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乌司他丁组(UTI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UTI组于切皮前微量泵静脉输注乌司他丁0.5×104 U/kg,N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均在1 h内输注完毕。分别于术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及术后1 h(T2)、1 d(T3)、3 d(T4)和5 d(T5)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血小板黏附(CD42a+/CD14+)、单核细胞活化功能(HLADR+/CD14+)的表达。于术前1 d和术后30 d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根据Z计分法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与NS组比较,UTI组患者T1~T3时CD42a+/CD14+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UTI组患者T3~T4时HLADR+/CD14+表达则均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UTI组患者术后30 d时霍普京斯视觉学习测试(HVLT1)和数字广度测试(FSDT)评分均升高(P<0.05)。NS组有15例(30.0%)患者发生POCD,UTI组有5例(10.0%)患者发生POCD,与NS组比较,UTI组患者POCD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调节其免疫功能状态,降低POCD发生率。

  • 标签: 乌司他丁 免疫功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NF-7、IL-6、TNF-a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免疫球蛋白 阿昔洛韦 T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市大江东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EOS、IL-4、IgE和TNF-α水平变化,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5%)高于对照组(7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0.38±0.12)分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0.42±0.14)分,低于对照组的(0.87±0.19)分和(0.93±0.25)分(t=18.373、14.99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OS(0.38±0.09)×109/L、IL-4(13.89±3.25)ng/L、IgE(109.35±16.57)kU/L和TNF-α(1.25±0.12)ng/L,低于对照组的(0.73±0.13)×109/L、(18.36±2.70)ng/L、(164.53±23.51)kU/L和(1.49±0.1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52、8.914、16.165、10.528,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可降低EOS、IL-4、IgE和TNF-α水平,减轻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

  • 标签: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免疫球蛋白E 肿瘤坏死因子α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及其与气道炎症反应,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治疗的ACOS患者4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EOS水平高低的不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的气道炎症免疫水平变化。结果:分析可见,EOS高水平患者的炎症因子明显更高,NK细胞、CD4/CD8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ACOS患者EOS水平较高时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也可随之增长,同时,患者的免疫抑制降低,提示EOS水平与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免疫抑制有一定关联。

  • 标签: ACOS EOS 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阴益肺汤在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肺炎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气阴两虚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给予养阴益肺汤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天数、胸部X线检查结果、炎症指标(CRP和PCT)以及免疫功能(CD3+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比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胸片阴影吸收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细胞、CD4+细胞和CD4+/CD8+水平有明显提升,尽管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肺汤在气阴两虚型老年肺炎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为老年肺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养阴益肺汤 老年肺炎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体外模拟创面炎症微环境的可行性。方法(1)取1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在背部中线两侧用打孔器各取直径1.0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组织,制作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形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48 h后,取距创缘2 mm内创面组织,制作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取2种组织匀浆上清液,调整总蛋白质量浓度为1 mg/m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样本数为6。(2)取原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培养至第3代,培养48 h后提取正常外泌体。另外取第3代hUCMSC,分别加入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0、50、100 μg/mL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和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培养48 h后,提取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取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粒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和CD63表达。(3)取1 d龄C57BL/6小鼠乳鼠20只,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Fb)和第3代Fb,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Fb,培养2 h,利用细胞爬片法结合免疫荧光法观察波形蛋白的表达。(4)取第3代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每组4孔。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7组依次加入实验(2)中制备的正常外泌体,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8组细胞活力。(5)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每组4孔,并分别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培养6、12、24 h细胞迁移率。(6)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但不设置对照组,每组3孔,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培养48 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结果(1)伤后48 h,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TNF-α含量为(116±3)pg/mL,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的(97±5)pg/mL,t=3.306,P<0.05。(2)hUCMSC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均呈典型茶托样;3种hUCMSC外泌体粒径为30~150 nm,均在外泌体正常粒径范围内;3种hUCMSC外泌体CD9和CD63均呈阳性表达。(3)原代细胞轮廓清晰,呈突起的纺锤形、不规则多角形或细长条状;第3代细胞形态与原代细胞相近。培养2 h,细胞中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鉴定为Fb。(4)培养48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为(13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正常外泌体组的(107.5±2.4)%、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13.3±3.2)%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04.0±2.0)%、(101.9±1.5)%,P<0.01, 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103.4±2.2)%、(102.5±1.4)%],P<0.01。(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 μg/mL时,培养6、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 h,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以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0 μg/mL时,培养6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6)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 μg/mL时,7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1、TGF-β3、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3、1.537、1.653,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培养48 h,7组细胞TGF-β1、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7、1.308,P>0.05)。5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外泌体组、5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结论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预处理对hUCMSC外泌体的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低浓度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刺激所得的hUCMSC外泌体能够上调F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但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炎症介质含量过低,不足以有效启动间充质干细胞抗炎及组织修复旁分泌效应。

  • 标签: 炎症 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组织匀浆 微环境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接受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时间,提高儿童身体免疫力。根据卫生部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研究计划免疫接种中对于个别儿童的禁忌症,以免在接种疫苗中发生意外。

  • 标签:
  • 简介:2018年6月、7月,免疫治疗药物欧狄沃和可瑞达(即“O药”和“K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PD-1(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于2018年年底上市。2018年被称为中国真正的免疫治疗元年。“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这一概念曾在中国备受争议和质疑,曾因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被贴上了“骗子”的标签,如今,它终于摆脱虚假治疗的负面影响,再次成为医疗界、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为癌症治疗带了光明的前景。

  • 标签: 免疫治疗 治疗药物 程序性死亡 自主研发 中国 上市
  • 简介:采用离体培养测定病毒效价或分子技术测定病毒基因组RNA拷贝数都可以测定人体中HIV的浓度。一般来说,病毒RNA至少是感染病毒效价的10000倍以上,因为血浆中大部分病毒颗粒是非感染性的(如由于病毒基因缺陷,病毒组装错误或被抗体中和)。

  • 标签: HIV感染 免疫系统 抗体应答 离体培养 细胞免疫应答 抗AIDS疫苗
  • 简介:风湿免疫类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功能。诊疗范围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赖特综合症、银屑病关节炎、多肌炎、皮肌炎、痛风、脂膜炎、硬皮病等疾病。

  • 标签: 风湿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干燥综合症
  • 简介: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常常被集中于对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机能调节和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沁以及运动系统的研究上,而对体育运动疲劳后的恢复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却研究得不多。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运动与免疫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运动既能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我们认为,要使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靠运动是不够的,还需将运动中所消耗掉的物质和各器官系统下降了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都能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即恢复),才能真正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 标签: 人体免疫功能 体育运动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恢复措施 运动疲劳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简介:1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水禽种类、日龄及母源抗体水平等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常发病、多发病而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重点安排,而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

  • 标签: 免疫程序 水禽 母源抗体水平 科学合理 流行情况 常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0302285转染MHCⅡ类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免疫特性的影响/孙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3),-164~167用含pLXSN/CIITA逆转录病毒转染HO细胞,建立稳定表达CIITA的细胞系HO-CIITA,用FACS和RT-PCR分析HLA及抗原加工递呈基因表达水平。与MACS法分离的人CD4~+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

  • 标签: 免疫学 抗精子抗体 胚胎移植 间隙连接蛋白 卵泡液 不孕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