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历经数十年的创新与发展,Ilizarov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肢体畸形矫正及创伤后遗症等治疗中,为骨科发展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张力-应力诱导组织再生是Ilizarov技术核心,机械应力刺激信号经转导后引发生物级联反应,包括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改变、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血管再生、干细胞归巢以及其他系统性反应,从而共同维持组织再生。新生骨矿化速率缓慢是Ilizarov技术的主要局限性之一,为帮助Ilizarov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促进牵拉区骨矿化的基础研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如物理措施、化学药物和生物疗法等。随着对机械牵拉促进组织再生的逐步探索和深入理解,胫骨横向骨搬移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下肢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足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纳及总结Ilizarov技术基本生物学机制和促进牵拉区域骨矿化方法,为今后牵拉成组织技术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革新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创伤性疾病,病理机制不清,尚无有效修复方法,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失衡是神经再生的瓶颈。因此,改善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重建神经网络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策略。目前国内外大量基础研究聚焦于脊髓损伤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基于此,本文就分子病理机制、药物转化、细胞移植等基础研究热点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病理机制 基础研究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患。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骨矿化促进药、骨吸收抑制药和骨形成促进药,可供选择种类仍然有限,亟待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本文将阐述骨质疏松基础领域新的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1)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骨重塑过程中的免疫调节(RANK/RANKL通路和WNT通路);(2)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研究(抗骨硬化蛋白Romosozumab)与骨质疏松;(3)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骨质疏松;(4)转录因子(GATA4、SFRP1、Tph1和DDK1)与骨质疏松;(5)干细胞与骨质疏松;(6)其他:"骨骼-肠道菌群"调节轴和miRNAs等。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国内食管癌发病人数占世界一半以上,给胸外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功能基因组"、"大数据"、"精准医疗"、"学科交叉"等概念的出现,给基础科研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胸外科医师应把握时代脉络,抓住机会,在开拓基础研究新局面、促进临床转化、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为胸外科发展添砖加瓦。

  • 标签: 胸外科 基础研究 胸部肿瘤
  • 简介:摘要火针疗法适应证广泛,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原发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皮肤科疾病,如白癜风、带状疱疹等;骨科疾病,如颈椎病、网球肘、关节炎、颈性眩晕、颈性头痛;妇科疾病,如痛经;外科疾病,如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火针疗法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调节内分泌等多种作用。但多数临床研究存在科研设计方面欠规范,缺少大样本RCT研究,针具规格无统一标准,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有待完善。

  • 标签: 火针疗法 针灸针具 刺法 临床应用 基础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脓毒症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是突破脓毒症临床诊疗"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前基础研究面临异质性高、转化难的困境。因此,本文将着手分析脓毒症基础研究领域当前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细胞功能、能量代谢、微生物群、表观遗传学及脓毒症恢复期等方面或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脓毒症 基础研究 微生物群 表观遗传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刚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新增的交叉学科将为烧伤和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由此探讨了创面修复与相关领域交叉进展,引出关于"创面修复基础研究可以关注哪些基础科学问题"和"如何借鉴其他学科领域进展解决创面修复科学问题"等思考和建议,旨在把握机遇,利用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开展创面修复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 标签: 伤口愈合 学科交叉 基础临床结合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疾病包括创伤性疾病、退变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结核与肿瘤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为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脊柱脊髓疾病的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脊柱脊髓损伤微环境失衡理论为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外泌体及神经调控等修复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传统延缓退变及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基因修饰技术为逆转椎间盘退变带来了希望。多种病理因素的发现完善了脊柱侧凸的病理机制。骨重塑生化标志物及免疫调控的研究为脊柱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多组学和遗传学的应用深入揭示了脊柱结核的病理机制。脊柱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为调控破骨过程及炎性小体治疗骨肿瘤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脊柱脊髓疾病 基础研究 病理机制 治疗策略
  • 作者: 刘冲 孟凡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0070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102206
  • 简介:摘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的特点,是临床难以攻克的难题之一。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以神经电刺激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本文结合最新的神经调控基础研究,旨在更加充分地了解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机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癫痫 神经调控
  • 作者: 张墨轩 孟凡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 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药物疗效较好,但随着疾病进展,药物疗效减退或者出现不良反应,此时应考虑手术或者其他治疗方法。随着对PD发病机制和神经环路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涌现出许多针对PD治疗的新技术。本文针对PD新技术的类型、方式进行探讨,旨在更加充分地了解PD治疗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帕金森病 治疗
  • 作者: 陆世鎏 姚建妮 袁观斗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广西肝脏疾病免疫与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癌症主要相关死亡原因之一,其首选治疗是手术,这是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唯一方法。然而,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初诊时处于疾病的中晚期,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转化治疗是近年来取得巨大发展的一项安全且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其意义是将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或潜在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切除的癌症,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延长长期预后的希望。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肝癌转化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由于移植肾存活时间延长,移植肾肾炎复发已成为移植肾功能衰竭日益重要的原因。本文总结了移植肾肾炎复发的国内外相关现状,强调生物学标志在复发预测和治疗后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原发病病理对移植肾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作用以及一些特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呼吁我国相关领域学者重视移植肾肾炎复发的研究,提高肾移植的长期疗效。

