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1 :王渝 2 :李佳佳 3 :胡航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国教师》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引言: 鲁迅原名周树人 ,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和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章以犀利、极具讽刺性 著称, 鲁迅先生犀利且精准的写作方式深深吸引和震撼 着我。 在高中时期 首次阅读 《祝福》这篇短篇小说, 在教师的 引导和讲解下对这篇小说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 大学期间 阅读《鲁迅全集》,并自发地去挖掘《祝福》中的深刻意蕴, 让我 对当时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水平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也对鲁迅先生的写作特色和背负的“重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选择就《祝福》写一篇文学评论。
  • 简介:1827年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滥觞,它不断为后世学者所解读、分析和阐发。20世纪下半叶,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兴起,解构了欧美中心主义,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主义时代来临。1993年伯恩海姆的报告,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比较文学应摒弃欧洲中心主义,而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将比较文学研究范围扩大到东西方。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 多元文化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德论 解构主义
  • 简介:《扬子江评论》由江苏省作协主办,自二○○六年冬创刊以来,以鲜明的办刊特色,明确的办刊理念,鲜活的办刊风格,展现了当下稀缺的文学品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以自己的方式迅速介入到了当前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现场,表现出了鲜明的价值观念、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标签: 文学评论 办刊特色 办刊理念 办刊风格 文学品质 文学批评
  • 简介:<正>选题,就是选择论题。它包含意识到问题和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两个方面。评论者在广泛的文学材料中涉猎。必然不时有灵机触发和灵感冲动,一个个问号自然会拨动他的情思,这就是意识到了问题。意识到问题又伴之以分析思考:该问题是否值得评论?如值得评论,本人是否能胜任?如本人能胜任,应取何种角度、用何种方法?能预期取得何种程度的成果?

  • 标签: 文学评论 评论者 选题艺术 比较文学 创作心理 文学理论
  • 简介:上午议题:文学评论的时代使命[主持人]李骏虎(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今天,咱们山西评论界老中青三代同堂,是山西评论界的一次盛会.开这个会,是鉴于我们山西近几年以来,老一辈评论家们还有中青年的评论家走向全国之后,新一代的评论家在全国影响力不断加强,成绩同样有目共睹.

  • 标签: 使命繁荣 促进会纪要 山西文学评论
  • 简介:想到这个题目时,我十分兴奋,以致午觉都没有睡成,失眠了。关于扫瞄世界文学,在1995年我做过一次,那时我横扫的基本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虽说也捎带上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和18世纪、还有部分19世纪的世界文学,但主体绝对是二十世纪的。那毕竟是二十一年前了,我的阅读范围还不够广阔,对于某些作家,不过是读了他一两本书。后来我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从二三本到了四五本,我选择的重要作家,就把他所有的作品读完。

  • 标签: 小说家 《海上劳工》 司汤达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白鲸》 巴尔扎克
  • 简介:维吾尔族文学文学评论的解放后经历了最初阶段、文革阶段和新时期阶段这样三个阶段。本文探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时期文学评论的发展,指出取得的成就。

  • 标签: 文学评论 维吾尔族 改革开放
  • 简介: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而外,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又原文中之"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一段

  • 标签: 外国文学评论 略谈外国文学
  • 简介:当代中国的读书人没有听说过季羡林名字的恐怕很少,而知道李长之的(即使是学文学的)可能就不多了,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曾用名李长植,山东利津人。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属临清)人。两人是同乡,是刚上小学就认识的同学。

  • 标签: 文学评论 当代中国 山东
  • 简介:前辈在外国文学评论面,在外国文学评论面,《通报吨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介绍与评论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外国文学评论 略谈外国文学
  • 简介:摘要网络媒体日益强大的覆盖能力已日渐为众多的文学评论者所认同,关注和利用网络媒体的文学评论家越来越多。网络文学从发生到发展到小有规模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针对网络文学所进行的评论、研究虽然一直都在进行,但却也并没有随着“网络文学热”的出现而呈现“繁荣”的景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的网络文学评论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网络 文学评论 分析探讨
  • 简介:<正>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照理说,这应必然引起文艺评论的活跃,因为创作与评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当前的文艺评论界并不景气,阵地少,人手少,措施不力,有关方面重创作、轻评论的倾向至今也并没有多大的好转。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文艺评论队伍的建设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据《文学报》报道:“现在作协全国各分会(不包括中直单位和部队系

  • 标签: 文艺评论 文学评论 扶植新人 文艺创作人才 评论工作 有关方面
  • 简介:“民族文学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大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应促进其发展进程。”众所周知,这是歌德1827年对艾克曼(Eckermann)所说的话。20年后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越来越不可能了,于是从许多民族和地方文学中,出现了一种世界文学。”世界文学(Wehliteratur):这正是歌德和马克思的构想。

  • 标签: 世界文学 猜想 民族文学 地方文学 马克思 狭隘性
  • 简介:《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NortonAnthologyofWorld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标签: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 世界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
  • 简介:文学”这个概念是人类古已有之的,而“世界文学”这个观念并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只是在1827年,伟大的歌德才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观念。这距今已经172年了。只是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才在不朽的《共产党宣言》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极其深刻的学说。这距今也已151年了。在人类快进入必将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百多年来西方、东方是怎样看待“世界文学”的,这应该是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文学 发展 美国 麦卡锡主义
  • 简介:近年来学界在讨论世界文学时,习惯于将歌德的世界文学当做理念或文本来引用.却常常忽略了它首先是一个历史事件。歌德时代的德意志知识分子在建构民族国家受挫的情况下.发展出“文化民族”的集体认同,同时将世界主义精神视为民族优越性的体现。这种奇特的认同(一个体现着世界主义精神的文化民族)也存在于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中.反映出后者的复杂面相:被建构的“德国”支撑着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反过来,歌德的世界文学观也在对“德国”进行着意义的填充。但歌德并非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精英主义者.他观察到大众趣味的低下.因此对已然借着市场和读者降世的世界文学频发警醒之语,并对由精英文学家们的团结和交流创造出来的世界文学抱有期许。

  • 标签: 歌德 世界文学 德意志 文化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精英主义
  • 简介: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学、国别文学如何生存发展,世界文学能否实现,比较文学如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这几种文学之间在学术视域、学理范式和实践探索中进行分析,阐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是本文的中心问题。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正是由于比较文学的介入而突显出学理意义。它使具有强烈民族或地域特点的民族或国别文学在跨越了异质文化界限而成为世界文学以后,表现出“越族”、“去国”的本质特征。但是民族性却会长期存在于世界文学之中,因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

  • 标签: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