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许寿裳在论述鲁迅精神时,曾经指出:“鲁迅为反对不真、不善、不美而毕生努力奋斗,以期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虽遭过种种压迫和艰困,至死不屈”。不是深知鲁迅的为人,说不出这样中肯、深刻的话。为“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而斗争,这是鲁迅的精神,鲁迅的人格。这精神、人格渗透于鲁迅为人的一切方法,也充分表现在文艺方面。所以它既是鲁迅的

  • 标签: 鲁迅精神 文艺思想 《摩罗诗力说》 真善美 域外小说 许寿裳
  • 简介:写下这个题目,确实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将两个毫不相关的名字扯在一起,是因我亲耳听了这种离奇的讲解。前段时间应同学之邀,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游览,走到第8窟前,听到一位导游这样讲解:"门拱西壁的这尊五头六臂的雕像名为鸠天,又称为鸠什,是后秦时的一位高僧。

  • 标签: 鸠摩罗什 云冈石窟 大同市 山西省 讲解 游览
  • 简介:本文就敦煌尼教写卷《下部赞》之三首音译偈,在西方学界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参合汉文音译习惯,着重依据传统汉籍、汉译佛典以及近年霞浦发现之新资料,藉助传统史学的考据法,首先申论《下部赞》辑入音译偈之原因,继而讨论第一首音译偈,指出其由於多有文字脱落,复缺题签,因而尽管学界就其残存文字有所复原,但多难确定,更无从确认该偈之内容;然作者在写卷意译偈中发现该偈名称遗迹,通过对偈名之辨释,蠡测其大体内容。就第二首音译偈,作者在把握音译意群大体含义的前提下,比照汉文尼经的意译用语,加以拟译;同时,辨释该偈本来之名称。至於第三首音译偈,虽然题签完整,但为西方学者所误读,作者商榷有关之观点,论证该偈乃尼僧特为华夏信众编撰音译,不能以胡文本为准,简单进行“参校”;另对偈的错筒进行辨析,加以调整,重新解读全偈意蕴。

  • 标签: 摩尼教 帕提亚语 中古波斯语 回鹘文书 霞浦科册
  • 简介:宋代土地私有制获得了极大发展,A耕农阶层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自由。但也正因如此,家庭的经济收入就首先取决于男子劳动力的数目。生养儿子,已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还是为了保证家庭土地占有的长期性。

  • 标签: 土地私有制 经济收入 传宗接代 土地占有 大发展 劳动力
  • 简介:父亲的三件事物五月,阴暗潮湿的屋寨里供放着一部泥头车,一把钢制匕首和一头倒长獠牙的野猪。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日本学者吉田盏先生指出,霞浦文书《兴福祖庆诞科》中有敦煌尼教写卷《下部赞》第二首音译偈的异译,本文将此两种音译本进行参校。本文利用西方学者德金与莫拉诺2010年重新校勘的伊朗语文本、克拉克2013年校勘、英译、评注的回鹘语文本以及芬克校勘、英译、评注的未刊科普特文本,吸收吉田登对汉文的校改与中古汉语注音,重新参校《下部赞》第三首音译偈,且辨明其并无错筒。并比照汉文尼经的意译用语,对二首音译偈加以拟译。

  • 标签: 阿拉姆语 帕提亚语 粟特语 回鹘语 霞浦文书
  • 简介:华夏尼教向据《老子化胡经》之“化尼”而依托道教。时至明代,福建民间明教徒还在继续将此俚俗化,称老子寄形苏邻国禁苑石榴,王后食之受孕而诞尼。然本文所解读的霞浦钞本一篇汉文偈《下生赞》,却只言尼佛寄形石榴,不言老子所化;其所在科册则一反唐宋尼教攀附老子、依托道教之传统,不仅未提老子化尼,而且宁愿把古代印度教、琐亚斯德教、基督教等的教主奉为主神,亦不延请老子入座,全科册未见太上老君身影,由是益证该科册不可能出自唐宋尼教徒之手。本文以宗教学的常识,解释科册包含夷教资料的原因,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证科册乃明末清初霞浦当地意在创立新宗的民间法师所造。

