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功利主义在伦理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至今影响着当代伦理学的发展。约翰·穆勒作为西方早期功利主义主要奠基人物,在论述自己的功利主义的过程中,却将美德伦理的思想纳入功利主义之中。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在丰富着伦理思想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功利主义 美德伦理 约翰·穆勒
  • 简介:摘要: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避免的要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在考虑到各地少数民族情况、经过长期的政策实践形成和完善的,这些少数民族政策需要依靠国家的具体支持,这种支持是基于这些政策能够为中国的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能够增加社会利益。社会利益的增加是功利主义所强调的,那么就不得不具体思考能否用功利主义来解释中国少数民族政策,而两者是否又存在某种联系。

  • 标签: 少数民族政策 功利主义 社会总体利益 群体利益
  • 简介: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并行与相互渗透的环境中,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功利主义对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后,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来对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

  • 标签: 功利主义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路径探索
  • 简介:摘要: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它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对四种能力的培养中,把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作为基础的基础。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写字能力被弱化,甚至没完成。所以在当今教学领域,对于写字教学的质量提高,势在必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马克思主义贫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政策制度的角度剖析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是对贫困阶级化的理论分析,追述并揭示贫困根源的理论。探析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有助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略、总体格局、实践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贫困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 标签: 马克思 反贫困 脱贫攻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准则,也是达到贫困目的的一条捷径。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根本在于生产力的水平,在资本主义环境下,资本通常都是被个别人所占有,这样不利于资本实现社会化,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所以,要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情形下,才能最终实现贫困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贫困与贫困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看待和分析贫困问题提供了唯物主义立场,指出了消除贫困的方向和路径[1]。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分,对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精准扶贫 马克思主义 反贫困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专业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书法教育对高校师范专业的重要性已反复被实践所证实,而随着“功利思想”逐步走进校园,部分高校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忽视对书法的学习,学生的书法基础较差,对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功利思想”对高校师范专业书法教育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功利思想 师范专业 书法教育
  • 简介:摘要: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者学习的心理动机有很大不同。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变化,其学习动机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功利心理取代了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功利心理的存在,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弊端显而易见,然而其利也可加以探究利用。

  • 标签: 功利心理,原因,利弊分析,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在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硬件设施、管理思想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教育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即“人本体育”管理思想。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健康,甚至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早期的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投入较多,但是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探究从“功利体育”到“人本体育”的转变历程,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正视以往体育教育管理上的不足外,对于今后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功利体育 人本体育 管理思想 人文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务工作者现在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封闭的、由指挥者推动的系统——"旧力量"。Kathryn Perera、Henry Timms和Jeremy Heimans认为,医务人员需要懂得社交媒体影响者怎样用之与他们的社区进行情感联系的"新力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食管流病及其并发症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胃食管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腹腔镜抗流手术已成为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主要外科手段,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目前我国开展胃食管流病腹腔镜抗流手术已有10余年,积累了宝贵经验,实现快速发展,在全世界该领域提供了中国证据。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亦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全面推广腹腔镜抗流手术、培养专业临床医师、提升手术疗效是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团队经验,回顾我国胃食管流病抗流外科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抗反流 外科手术 现状 展望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KiVa是芬兰为了预防校园霸凌而专门研发的全面欺凌项目。KiVa校园欺凌项目的目标是防止欺凌以及有效处理欺凌事件。该项目基于数十年来对欺凌及其机制的广泛研究,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广泛且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如提供KiVa课程和主题,并利用KiVa网络游戏;解决网络中的欺凌问题;处理欺凌案件:KiVa团队讨论;向学校提供培训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性哮喘(RA)与典型胃食管流病(TGERD)患者流相关参数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同期行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和24 h pH-阻抗监测检查的120例胃食管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相关性指数将GERD患者分为RA组和TGERD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流性食管炎(RE)评分、胃镜下食管裂孔疝表现、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DeMeester积分和流次数等流相关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TGERD组和RA组RE评分、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0.0分(0.0分,1.0分)比0.0分(0.0分,1.8分)、3.0分(2.0分,3.0分)比3.0分(2.0分,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UES压力<34 mmHg(1 mmHg=0.133 kPa)检出率高于TGERD组[41.7%(25/60)比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32)。RA组UES压力低于TGERD组[51.7 mmHg(23.6 mmHg,70.1 mmHg)比62.0 mmHg(37.4 mmHg,77.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5,P=0.035)。TGERD组和RA组HREM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DeMeester积分≥14.7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4.5%和流总次数≥73次的检出率均高于TGERD组[分别为41.7%(25/60)比23.3%(14/60)、40.0%(24/60)比21.7%(13/60)、38.3%(23/60)比20.0%(1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4.728、4.881,P均<0.05)。RA组流总次数和弱酸性气体流次数均多于TGERD组[60次(43次,98次)比52次(34次,69次)和12次(6次,21次)比9次(3次,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3、-2.053,P均<0.05)。TGERD组和RA组24 h pH-阻抗监测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ES压力过低、食管酸暴露异常和流次数特别是弱酸性气体流次数增多可能更易诱发RA。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哮喘 胃镜 高分辨率测压 pH-阻抗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患者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评分、流体征量表(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流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带息肉患者100例声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RSI、RFS评分初步诊断咽喉流情况,监测食管动力分段特点及上下括约肌压力,分析患者RSI、RFS评分、食管动力检测及其与咽喉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35.00%患者RSI评分>13分,30.00%患者RFS评分>7分。观察组RSI评分[(24.17±1.14)分]和RFS评分[(17.59±1.5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8±0.12)分、(4.2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344、86.742,均P<0.05)。观察组上括约肌松弛恢复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食团内压明显大于对照组,下括约肌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3、4.660、2.186、4.977,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RSI评分与咽喉异物感、持续清嗓、鼻涕倒流或痰多呈正相关(r=0.640、0.649、0.507,均P<0.05),RFS评分与喉室消失、后连合增生、声带水肿呈正相关(r=0.742、0.516、0.547,均P<0.05)。结论声带息肉患者RSI、RFS评分与咽喉流呈正相关,且部分声带息肉患者食管上下括约功能、结构存在一定障碍,存在咽喉流情况,因此可将三者联合应用于诊断咽喉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声带 息肉 胃食管反流 食管活动障碍 食管pH监测 食管括约肌,上段 食管括约肌,下段 松弛
  • 简介:摘要本文对2例明确诊断咽喉流性疾病患者行内镜抗流黏膜切除术,术前、术后进行咽喉流症状指数评分、流体征评分、咽部pH监测、胃镜检查。对比术前、术后结果,上述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