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生牙与下颌骨角区骨折关系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下颌阻生牙与下颌骨角区骨折关系的临床观察

丁秀娥杨海芹

丁秀娥杨海芹(陇川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陇川678700)

【摘要】目的下颌骨角区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区域之一[1],本文就我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好发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方法收集在我科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下颌骨角区骨折的X片中,常可见到该区伴有不同程度阻生的第三磨牙存在,对此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报道[2]。结果近年来就我科收治的25例下颌骨角区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参考。讨论探讨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解剖因素对下颌骨角区骨折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下颌骨角区骨折

1临床资料

1.1本组资料

为近年来我科收治的25例病例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4岁,平均33岁。

1.2下颌骨角区骨折原因

25例中有13例为交通事故撞击伤,3例为高处坠落伤,9例为打击伤。

2观察方法与结果

2.1观察方法

本组25例病例均在伤后手术前拍摄X线片,从X线片中可见25例患者均有下颌第三磨牙不同程度阻生存在,并可清楚看到阻生牙的位置及牙根数目。对每位患者根据骨折情况轻重不一,对其施行上下颌间牙弓夹板牵引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对25例病例的下颌全景片及病人愈合情况作出回顾性检查和记录。

2.2结果

2.2.1本组就25例下颌骨角区骨折,X线显示阻生牙第三磨牙单根者为14例,双根者为9例,3根者为2例。

2.2.2附表1说明本组25例下颌骨角区骨折的第三磨牙阻生的位置情况。

附表1:

阻生位置高位中位低位

垂直239

近中413

水平021

2.2.3下颌骨角区骨折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的距离。本组25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角区下缘的距离范围3.5—4.5cm,平均3.3cm。

3讨论

3.1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位置与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关系,根据本组我科收治的25例病例临床检查结果显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位置越低,下颌骨角区骨体的高度越低,下颌骨在受外伤时缓冲外力打击的抗力也就越低,这样构成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危险程序度就越高。其中阻生位置以低位垂直位为最危险。有统计表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位置越低就越易发生下颌骨角区骨折,本组25例病例中,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大角度者占52%。

3.2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的程度与下颌骨角区骨量的关系。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程度与下颌骨角区的骨量成正比。就是说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位置越低,下颌骨角区的骨量越少,发生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危险性就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下颌第三磨牙低位阻生的存在减少了下颌骨角区骨量的横断面积,从而降低了骨强度。结果显示本组25例病例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骨折发生率为52%。

3.3下颌第三磨牙牙胚发育与下颌骨角区骨折发生的关系。本组25例病例结果显示:20岁以下的患者有3例,占12%。笔者认为:20岁以前年轻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牙根还没有发育完全,牙体阻生部分占下颌骨角区区域的骨量比例也就相应较少,该区的骨性应力屏障小,但是也不否认该年龄阶段由于社会活动少,受伤的机会也就少,所以临床上此类骨折发生率就相对较低。

3.4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及牙根数目与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关系。由于下颌骨第三磨牙的不同程度的阻生,使得局部区域的骨量减少,骨的应力屏障减少,导致了下颌骨角区骨折发生率增加。有学者提出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来消除下颌第三磨牙所造成的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危险因素。但是,在该区拔牙后的6个月内,由于在拔牙过程中,往往需要不同程度地去除部分覆盖阻生牙的骨质,才能使阻生牙顺利地拔除,而此期内由于拔牙创新骨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3—6个月),所以在这6个月内,局部骨的强度就有一定的下降,更容易因在遭受外力的打击而发生骨折[3]。故在此期间内应提醒预防性拔除阻生牙的患者,应小心骨折的发生。本组25例病例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单根者占56%,我们认为这与单根牙对下颌骨角区骨质的楔合力增大有关,双根以上者楔合力减低。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的便利出行,外伤就诊我科的病人日益增多,口腔颌面外伤及多发性骨折的问题越发突出,临床工作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解剖因素对下颌骨角区骨折发生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加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显得由为重要,医院应及时为外伤患者做好检查治疗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9.

[2]巴秀,李声伟,王翰章等,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关系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杂,2001,11(2):116.

[3]Krimmelm.第三磨牙拔除后的下颌骨骨折,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28(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