  • 标签: 霞浦钞本 《老子化胡经》 摩尼光佛 何乔远 苏邻国
  • 简介:有的同志根据《》一文得出“屈原可说是我国‘派’诗人之祖”的结论,认为屈原的作品,尤其是《离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两种误解: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误解,其二是对鲁迅及其《》的误解,试将理由述列如次。

  • 标签: 屈原作品 摩罗 《摩罗诗力说》 怀王 悲回风 《九章》
  • 简介: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 纪念 中日两国 文化巨人 学术会议
  • 简介:台湾学者杜松柏先生编著的《禅门开悟二百首》,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披阅一过,只觉篇什琳琅,词美义胜。今按下书中其他部分不表,单单拈出禅来侃一通。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这种中国化从内容来说,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方面,而用中国格律诗

  • 标签: 禅诗 开悟诗 义胜 宗教哲学 古典诗歌 诗禅
  • 简介:福州《盘》是福州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它类似于其他地区的山歌对唱,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它具有自然和谐的民间艺术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是土生土长的朗诵诗歌,是吟诵体的"顺口溜"。《盘》还是旧时福州青年男女一种有趣的社交活动,他们用歌来自我介绍,赞美生活,倾吐衷情。《盘》中所唱的歌词,虽然未经文人墨客的推敲修饰,但却能表现出纯真坦率、缠绵朴实的感情,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盘"在福州话里有互相对答含意,故福州人把这种诗歌对唱的形式称之为《盘》。

  • 标签: 福州方言 民俗文化 乡土气息 艺术语言 文艺形式 自然和谐
  • 简介:作为20世纪初叶的两位学人,刘师培与鲁迅的文学观具有许多共同的时代特征。在这个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期,刘师培与鲁迅都以传统的文言形式探讨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并拓展了关于文学起源和文学功能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刘师培的文学观体现出传统文学研究的学理性,而鲁迅的文学观则映射出中国文学转型期的现代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承前与启后的内在关联。鲁迅在这些同时代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文论进行扬弃,对文学起源、文学功能等方面进行理论加强和修复,直至发展为典范和标杆,成为一面启迪后世的旗帜。

  • 标签: 刘师培 鲁迅 文说 诗力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什(344—413,下简称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中国汉地般若三论学的奠基人。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鸠什传)记载,父鸠炎是天竺人,因不愿继承“相国”之位而出家为僧,东度葱龄来到西域龟兹国(位于现在新疆自治区的库车、沙雅二县之间),龟兹王十分敬慕其名亲自出郊迎接,并礼为“国师”,最后以其妹逼嫁给他为妻。

  • 标签: 鸠摩罗什 般若 中国佛教史 《高僧传》 新疆自治区 翻译家
  • 简介: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与宋元七夕节时流行的除名称相同外,形象上也有共同的特征,两者应为同一名物。敦煌与化生都是佛教寺院孟兰盆会时需用的供养具,形象又极为相似,因而两者名称虽异,但所指的也应是同一种名物。而孟兰盆会中供奉,应是为祈愿亡魂早日得以度脱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世界。

  • 标签: 敦煌 摩睺罗 化生 盂兰盆节
  • 简介:什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的译经大师,他的传记在古代文献中均列于佛教僧伽分类中。通过对史料的细致分析,可以发现鸠什在经历了事主更迭、服务权贵和被迫破戒之后,其身份已经发生转变,他不再是空门之僧,而是向空门和世俗的交界靠拢,成为一名官僧性质的僧人居士。且什的身份变换起点并非源自史料所载的"破戒"时段,可以提前到其服务于吕光军中的时期。

  • 标签: 鸠摩罗什 僧人居士 身份
  • 简介:什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在佛经翻译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其翻译问题做些探讨。其一,翻译中的文与质的关系,侧重为何?翻译中的译场译与讲,传播效果为何?其二,谈谈他的佛经翻译理念与实践对我们今天宗教经典翻译与传播的启示意义。

  • 标签: 鸠摩罗什 佛经翻译 翻译方法 译场
  • 简介:举几个连在一起的例子,说明鸠什译经中的失误。这几个例子是:"是人相行不","菩萨云何为坏诸相","不取无相"。

  • 标签: 鸠摩罗什 译经 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