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1942年,日本法西斯军队侵占了上海租界,“孤岛”遂不复存。上海国立音专被强迫改组为伪国立音乐院。许多不愿受奴役的音专师生愤然离校,以示抗议。于是他们到全国各地的音乐机构从事各种音乐工作,或转入上海的其它音乐教育机构,其中,赵梅伯先生长途拔涉到了西安。他利用与国民党第八战区副长官胡宗南相识之便,借其影响,得到西安金融界的部分资助,于1943年秋创办了“西北音乐院”。西北音乐院校址设在西安市西门里香米园(今市四十一中居地)。

  • 标签: 国立音乐院 香米园 第八战区 日本法西斯 上海租界 胡宗南
  • 简介:一折子戏最初出现时,以"摘锦"或"摘汇"名之.作为一个戏曲概念,折子戏之名是我国建国初出现的,建国后,我国经济复苏蓬勃发展及其当时的文化学术气氛,营造了发展戏曲的有利条件,对戏剧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波助澜作用,折子戏从此界定.折子戏是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演出形态,凝聚着文学与戏剧的内在关联,即文学性与表演艺术的关系,数百年来,折子戏为戏曲舞台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画卷,勾勒出整个戏曲的一个概貌,探索其历史价值和新的审视,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程,又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工程.

  • 标签: 折子戏 戏曲艺术 演出形态 表演艺术 文学性 唱腔艺术
  • 简介:在宋元明清以至现代的民间歌唱曲艺中,都有以“小唱”为名者。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和差别?它们与同时期的某些歌唱曲艺(如弹唱、小曲、清曲等)的关系如何?研究者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但在对某些歌唱曲艺的研究中,却将它们混淆起来。比如,将明清“小曲”与明代的“小唱”混同为一体,这是研究者涉及明清小曲时的普遍现象。

  • 标签: 元明清 研究者 曲艺 歌唱 小曲
  • 简介:总章乃古代中央乐官官署名,其命名可能与明堂之别称为“总章”有一定关系。古代文献当中,对此官署之建置、沿革和功能记载者甚少;近代研究当中,亦未有专门考证之学术论文;部分音乐舞蹈史论文和著作虽偶有涉及,也仅是片言只语,且存在不少纰误。因此,对这一乐官官署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鉴于以上情况,本文拟对总章起源、发展、衰亡之历史及主要功能做出述,

  • 标签: 古代文献 学术论文 官署 舞蹈史 音乐
  • 简介:<正>筑,是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出现的一种世界最早的击弦乐器。《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战国时代还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击筑家高渐离。筑,至汉代在民间风行,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宠妃戚姬都善击筑。《史记·高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战国时代 彩绘 击弦乐器 形制 战国策
  • 简介:“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有陈旸《乐书》和《旧唐书·音乐志》中相同的记载相印证,由此可见,轧筝的专称始於唐代。这种乐器是什么样子呢?最明白无误地认定是轧筝的,当属《乐书》中的轧筝图形。有些学者谈到筝的形制说,“如筑之筝约在战国末期才发展成如今的似瑟之筝”①,从这幅图形看不能说没有道理,图中所绘的确是似瑟之筝的形制,只不过是有了用来轧弦的“竹片”,有了这竹片,才成了有别於弹弦乐器的弓弦乐器。

  • 标签: 轧筝 弓弦乐器 陈旸 《乐书》 轧琴 竹片
  • 简介:在早期的伊斯兰文化中,无论是从宗教的角度,亦或是世俗的角度,音乐都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此种情况直到科学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未绝迹。长久以来,这一现象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者们对于伊斯兰音乐研究的展开。那么伊斯兰对于音乐的认识与现实又究竞如何?我们又应该怎样对伊斯兰的音乐进行理解呢?本文将首先对伊斯兰教教义《古兰经》和《圣训》进行研读,并对伊斯兰历代统治者对音乐的态度,以及伊斯兰不同教派、教团的音乐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而对伊斯兰音乐发展扩大后滋生的伊斯兰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矛盾、伊斯兰自我传统与外媒审视的矛盾,以及伊斯兰文化融入非伊斯兰传统多元社会的矛盾等多方面关系进行剖析。力求对伊斯兰的音乐类型、发展轨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深入解读与思考,为伊斯兰音乐的研究澄清事实,提出新的见解。

  • 标签: 宗教音乐 伊斯兰音乐 伊斯兰音乐研究 地域化
  • 简介:<正>乐曲《二泉映月》蜚声中外乐坛之时,它的作者——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已经长眠于墓穴中了。在他去世之后不过十年时间,对他的诞生年月却产生了不同说法。迄今为止,计有一八八七年,一八九二年、一八九三年和一八九八年四种不同诞生年月的说法。二十年前,我在无锡市文联工作,因工作关系,曾对阿炳的生平作过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阿炳的确切诞生年月应该是一八九八年阴历八月十八日,并已撰文,后因诸种原因未曾公开发表。在阐述我所持的阿炳诞生于一八九八年的理由和根据之前,为

