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1A2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为探针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研究甘草甜素在人肝微粒体孵化体系和重组体系中对CYP1A2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0.1,0.2,0.4,0.8mmol?L-1甘草甜素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31±15%(p=0.007)、43±8%(p=0.012)、48±6%(p=0.037)、49±4%(p=0.029);在体外重组反应体系中,0.1,0.4mmol?L-1甘草甜素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48±9%(p=0.012)、82±8%(p=0.004)。结论甘草甜素对CYP1A2体外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草甜素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也相应增强。

  • 标签: 甘草甜素 肝微粒体 重组酶 CYP1A2
  • 简介:摘要TAFI于1989年被发现,其激活状态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凝块表面的C端赖氨酸发挥抗纤溶作用。TAFIa于37℃时半衰期仅为8到15分钟,虽然目前没有发现内源性抑制物,但TAFIa的活性是可控的。研究发现TAFI对各种静脉、动脉疾患有影响。另外TAFI在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高TAFIa水平是血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抑制TAFI系统可能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或溶栓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
  • 简介:目的:评价HPPH在体外对大鼠及人肝微粒CYP450的6种亚型活性的影响,预测使用HPPH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将注射用HPPH与CYP450的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汀(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S-美芬妥因(CYP2C1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A4)和睾酮(CYP3A4)与大鼠及人肝微粒进行孵育反应,采用HPLC-MS/MS法测定对应的7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羟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美芬妥因、O-去甲基右美沙芬、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6β-羟基睾酮)的浓度.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1.00~5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大鼠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产生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0.50~1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人CYP1A2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人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均存在抑制作用;对人CYP3A4,对底物咪达唑仑存在抑制作用,对底物睾酮未发现抑制作用.结论:HPPH对CYP450抑制作用存在种属差异,在人体内HPPH与CYP450作用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

  • 标签: HPPH LC-MS MS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治疗对MMP-9、TIMP-1和BNP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施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苯那普利。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前后MMP-9(μg/L)、TIMP-1(μg/L)和BNP(ng/mL)水平。结果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苯那普利进行治疗的患儿,实施治疗后的MMP-9、TIMP-1和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水平,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进行治疗,患儿的MMP-9、TIMP-1和BNP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逆转患儿心肌重构,有效的改善和提升患儿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MMP-9 TIMP-1 BN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活性以及ATP含量的差异。方法对60例预估术中出血量600ml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中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血液回收(观察组),另选择库存血60份(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红细胞ATP活性及其含量,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ATP活性、红细胞ATP含量与G-6P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活性及ATP含量基本一致。

  • 标签: 自体回收血 库存血 红细胞ATP酶
  • 简介:目的:对1例无脑合并脊柱裂胎儿的B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超检查结果和此类疾病的相关信息进行探究。结果:超声诊断:宫内单胎,胎儿头颅畸形,脊柱骶部不连续(考虑无脑儿合并脊柱裂)。经妇产科查体:宫体腹围较妊娠月份大,触不清胎头,胎位不清,胎心音遥远。收入院引产后诊断为:无脑畸胎合并脊柱骶尾段裂。结论:早期B超检查能够有效地做出观察和诊断,是筛查此类疾病的可靠方案,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情况作出观察和判断,一旦胎儿头部冠状切面、横切面均未见钙化额顶骨则需要考虑无脑儿的可能。

  • 标签: 无脑儿 脊柱裂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的基因克隆过程,获得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为后续构建Hespintor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克隆质粒后,应用RT-PCR法扩增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对Hespintor成熟肽克隆载体进行构建,及双切反应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约230bp处可见1条特异性条带;蓝斑和白斑斑点数量比对大约为11,说明转化效率大约为50%左右;经BamHⅠ和HindⅢ双切鉴定,约230bp处的条带为所克隆的人丝氨酸蛋白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结论重组克隆质粒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成熟肽基因构建成功。

