训者韧带与肌肉群对技巧动作的反应能力,让受训者的生理及心理条件更加符合杂技高难技巧表演的需要。长期以来,杂技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四项基本功的教学,"

  • 标签: 杂技教学 科学训练 教学理念 中老年教师 评价 表演艺术
  • 简介:几十年来,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在戏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乃至争论,然而并未引起美学界足够的注意。事实上,戏剧界之所以对他的“写意戏剧观”有争议,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美学观。黄佐临推崇的是从中国古典画论中发现的“写意”二字,但他赋予了这一老概念新的意义,无形中挑战了一个长期在中国学术界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理论模式,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播下了种子。

  • 标签: 美学理论 黄佐临 写意说 中国学术界 戏剧观 美学观
  • 简介:舞台照明是舞台美术造型的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照明设备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是现代舞台艺术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灯光依据演出的内容和风格,遵循导演的总体构思,与舞美的布景、服装、化妆相结合。

  • 标签: 舞台灯光 舞台照明 中心人物 时间感 光色 舞台艺术
  • 简介:戏曲,作为中国戏剧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凝结着人类的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拥有独特的魅力,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学习了解戏曲之美,必须抓住戏曲之魂,讲好戏曲之事,既领略外在之形,又体悟内在之神,掌握并运用到表演中去,才能真正领悟戏曲之美。戏曲表演无外乎是在真正了解戏曲内涵的基础上演绎和刻画人物的形象,展示和揭示人物的心灵,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

  • 标签: 中的角色 戏曲表演 理解塑造
  • 简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更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就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
  • 作者: 李小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剧本就是一剧之本。剧本分为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两大类。其中文学剧本是编剧撰写,以生活元素为创作根本,在文学剧本的基本基础上,为创作依据和素材;分镜头剧本是导演要完成的。在表演艺术中,剧本属于一度创作,导演及演员均属二度创作。通过导演和演员的创作将文学剧本的人物变成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梅兰芳曾三次(1919年、1924年、1956年)访问日本演出。1919年、1924年访日演出纯粹是极为正常的名角儿与名票儿、戏班与剧场(堂会)之间的商业演出活动,而1956年的访日演出则是更多带有民间政治使命的色彩。而从中日戏剧的互动、比较、交集的视角看,梅兰芳前两次的访目演出所凸显出来的日本演艺界和学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也有明显的前后差异.即由最初观众对京剧表演的陌生、惊讶,到渐渐开始欣赏,并在与日本戏剧加以比较的过程中,由误读到明晰地要求梅兰芳回归传统.由此,逐步显现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解释的日本视野。

  • 标签: 梅兰芳表演美学 解释 日本视野
  • 简介:梅兰芳曾三次(1919年、1924年、1956年)访问日本演出。1919年、1924年访日演出纯粹是极为正常的名角儿与名票儿、戏班与剧场(堂会)之间的商业演出活动,而1956年的访日演出则更多地带有民间政治使命的色彩。从中日戏剧的互动、比较、交集的视角看,梅兰芳前两次的访日演出所凸显出来的日本演艺界和学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也有明显的前后差异,即由最初观众对京剧表演的陌生、惊讶,到渐渐开始欣赏,并在与日本戏剧加以比较的过程中,由误读到明晰地要求梅兰芳回归传统,由此,逐步显现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解释的日本视野.

  • 标签: 梅兰芳表演美学 解释 日本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