  • 标签: 民间艺人 阿炳 无锡市 二十年 生年 二泉映月
  • 简介:长安古乐,是流行在我国古都长安(包括今之西安市,长安县、周至县、兰田县)城乡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在这些地区,都曾组织有冠以地名或寺、庙名称的古乐社。如:西安东仓古乐社,西安城隍庙古乐社,西安佛教古乐社,西安迎祥观古乐社,长安县何家营古乐社,周至县南集贤古乐社等。(有些早期称香会或水会)因多演奏古代音乐,故而在各乐社的坐纛旗上,都有×××古乐社的旗标。长安古乐无论由民间、寺庙至宫廷,还是由宫廷传至民间,寺庙,在长期的承袭、发展过程中,它由民间乐社或寺庙乐社的市民、小手工业者、小商、农民、僧道人,世世代代坚持业余演奏,一方面继承、保留着唐、宋古乐中之英粹,一方面不断吸收当地姊妹艺术之精华,使之更具有广大人民质朴热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博得了广大城乡群众的喜爱.方才得以保存和流传至今。

  • 标签: 曲考 迎祥观 古代音乐 民间乐社 杨敬述 何家营
  • 简介:句鑃,一种青铜编列打击乐器,集中出现于春秋战国吴越地区,遗风于汉代,是先秦吴越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20世纪初,自唐兰先生提出“句鑃”音义后,学界看法不一,成为悬而不决的问题。“句”之上古音韵多见侯韵,其字音“gou”无疑;“鑃”音多变,其上古音难究,取现时通用之音。“句”义实与其本义“弧曲”多相关,“鑃”义则多与“翟”关联大,体现出句耀在吴越先民中的祭祀功能。“句”字出现较早,先秦时期只有从“口”之“句”,而无从“厶”之“句”,“句鑃”为器之实名,后将之世俗化为“勾鑃”、“钩鑃”者兼不注重文字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而“钩”字也是今人推测,多为“鉤”。

  • 标签: 句鑃 吴越民族 青铜乐器
  • 简介: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代王朝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地,也是汉唐之际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同时,凉州一带为中西交通要道,又是多民族杂居区,乐舞艺术在这一地区十分的繁盛,"西凉州俗好音乐"①,"凉州七里十

  • 标签: 凉州词 西凉乐 大曲 梁州 音乐 唐代
  • 简介:<正>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甘肃西秦腔(又称琴腔、甘肃调、甘肃腔、西腔、西皮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本是我国最早形成板腔体【两句腔】结构雏型的戏曲腔调,而且早在嘉靖元年(1522)以前,就以皮影演唱形式传入故都北京和河北西部诸地,而后由此又流向全国。不仅促成京师和河北涿州等地影戏的问世,也对初创时期的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花部诸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但由于清代诸多著本对其记述过于简约,加上缺少曲谱与音响佐证,其名称又同后来出现的秦腔(亦称秦声、乱弹腔、梆子腔、西安乱弹、

  • 标签: 西秦腔 西安乱弹 板腔体 西皮调 同州梆子 琴腔
  • 简介:《木兰诗》,又称《木兰歌》(《文苑英华》),亦称《木兰辞》(《乐府诗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木兰诗篇有两首,一首是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作者佚名),一首是唐韦元甫撰写的《木兰歌》(摹拟之作)。北朝的《木兰诗》,历代评家赞颂不已:"殊有美思"(北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文字奇古","意韵殊古","古朴自然"(明谢榛《四溟诗话》),

  • 标签: 木兰诗 花木兰 木兰从军 北朝民歌 乐府民歌 中国文学史
  • 简介:在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有许多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当我们实地考察和研究之后发现,这些建筑宏伟、色彩绚丽的古戏楼多数是由商人出资,建在水陆交通便利,商品贸易发达的城镇中的会馆中。

  • 标签: 戏曲演出 色彩绚丽 古戏楼 中国戏曲 商品贸易 戏剧文化
  • 简介:明代末年,乐人魏之琰东渡日本,带去了二百四十多首明代流行的歌曲谱与大量的乐器,时人称之“明乐”。林谦三先生为进一步探清“明乐”的真相,从曲目、乐器、乐调等方面对“明乐”进行了全面的考证。

  • 标签: 明乐 魏之琰 魏氏乐谱
  • 简介:从1956年开始至文革前,毛泽东不仅作了《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而且作了与音乐问题有关的4次批示,从而给中国音乐界带来深刻影响。毛泽东的音乐思想提高了中国音乐的民族自信心,指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民族化芳向,倡导了形式上的创新;但由于他以革命家、政治家的立场关照音乐,特别强调音乐的政治性,因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毛泽东 音乐问题 音乐思想
  • 简介:上党古赛之戏剧艺术建构,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古赛赞词(一作“前行赞词”)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上党古赛写卷八、九《赛乐食杂集》

  • 标签: 上党市 古赛 戏剧艺术 赞词 考证 叙事体裁
  • 简介:本文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卷的结构编排入手,通过全面考察横吹曲的记录与传承,揭示了这一音乐品种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汉二十八解、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是横吹曲在汉魏六朝时期的三种历史形态,至隋唐时期,作为独立音乐形式的横吹曲不复存在.汉二十八解传世并得到记录的曲调有十八支,而不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仅有十支.簸逻回歌与真人代歌的音乐内容相近,它们是北朝乐府的真正代表.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不能将之简单视为北朝乐府的内容.文中对吴兢、郑樵对横吹曲记录的失误作了深入分析.

  • 标签: 簸逻回歌 梁鼓角横吹曲 吴兢 《乐府诗集》 汉二十八角 真心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