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98例外院下颌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导致中、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科学、有效地针对性止血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98例外院下颌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诊断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分析下颌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提出有效地止血方案。结果98例患者体格检查和凝血功能测定均为正常,中、术后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引流管成功拔出,未见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导致下颌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有患者自身体质以及凝血机制障碍,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手术中局麻药具有反射性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在切开粘膜后分离咬肌和下颌未在骨膜下剥离,和磨操作不当损伤血管导致大出血等相关因素,通过对相关临床病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止血方案,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下颌角截骨术 外院 大出血 止血方案 综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下颌术后产生第二下颌下颌边缘不流畅或双侧不对称患者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18~40岁。通过CT行全头颅扫描,应用Mimics 13.0软件建立颅骨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线,根据设计线进行二次,并于术后6个月时再次行下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修复前、设计后及术后6个月时下颌角度,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侧对称性及设计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相符程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15 d出现血肿,经口腔换药清洁、引流、加压包扎,术后2周B超下观察血肿已吸收,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及颏突意外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39例患者的下颌角度由术前左侧118.12°±18.08°、右侧114.60°± 16.01°改善至左侧121.28°±6.96°、右侧121.32°±5.88°,术前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P=0.045),术后6个月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529)。比较各例设计后下颌角度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实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601),且患者均对第二下颌及面型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既可避免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及颏神经,亦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

  • 标签: 下颌角截骨 数字化设计 修复外科 定量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肌电图检测,观察下颌整形对咬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选取下颌整形患者18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行咬肌肌电图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咬肌肌力下降明显(P<0.05);术后1年时咬肌肌力基本恢复,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颌整形术后1年患者的咬肌功能基本恢复。

  • 标签: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 咬肌 肌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内入路下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变化,以及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235例下颌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口内入路下颌整形。根据中文版FACE-Q制作问卷,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从面部外观、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各维度得分间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当回归系数B>0时说明具有正向影响关系。结果共收回83份完整问卷,其中男12例,女71例,年龄19~41岁,平均25.8岁。其中初中学历1例,高中11例,大学54例,硕士及以上17例。1例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不同维度术后的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部与下颌满意度提高了(32.54±13.77)分,颏部满意度提高了(8.17±10.97)分,面部总体外观满意度提高了(31.42±15.67)分,心理健康提高了(18.17±16.39)分,社会功能(自信心)提高了(14.11±13.34)分。不同文化水平之间的患者在不同维度的FACE-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对患者手术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2~0.806,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的美观程度会对结局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回归系数B>0,P<0.05,R2=0.584)。结论下颌术后患者的面部外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最可能的因素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外观的美观程度,同时也与受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下颌骨截骨术 病人满意度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调查和问卷 FACE-Q量表
  • 简介: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2例Pierre-Robin序列征患儿行下颌牵引的护理体会。方法在下颌体部近处设计斜行线,予以截断前后皮质,置入延长器,在线两侧固定延长器,延长柄自耳垂下方引出,每天以0.8~1.0mm的牵张速率直至达到满意的牵引效果。术前护理重点为病情监测、体位及营养护理。术后护理主要侧重于延长器的护理、气管护理及营养护理。结果本组2例患儿舌后坠及呼吸困难得到明显的改善,牵引期间延长器柄固定妥当,未发生回旋,术后2周复查喉部CT提示内部牵引效果满意,咽腔开放,气道通畅。延长器置入口处伤口无感染。结论下颌牵引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气道梗阻。

  • 标签: Pierre-Robin序列征 下颌骨截骨-延长器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颧骨L型降低术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颧骨L型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利用数字化软件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对术前、后CT进行三维重建,在颞下颌关节的轴位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完成17组有关长度和角度的数据测量,包括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及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选择30例行颧骨L型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初诊年龄为(26.19±4.08)岁,范围21~36岁,其中15例年龄<25岁,15例年龄≥25岁。术后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9.406±1.241) mm,略大于术前(9.259±1.276) mm,差值为(0.146±0.388) mm;术后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分别为(1.080±0.537) mm、(1.598±0.591) mm、(1.239±0.568) mm,略小于术前(1.193±0.533) mm、(1.907±0.755) mm、(1.670±0.926) mm,差值分别为(0.113±0.409) mm、(0.309±0.711) mm、(0.431±0.78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13项测量指标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颧骨L型降低会对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带来轻微改变,但通过自身代偿,颞下颌关节能适应这种改变并达到新的平衡,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安全的轮廓美容手术。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 咬合功能 代偿能力 数字化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联合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假体植入隆颏一次性面下部轮廓成形的可行性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8例女性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均一次性完成下颌联合MEDPOR假体植入隆颏面下部轮廓成形,定期随访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8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2 h,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血肿致局部瘀斑2周消退外,其余患者术后1周出院。术后经2个月至3年随访,面部比例协调、双侧对称、口腔开闭运动及咀嚼功能正常,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下颌联合MEDPOR隆颏一次性面下部轮廓成形安全有效。