  • 标签: 肾移植 肾炎 复发
  • 简介:摘要铥光纤激光是具有良好碎石潜力的新型激光,近年来在泌尿外科领域获得关注。本文从铥光纤激光的碎石机制、碎石效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铥光纤激光碎石机制与钬激光存在相似之处,但较钬激光碎石速度更快、碎石颗粒更细以及结石位移更小,其临床应用有望带来激光碎石领域的变革。

  • 标签: 碎石术 激光 机制 效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全球外科领域中的"皇冠",也是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肝移植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移植例数位居全球第二,移植存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也必须看到我国从肝移植大国迈向强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亟须解决,尤其是在精准医学与大数据时代,肝移植基础研究水平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临床实践需求。在移植技术日趋成熟而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如何加强肝移植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正是科技兴国的重要突破口。只有以多学科融合研究为孵化器,汇集优势资源拓展高水平合作,才能打造一支兼备全局战略目光和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攻关团队,才能推进基础研究持续创新发展并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源头创新能力形成肝移植科技创新高地。

  • 标签: 肝移植 基础研究 多组学 单细胞技术
  • 简介:摘要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关于TAO发病机制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其发病和进展的免疫机制和分子基础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相关的自身抗原、淋巴细胞、炎性因子和自身免疫的靶组织,即眼眶成纤维细胞(OF)的作用和生物学行为的新概念等。基于TAO的发病机制研究,近年来靶向TAO发病机制不同环节的诊疗研究为TAO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一些新的靶向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也逐渐进入临床试验并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虽然TAO的相关研究成果令人兴奋,但是多数新药仍未达到广泛用于临床的阶段,TAO的无创治疗仍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应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TAO基础研究,完善TAO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全面认识其发病机制,进一步研发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开展TAO的精准临床诊疗研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Graves眼病 发病机制 药物研发
  • 简介:摘要中医药治疗结肠癌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中药有效成分如姜黄素、藤黄酸、新藤黄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华蟾酥等,复方如四君子汤、加味乌梅丸、黄芩汤等,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化疗药物疗效。

  • 标签: 结肠肿瘤 中医药疗法 基础研究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一直是严重威胁男性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临床上始终面临着何如针对个体化患者进行合适筛查和治疗的困难。此外,随着精准医疗和过度治疗概念的提出,前列腺癌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也需要改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更有可能获得改善和延长寿命的机会。近几十年来前列腺癌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要突破,相关分子机制也在深入挖掘,随之研究成果的积累越来越多,未来应如何促进基础研究对前列腺癌临床诊治的转化应用,为此展开评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分子诊断 免疫治疗 代谢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关于CL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该疾病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使人们对CL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基础研究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分,与婴幼儿健康息息相关。关于肠道菌群的来源与建立机制存在许多假说,但大部分理论尚存争议。而肠道菌群也并非一成不变,其生物多样性、丰度等都会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不断分化与演化。目前认为肠道菌群在维系婴幼儿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中起到多种作用。该文就近年来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生理学相关基础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分支学科在儿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幼儿 肠道菌群 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