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随机介质的谱分解理论,建立了二维多孔介质的细观模型,发展了多孔介质传热问题的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求解算法,模拟了恒定热流加载下含基体孔隙复合材料的传热过程,计算了碳化硅多孔材料的等效热导率。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传热过程与孔隙率、孔隙结构密切相关,孔隙率越大材料传热性能越差,等孔隙率条件下,多孔介质沿某一方向的等效热导率随该方向孔隙自相关长度的增加而变大。

  • 标签: 多孔介质 细观模拟 格子BOLTZMANN方法 等效热导率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的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的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的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针对气体-颗粒微尺度流动与传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构建模型中气体处理为可压缩、变物性流体,并在颗粒表面采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分析稀薄效应对颗粒与其周围气体流动与换热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新的阻力系数与传热努谢尔特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效应将减小颗粒阻力系数,同时抑制颗粒与其周围气体的传热过程。

  • 标签: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空气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工业炉窑中高温烟气与燃烧时所用的冷空气进行的热交换,它是烟气余热回收的一种装备,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动力、工业冶金与制冷等行业。空气换热器一方面能提高进入炉膛内助燃空气的温度,带入一部分物理显热,提高炉膛内辐射温度,保证炉膛内燃料能充分稳定燃烧,并且能改善燃烧状态,节省能源;另一方面,也能减小炉内热损失,降低排烟的温度,提高炉窑的热效率。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空气换热器结构及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空气换热器中的传热方程及传热计算,通过对空气换热器的参数的优化及改进,以此来提高空气换热器对高温烟气的余热利用率,对提升空气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烟气余热回收 空气换热器 传热特性
  • 简介:摘要对节能越来越重视的今天,门窗玻璃作为外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传热系数对门窗保温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近些年已经在建筑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幕墙工程中外墙占比非常高,深入分析和掌握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能够发挥门窗玻璃最佳的节能性能。

  • 标签: 建筑门窗 传热系数 系数检测
  • 简介:摘要通过热流计法对5个竣工建筑进行测试,获得被测墙体的保温性能试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得出被测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而评价不同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

  • 标签: 保温墙体 热流计法 传热性能
  • 简介:空调虽小,却“五脏俱全”,内部包含各种类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当程度上影响空调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作为空调结构核心的传热系统,更是决定其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空调传热系统结构设计是提高空调性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空调传热系统 结构设计 优化分析
  • 简介:摘要建筑节能现场测试是目前我国建筑热工与暖通空调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文介绍了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几种现场检测方法,对其检测依据、检测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环境因素对现场检测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温差、辐射和风速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围护结构的现场检测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 标签: 传热系数 问题 现场检测
  • 简介:在压力2.5-4MPa,质量流量0.7-1.7g/s,入口温度20-250℃的实验条件下,对煤油在内径1mm,长度300mm竖直上升圆管中的流动及传热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传热不稳定开始发生.不稳定发生的起始热流密度随压力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入口油温的升高而减小,且当入口油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无不稳定现象发生.不稳定发生的初始时刻,出口油温迅速增加,管道壁温明显下降,传热系数增大;实验段局部流速增大,进而在管道内部形成压力脉动并产生声音.不稳定结束后,出口油温几乎保持不变,壁温会缓慢增加,直至下一次不稳定发生.

  • 标签: 超临界压力传热 传热不稳定 压力脉动 传热强化
  • 简介:对比研究倾斜上升和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对于超(超)临界压力锅炉水冷壁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同几何结构参数管型、相同实验工况条件下倾斜上升与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传热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上升和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周向平均内壁温和对流换热系数在全部实验焓值区间内随焓值增加而变化规律相似;具有相同焓值的截面内倾斜上升内螺纹管周向平均内壁温高于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周向平均内壁温;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倾斜上升内螺纹管超临界水的对流换热系数。

  • 标签: 超临界水 传热特性 垂直内螺纹管 倾斜内螺纹管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卧式循环流化床技术,恢复并部分重建了卧式循环流化床气固实验台。根据热平衡原理,自行设计了传热探针。在实验台上用传热探针测量了冷态条件下dp=87、174μm的玻璃微珠在主燃室、副燃室及燃尽室的单管传热及壁面传热传热系数,传热系数在主燃室密相区单管实验约116~186W/(K•m2),壁面实验约106~165W/(K•m2),稀相区单管实验约55~65W/(K•m2),壁面实验约70~80W/(K•m2),在副燃室单管实验约45~55W/(K•m2),壁面实验约55~75W/(K•m2),在燃尽室单管实验约36~45W/(K•m2),壁面实验约45~70W/(K•m2)。实验发现风速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而物料浓度及粒径对传热系数有较大影响,并对比了三个燃烧室共四个测点的传热系数的相对大小(单管实验为4.01.51.31,壁面实验为1.81.21.11)及总结出传热系数与风速、浓度、粒径的经验公式。