  • 标签: 下颌骨截骨术 下颌假体植入 隆颏 面下部 轮廓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肥大截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双下颌肥大患者拟行的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0例患者经手术后,19例外观整复疗效好,无感染症状,切口对位整齐,愈合佳,1例发生术后血肿,经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下颌肥大截围手术期周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下颌角截骨术 术中配合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种数字化下颌导板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同一手术小组收治的女性下颌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交替分配到A、B 2组,A组为常规导板组,B组为新式导板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术前将获得的CT数据导入Mimics 19.0,针对患者情况和要求设计个性化下颌线和导板。A组以下颌除部分设计导板(常规导板),B组以下颌保留部分设计导板(新式导板),并三维打印出导板。所有患者经口内切口入路,中用导板引导双侧下颌弧形。术后1周内同样对所有患者行CBCT扫描,并观察患者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下面部形态。比较2组单侧置入导板到完成下颌弧形时间、术后单侧24 h引流量及术前设计与术后1周内三维重建模型下颌下缘的偏差。结果共纳入20例女性下颌肥大患者,其中A组10例,年龄(24.3±2.3)岁(20~31岁);B组10例,年龄(24.6±2.2)岁(22~30岁)。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下颌,无骨折、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均满意。A组单侧置入导板到完成下颌弧形时间为(18.1±1.0) min,明显长于B组的(14.2±1.4) min(P<0.05)。A组和B组术后单侧24 h引流量分别为(107.9±12.5) ml和(112.1±13.8) ml(P>0.05)。术前设计与术后下颌下缘的偏差:A组下颌下缘前部偏差值为(2.7±1.2) mm,明显大于B组的(1.6±0.9) mm (P<0.05);A、B 2组中部偏差值分别为(1.9±0.7) mm和(1.8±0.8)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部偏差值为(2.8±1.1) mm,明显大于B组的(1.8±0.8) mm (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辅助下颌,可以实现精确,降低手术难度;新式导板在中就位更容易,固定更稳定,手术效率和准确性高于常规导板。

  • 标签: 截骨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颌角肥大 数字化手术导板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下颌区是下颌骨折的好发区域之一1,本文就我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下颌区骨折的好发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方法收集在我科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下颌区骨折的X片中,常可见到该区伴有不同程度阻生的第三磨牙存在,对此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报道2。结果近年来就我科收治的25例下颌区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参考。讨论探讨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解剖因素对下颌区骨折发生的影响。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骨角区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颌肥大患者中对于磨整形方法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磨整形的44例下颌肥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一般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形效果分析,采用口腔内入口对其进行磨治疗,分析患者的下颌肥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接受下颌肥大整形手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采取该手术可以取得预期的整形效果。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磨骨术 整形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重度拇外翻患者,选用Scarf联合Akin的疗效。方法:选50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Scarf,观察组行Scarf+Akin。对比并发症、足功能等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TSP(颈侧籽位置评分)、IMA(第1、2跖骨间)、AOFAS(足功能评分)、HVA(拇外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P<0.05)。结论:Scarf+Akin的应用,可以很好矫正畸形,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Scarf截骨术 Akin截骨术 中重度拇外翻 足功能
  • 简介:下颌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移植整复下颌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移植修复,而异体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摘要下颌肥大截整形口内入路是主流的手术方式,的方法有下颌直线、多次直线、弧形下颌外板矢状劈开等。由于手术在狭窄的视野内完成,会发生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髁突骨折、第二下颌等并发症,者要具备良好的美学观点,科学评估,微创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文综述了下颌肥大截整形的式选择与并发症的处理。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截骨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