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脑外伤昏迷患者早期营养护理对其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就诊的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IgA、IgG、CD4+、CD4+/CD8+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昏迷患者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利于预后。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脑外伤昏迷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实验组则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2组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前后的营养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脑外伤患者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外伤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利于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提高,利于脑外伤昏迷的健康恢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脑外伤 昏迷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者10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组36例(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组36例(EN组)、肠外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组36例(PN组),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8d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1d三组患者营养免疫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各组营养指标均下降,术后8d时EN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及前白蛋白含量低于观察组,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各营养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各组患者免疫指标均下降,术后8d时观察组各个免疫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促进机体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心理干预 营养支持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恢复效果及对免疫指标IgG、IgM、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采取率(%)表示,组间率采取χ2检验;术前、术后血清相关指标免疫指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取(x-±s)表示,计量资料先作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使用单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使用配对秩和检验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没有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红蛋白(HB)变化不显著。术后第8天,肠内营养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而肠外营养组仅有ALB、PA、TP恢复正常,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的人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患者,总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7,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和免疫力,促进快速恢复,安全高效,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肠肿瘤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的研究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岁住院患者150例,应用NRS2002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3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状况,NRS2002≥3分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且体质指数(BI<18.5kgm2)或白蛋白<30gL并结合临床状况判定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入选,其中126例患者84%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44.7%。所有老年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8.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6.3%,肠外PN与肠内营养EN比例31.4%。结论NRS2002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不够合理。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患者
  • 简介:胃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死亡率排第3位,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胃癌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14/10万,女性9.8/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处于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需接受手术,辅助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以5-Fu加铂类为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0X(5-Fu+奥沙利铂+左旋叶酸)、S0X(S1+奥沙利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Fu)、ECF/E0X(表柔比星+顺铂/奥沙利铂+5-Fu/卡涪他滨)。

  • 标签: 胃癌死亡率 免疫治疗 进展期胃癌 标准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 一线化疗方案
  • 简介:你为宝宝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能够满足小家伙成长的需要吗?孩子养到1岁,怎么才算营养好?这要看看他都吃些啥。第一步月评价即近1个月内,婴儿吃某类食物每周>4次,计2分;每周1~3次,计1分;每个月1次或更少或没吃过,0分。8大类食物得分相加即为DDS,分值0~16分。

  • 标签: 步月 膳食回顾 食物种类 膳食质量 微量营养素 评价得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73例重症且伴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均予以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1d比较,患者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恶性肿瘤伴随营养不良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为50例患者提供2周营养支持,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BMI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全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期间进行严格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正确的进行胃肠内营养干预对于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40)和肠外营养组(n=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固醇、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而上述指标在对照组中升高程度较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治疗对ICU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干预 ICU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