  • 标签: 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 基因克隆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间碘卞胍(131I-MIB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按预试验结果腹腔注射(ip)131I-MIBG,连续监测注射131I-MIBG后血压及脉搏改变,并在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时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注射131I-MIBG后干预组SHR第2天时血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此后测血清NE、E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第8天SHR血压逐渐回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检测血清NE、E水平相应上升,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脉搏也相应改变。结论131I-MIBG对SHR血压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可维持数天,其机制可能与131I-MIBG损坏肾上腺能组织、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有关。

  • 标签: 131碘间碘卞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艾粉、艾片、艾油的抗氧化、抗络氨酸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生化学法。结果艾粉、艾片、艾油与阳性对照清除DPPH自由基的大小顺序为熊果酸﹥维生素C﹥艾油﹥艾粉﹥艾片,在抗络氨酸活性实验中,艾粉、艾片在0.25mg?mL-1抑制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1.82%、41.67%,艾油的抑制率在0.25mg?mL-1~2.0mg?mL-1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最高达到62.50%。结论艾粉、艾片、艾油缺乏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抗络氨酸活性

  • 标签: 艾粉 艾片 艾油 抗氧化活性 抗络氨酸酶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抑制剂(ACEI)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并分析TGF-β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ACEI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期间内平均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β-MG)、TGF-β1、血浆白蛋白及免疫功能检及血浆中D-二聚体和抗凝血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α-微球蛋白和β-MG分别为(4.52±0.13)mg/L和(6.04±0.27)m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83±1.29)mg/L和(8.55±0.41)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为(6.11±0.04)μg/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78±0.09)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浆白蛋白为(26.12±1.24)g/L,高于对照组(20.58±1.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CD3+、CD4+/CD8+和NK分别为15.40±0.72、64.58±1.01、1.40±0.03和23.96±0.3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D-二聚体和抗凝血分别为(0.17±0.06)mg/L和(98.42±5.3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降低血浆黏度和TGF-β1水平,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激素类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蛋白B(C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B蛋白在甲状腺癌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B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增高,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蛋白酶B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连续多次灌胃给药对大鼠CYP3A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给予橄榄油;实验组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丁苯酞40、80、160mg·kg^-1(以橄榄油溶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连续灌胃5d,于第6日尾静脉注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4mg·kg^-1)后由眼底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以SPSS18.0软件对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咪达唑仑在0.06~3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日内、日间RSD〈13%;绝对回收率为80.59%~96.5%。咪达唑仑单用及与低、中、高剂量丁苯酞合用比较,药动学参数AUC0~t、AUC0~∞、t1/2、CLZ、VZ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3A活性没有影响。

  • 标签: 丁苯酞 咪达唑仑 药动学 CYP3A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对家兔小肠收缩及其对唾液淀粉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回肠法观察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薏苡仁的不同炮制品其对消化活性的影响。结果麸炒薏苡仁对小肠收缩抑制作用最强,具有明显的抑制小肠收缩作用。薏苡仁不同炮制品对体外唾液淀粉活力的作用无显著变化。结论麸炒薏苡仁对小肠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麸炒薏苡仁 小肠收缩抑制 消化酶活性
  • 简介: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对细胞造成损伤,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供抗肿瘤使用,治疗效果较为关键,能够更好的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也提高了疗效,绝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化疗药物造成骨髓抑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影响进一步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笔者对本科肝移植术后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移植术后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建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定量检测方法,对市场中的农产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腈水(84+16)提取,不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过0.22μm滤膜。滤液经反向C18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4种黄曲霉毒素。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4种毒素在各自的定量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回收率>80%,且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相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灵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 标签: 液质联用技术 农产品 黄曲霉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酯体外培养体系中水杨酸(SA)和阿司匹林(ASA)浓度。通过对照组和添加单体成分的观察组间阿司匹林酯活性的改变分析各成分对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浓度下,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酯影响不显著,为临床使用阿司匹林与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绿原酸 新绿原酸 隐绿原酸 阿司匹林 同分异构体 阿司匹林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