  • 标签: 卧式循环流化床 过热器 水冷壁 传热
  • 简介:目的研究沙疗温度对骨重建实验的影响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采用CT扫描的手段分别进行4次扫描(建立实验对象OA模型前后各1次、进行沙疗第1周和第2周后各1次)。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分析了各股质层骨量的变化,将肌肉、股骨和骨髓,装配后划分网格,把建立的三维模型的STL格式导入到COMSOL软件进行传热模拟及分析温度场产生的应力对骨重建的影响。结果分析4次CT扫描数据的变化和热应力模拟,在沙疗温度产生的热应力环境下,软质骨体积减少,而密、硬质骨体积增加。传热数值模拟很好的体现了大腿及股骨部位的温度分布。结论沙疗温度对股骨产生的热应力对骨重建起促进作用。

  • 标签: 沙疗 传热 骨密度 热应力 数值模拟
  • 简介:砖坯的干燥是其塑性成型的逆过程,干燥过程涉及相变及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耦合问题,文章从非稳态传热传质和相平衡的角度出发,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建立了砖坯干燥过程的非线性三维数学模型,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砖坯干燥过程中内部含湿量和温度的变化过程,讨论了干燥介质入口速度和温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合所得的干燥数据以及临界干燥温度梯度,利用Matlab对干燥介质入口速度、温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在小于本文所设定的临界梯度的条件下,较为经济的干燥条件是温度为550~573K,风速为0.5~2.5m/s。

  • 标签: 干燥过程 多孔介质 传热传质耦合 数学模型
  • 简介:涡流脉冲热像技术中,对含裂纹被测试件施加短时高频电流激励,裂纹面因涡流积聚会产生瞬时热量,进而由热传导引起试件表面温度分布的变化。为了分析裂纹传热特性,建立了涡流分布模型和简化传热模型,探索了试件表面温度分布的特点。制作了一系列含不同长度的贯穿疲劳裂纹金属试件,深入研究了裂纹区域热响应和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检测条件下,裂纹区域热响应与裂纹长度接近线性关系,满足正相关性,从而证明了简化传热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丰富了涡流脉冲热像技术的传热理论,为该技术的工程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涡流脉冲热像 疲劳裂纹 传热学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探索大功率器件热控系统采用毛细芯微槽蒸发器的结构优化方案,特建立了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微小槽道蒸发器数值计算单元,采用CFD研究了储液腔布置位置、供液口位置对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得到储液腔位置对于毛细芯微槽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均温性和进出口压降影响显著,其中底部布置储液腔的蒸发器更具优势;在底部布置储液腔情况下,不同供液口位置影响作用不明显.以上结论为提高毛细芯微槽蒸发器的流动传热特性提供了参考数据.

  • 标签: 毛细芯 两相冷却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基于WGOTHIC程序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assiveContainmentCoolingSystem,简称PCS)原型及其整体性能试验台架进行建模,分析了基准工况和恶劣工况下安全壳内的压力变化和传热特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恶劣工况下PCS系统的冷却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使安全壳在事故初期的冷却降压速率略有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仍可有效实现安全壳的降温降压。事故后安全壳内热阱吸热速率迅速下降,通过安全壳内壁面冷凝吸收的热量比例逐渐增大,最终通过安全壳壳体壁面“冷凝—导热—蒸发”通道载出能量的速率和事故中破口输入能量的速率将达到平衡。

  • 标签: 非能动安全壳 比例分析 传热特性 整体试验台架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多,相应提高了对发电厂的生产要求。与传统发电模式相比,核电发电在发电效率及清洁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是未来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受其发电形式特殊性影响,核电厂对于生产工艺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核电厂运行事故,威胁着核电厂的正常生产。笔者从事故探测、事故处理等角度,就其事故运行管理,发表几点看法。

  • 标签: 核电厂 蒸汽发生器 传热管断裂事故 运行管理
  • 简介:3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云与大数据论坛”上做了题目为《云计算、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报告。

  • 标签: 计算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 副主任
  • 简介:摘要在核电站运行期间,利用涡流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传热管外壁泥渣沉积与结垢的分布,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水介质中存在固态的腐蚀产物杂质,当这些杂质随水介质进入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后,经过蒸发、浓缩、汇聚并沉积在蒸汽发生器管板、支撑板、传热管表面以及支撑板与传热管的缝隙之间。严重的传热管表面结垢将影响蒸汽发生器的换热效率,并危及传热管寿命。基于此,本文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二次侧结垢分布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传热管 二次侧结垢分布 检测
  • 简介:摘要折流板可以改变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使其垂直于管束流动,并提高流速,从而增加流体流动的湍流程度,获得较好的传热效果,采用CFD技术对核电站广泛应用的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研究,得到了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分析了不同折流板间距和不同折流板圆缺高度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为核电站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换热器 折流板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