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深静脉置换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重症黄疸,其中18例采用深静脉置换为治疗组,24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日后总胆红素水平,总住院天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少,降低了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结论:新生儿重症黄疸采用置换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黄疸 全血置换
  • 简介:例1,男,79岁,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前1天晚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3075U皮下注射。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七叶皂甙钠、奥关拉唑,并插管引流。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之后2h内引流口流出总量达400ml的血色液体。凝血试验示:PT14.6s,APTT54.7s,TT13.7s,纤维蛋白原3.2g/L,抗凝血酶原Ⅲ68.6s。血常规示:Hb76g/L,PLT188×10^9/L。立即肌内注射血凝酶1000U,6h后再注射1000U,并输新鲜血浆800ml,红细胞悬液5u。术后第3天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次日复查凝血试验依然正常,伤口未再出现渗。例2,74岁女性患者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髋关节置换术前12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3075U皮下注射。手术过程中患者渗较多,凝血试验示:APTT58.7s。立即给予鱼精蛋白30mg静脉注射,血凝酶1000u肌内注射。术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术后第2天患者伤口未出现明显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渗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指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或保存液的袋内,不做任何加工,即为。目的讨论输注。方法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决定输新鲜一定要权衡利弊,慎之又慎,因为当日库一些病毒尚未灭活,故有潜在的危险性,当输血量大时多输成分,少输或不输新鲜血。库存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部分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携氧和维持渗透性。

  • 标签: 全血输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肤采血法取得的末梢与静脉采血法取得的静脉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30例婴幼儿上述两种采血方法白细胞计数结果,用较小含量配对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t=1.0481.048<t0.02/2,29=1.311故P>0.02,明末梢与静脉两组WBC检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常血细胞分析时,尽量使用静脉标本,婴幼儿静脉取得困难时,皮肤末梢模式也是可取方法之一。

  • 标签: 末梢全血 静脉全血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膝关节黄换中髌骨冠换与否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临床膝关节簧换中是否进行髌骨簧换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兆60膝,按膝关节置换时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髌骨未置换组。结果与结论:令膝关节置换3个月后,髌骨置换组忠者在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髌骨评分、活动度和Q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比明显降低(P〈0.05),而膝前痛评分和膝外翻角与髌骨未置换组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膝关节置换中合理进行髌骨处理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运动轨迹,明混降低髌骨并发症。对于髌股关节匹配及力线良好的忠者保留髌骨可提高关节的功能恢复,在膝关节胃换中进行髌骨置换较髌骨不置换总休效果好。

  • 标签: 髌骨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假体 骨性关节炎 骨水泥 骨科内固定
  • 简介:摘要人工置换术是最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82例患者。人工关节有骨水泥型和生物性两种,由于骨水泥毒性及副作用大,我院近年来大多使用生物型固定,效果均满意,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髋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置换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2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只单纯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结果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膝前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的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髌骨置换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膝前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髌骨功能。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时期,采取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患者髋关节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所治疗的86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个小组。每分别是43例患者,在护理时,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获得的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为93.0%,同时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做到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应在临床护理时加以推广。

  • 标签: 髋关节 全髋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摘要为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除3例双侧同期置换患者及3例80岁高龄患者在术后3周后出院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4~6周门诊复查屈膝、屈髋均大于90度,能完成日常生活,认为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5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微创与常规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4±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毫不影响假肢体位与置换后早期功能活动的锻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前路微创 全髋关节 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症(PHC)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骨科择期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体质量指数(BMI)为19~24 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正常通气组(N组)和PHC组,每组30例。N组术中维持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Hg [1 mmHg=0.133 kPa],PHC组术中维持PaCO2在60~70 mmHg。分别于两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后30 min(T1)、6 h(T2)、24 h(T3)及48 h(T4)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补体C3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及7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N组相比,PHC组T1~T4时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27.8±3.3)pg/ml比(21.4±2.9)pg/ml、(58.5±9.7)pg/ml比(36.6±6.4)pg/ml、(82.6±15.5)pg/ml比(52.5±9.2)pg/ml、(69.8±12.5)pg/ml比(41.4±7.6)pg/ml,均P<0.05],血清IL-10浓度明显升高[(15.6±4.4)pg/ml比(20.8±4.9)pg/ml、(39.6±7.5)pg/ml比(53.8±8.7)pg/ml、(66.2±9.3)pg/ml比(79.9±11.6)pg/ml、(49.6±7.9) pg/ml比(58.3±9.4) pg/ml,均P<0.05],T2~T4时血清C3a及CRP浓度明显降低[(68.5± 8.6) μg/ml比(61.9±7.3) μg/ml、(93.7±12.6)μg/ml比(78.8±9.3) μg/ml、(78.6±9.3) μg/ml比(62.6±7.5) μg/ml,均P<0.05;(10.7±2.8)ng/ml比(8.5±2.2)ng/ml、(42.5±5.6)ng/ml比(29.5±4.3)ng/ml、(61.8±7.3)ng/ml比(40.5±5.7)ng/ml,均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3 d MMSE和MoCA评分均降低[(28.2±2.3)分比(22.4±0.9)分、(28.5±2.2)分比(24.3±1.0)分,均P<0.05;(27.1±2.1)分比(22.2±1.2)分、(26.9±1.9)分比(23.4±1.1)分,均P<0.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术后7 d MMSE和MoCA评分均升高[(22.4±0.9)分比(23.8±1.0)分、(24.3±1.0)分比(25.7±1.2)、(22.2±1.2)比(23.9±1.3)分、(23.4±1.1)分比(25.3±1.4),均P<0.05];术后3 d及7 d时PHC组MMSE和MoCA评分均高于N组(均P<0.05)。术后7 d,PHC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16.7%比40.0%,P=0.045)。结论PHC可减轻老年患者止血带相关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肢体缺血再灌注 认知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置换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说明康复护理对置换至关重要。方法病人术后保留止痛泵,为每一位病人制订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计划,使病人在无痛苦的情况下愉快配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有计划的康复护理,术后第10天,病人主被动屈膝可达到甚至超过110°,1月后可完全负重行走,两月后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正确合理的康复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

  • 标签: 全膝置换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方法为膝关节病变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通过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练和健康教育,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