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致暂时性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脑结构、神经细胞、细胞器及炎症因子等异常都可诱发癫痫,而无论何种脑损伤都有炎症反应的参与,本文将从上述结构说明免疫炎症反应与癫痫的关系。脑损伤可诱发或加重癫痫,癫痫亦可导致及加重脑损伤。

  • 标签: 癫痫 炎症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最早一般是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向深层扩散发展为牙周炎,症状严重时,需要直接取牙。牙周炎的免疫炎症主要有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两种,本文就免疫炎症和牙周炎的关系,以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两个方面来探讨。

  • 标签: 牙周炎 免疫反应 先天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简介:摘要目前的分析明确了炎症性肠病的直接发病机制是免疫学机制,且其处于核心地位,抗原呈递细胞、人类β防御素、感染因素等引起的免疫反应会造成炎症性肠病。在进一步分析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影响下,需要结合各种病人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色选择药物,而深入把握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制有利于炎症性肠病预防和治疗新领域的拓展。为此,本文阐述了炎症性肠病的一些免疫发病机制。

  • 标签: 炎症性 肠病 免疫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疾病,其特征是糖基化异常的IgA1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沉积并因此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导致肾脏损伤。遗传和黏膜免疫异常在IgAN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免疫调节紊乱是该病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应用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分析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初步揭示了IgAN相关免疫细胞的广泛激活和功能性克隆潜在的诊断和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干预IgAN新的靶标和精准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免疫调节 炎症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肺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免疫炎症因素在肺高血压形成及血管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抗炎相关药物可能成为治疗肺高血压的新靶点。本文就肺高血压中免疫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肺高血压 免疫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痤疮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6—9月选择在单县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4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早期痤疮患者20例,后期痤疮患者20例,从在单县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无痤疮病症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CD4^+T细胞、sIL-2R、IgG、IgA、IgM水平。三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同时用Levene检验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性,则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T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CD4^+、sIL-2R水平[(41.28±2.69)%、(169.1±43.6)pmol/L,(39.52±3.76)%、(113.4±56.7)pmol/L,(38.44±2.85)%、(78.6±32.5)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15、5.832,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研究对象IgG、IgM[(18.62±2.14)、(1.27±0.37)g/L,(15.38±1.47)、(1.48±0.45)g/L,(13.79±2.76)、(1.24±0.31)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44、8.497,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后期痤疮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M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了早期、后期痤疮炎症反应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痤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炎症
  • 简介:摘要炎症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宿主防御机制,以消除感染部位的病原体;而炎症的消退阶段主要是维持组织内的稳态环境。促炎症消退介质(SPMs)是内源性抗炎分子,在减轻过度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SPMs在炎症部位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SPMs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固有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等。

  • 标签: 促炎症消退介质 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ation syndrome,IRIS)是 HIV/AIDS患者启动 HAART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诊疗方案均不明确,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本文从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诊疗方案等方面对 IR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气压、寒冷、强辐射等基本特点,其中低氧是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低氧应激对人脑的认知功能及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机体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下降。目前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于人脑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是否促进认知功能减退并向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高原低氧环境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系统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肌注人免疫球蛋白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肌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9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IL-10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M浓度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9、4.29、5.07、4.12,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FN-γ、IL-6等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10浓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34、8.45、6.12、5.35、5.21、7.46、5.18、4.08,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FN-γ、IL-6、IL-10等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6、0.92、0.46、0.74,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4、2.97、5.45、3.89、3.56、2.81、4.34、3.31,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4、4.26、5.38、4.29,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t分别=8.54、9.26,P均〈0.05),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7,P〉0.05).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严重腹腔感染 免疫炎症反应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在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I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许多研究阐述了IgE型自身抗体在SLE中包括与组织上自身抗原结合导致的直接损伤、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和淋巴结迁移以及IgE介导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的Ⅰ型干扰素应答反应等致病机制。目前已认识到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慢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IgE型自身抗体介导了部分自身免疫反应,而其他包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多发性硬化病等存在IgE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部分研究认为其与IgE型自身抗体有关。目前抗IgE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哮喘以及CSU等疾病的治疗,而IgE型自身抗体及表达FcεRI的效应细胞将有希望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治疗靶点。该文将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及其临床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免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分为感染性免疫炎症和非感染性免疫炎症。目前关于免疫炎症在眼部的研究进展主要聚焦在2个方面,一是经典的免疫炎症性眼病的靶向药物或靶点分子治疗研究,二是以往认为的非免疫炎性眼病的免疫机制研究。经典的免疫炎症性眼病如变应性结膜炎、免疫性角膜病变、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视神经炎和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发病机制中的免疫炎症关键分子是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近年来发现在感染性眼病和眼部肿瘤中,免疫炎症机制也有着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新近研究揭示免疫炎症在传统观念认为的非炎症性眼病,如近视、青光眼、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免疫炎症广泛参与从眼前段到眼后段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对相关眼病进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已引起全球眼科界的重视。眼科医生应关注免疫调控在各种眼科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眼病的免疫疗法研究进展,深入探讨免疫炎症调控治疗眼病的新策略,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免疫 炎症 免疫相关眼病 发病机制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miR-142-3p是一种长约19~24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小RNA,通过转录后调控的方式广泛参与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参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免疫细胞功能,与炎症性疾病如骨关节炎、脓毒症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并可以通过外泌体运输至靶组织,miR-142-3p有望成为免疫炎症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炎症 免疫 外泌体 miR-142-3p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IBD患者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还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及生物活性物质。肠道巨噬细胞能够介导炎症反应,其过度活化会引起炎症反应的调控失衡,使生理性炎症反应转变为病理性的肠道损伤,参与IBD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对肠道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IBD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巨噬细胞,肠道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肠道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