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经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营养不良 胃肠道肿瘤 肠内免疫营养
  • 简介: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肠内营养(DEN).观察并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等营养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D3、CD4、CD8等免疫参数高于对照组;且IL-2、IL-6、IL-10等炎症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EEN对术后结肠癌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结肠肿瘤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态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加强肠内营养治疗的意义。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腹部外科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70例进展期胃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辅助化疗期间试验组给予每日添加谷氨酰胺和精氨酸的整蛋白型营养粉安素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未给予积极营养干预。采用患者整体主观评分法(PG-SG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化疗耐受性及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和辅助化疗前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营养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PG-SGA评分为(2.12±0.69),显著低于对照组(4.37±0.75)(P<0.01);试验组营养不良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症及血清转氨酸升高的发生率为14.3%(5/35),显著低于对照组51.4%(18/35)。试验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百分比以及IgM、Ig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6个月辅助化疗期间,患者予添加谷氨酰胺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安素)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辅助化疗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辅助化疗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复合微量营养素制剂干预以祛除疲劳,并找到合适干预窗口时间,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方法选择军事演习后某部240例为干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检测垂体-肾上腺(包括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24h尿游离皮质醇)、垂体-性腺(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垂体-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B、NK),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交叉干预后重新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测;本实验使用随机、双盲、交叉的设计方案。结果使用复合微量营养素干预后,服药组的指战员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安慰药组指战员,而且先服药比后服药的恢复程度好;其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安慰药组,而垂体-性腺轴功能恢复程度与安慰药组无显著差异,垂体-甲状腺及垂体-性腺轴功能先服药比后服药的恢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1)高强度作业后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能加速战士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2)高强度军事作业后早期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效果优于晚期服用。

  • 标签: 军事作业性疲劳 复合微量营养素 内分泌激素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受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别在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的2、7和14天对其进采血,进而测定其营养指标与免疫指标。结果本组患者在术后的2天,所有营养免疫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患者术后14天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术前无异,而其他的营养免疫指标,例如血清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以及血清铁等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将会对患者的营养免疫产生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可逆转。

  • 标签: 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 进展期胃癌 营养 免疫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的抗体水平及儿童免疫状况。方法检测古楚区、黄河区和三棵树乡1-10岁儿童2785人,比较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结果麻疹、脊灰、流脑、乙脑四类疫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82%、99.32%、96.23%、97.92%。结论阳性率均在95%以上,说明儿童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均能产生抗体。

  • 标签: 抗体水平 免疫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案例一:张老师与粗粮饼干张老师今年才退休,还不适应退休生活的她,常常坐在电脑前打纸牌游戏,久而久之,小肚腩开始逐渐凸显,这下张老师急了,决定开始饮食控制。听说多吃粗粮对身体好,还有助于减肥,张老师于是决定到超市购买粗粮饼干。

  • 标签: 营养标签 营养师 退休生活 饮食控制 老师 粗粮
  • 简介:摘要免疫接种和计划免疫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当中。免疫接种和计划免疫都能明显增强被免疫个体的疾病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增加人们的健康指数。然而,二者经常会被广大群众所混淆,对其概念的区别经常会影响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接种和计划免疫的概念以及二者概念的区别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免疫接种和计划免疫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和支持。

  • 标签: 免疫接种 计划免疫 区别 免疫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免疫监测和评价。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按照疫情报告属地管理的原则,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信息网络系统报告疫情。

  • 标签: 免疫 监测 评价
  • 简介:圆白菜炒香肠材料:圆白菜400克、香肠50克调料:植物油、盐、白糖各适量做法1.香肠放锅中蒸熟,放凉切丁;圆白菜洗净,切块。

  • 标签: 营养餐 圆白菜 香肠 植物油
  • 简介:鸡蛋炒番茄材料:番茄100克、鸡蛋1个调料:盐、白糖、葱未、植物油各适量做法1番茄洗净,切块;鸡蛋打散,放盐,搅拌均匀。2锅中加植物油烧热,倒入蛋液,炒至八成熟,盛到碗里。

  • 标签: 营养餐 植物油 番茄 鸡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哮喘营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排除致敏食物;婴儿慎用牛奶;生热营养素比例;避免刺激性食物。

  • 标签: 哮喘 营养 治疗
  • 简介:基金项目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孕早期营养干预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相关论文,项目编号20100902。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孕妇膳食结构和主要营养素分布情况,以便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在围产科建卡孕妇运用营养分析软件进行回顾性营养调查,分析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并给出完整的膳食营养评价报告。结果评价结果正常或过量最多的是在县城机关单位工作的孕妇,分别为732%和170%,而评价结果不足最多的是乡村孕妇达520%,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各主要营养素分析结果,能量不足者占135%,蛋白质不足者占267%,钙不足者占201%,铁不足者占242%,锌不足者占216%,维生素B1不足者占266%;而能量过量者占179%,蛋白质过量者占137%,脂肪过量者占195%,铜过量者占58%。结论营养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地完成孕妇的营养评价,为临床医生及时提供诊疗依据和指导孕妇改善膳食结构提供参考。

  • 标签: 孕妇 膳食结构 营养评价 分析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营养补充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性别、喂养方法、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等。结果120例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有45例(37.50%)、适于胎龄儿70例(58.33%)以及大于胎龄儿5例(4.17%)。在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适于胎龄儿的明显胜于小于胎龄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补充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状况 营养补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锦州市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锦州市古塔区3所小学为干预校,1所小学为对照校,共2277名小学生;对干预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对照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的儿童营养知识问题判断正确率、“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分别增加了4.1%、18.5%,每日吃早餐,且早餐较丰富(早餐包含3类以上食物)的比例增加了4.9%,家长在整个干预期间的营养知识改变程度较明显,干预校家长膳食宝塔知晓率增加了15.3个百分点,膳食宝塔正确认知率增加了18.1个百分点,营养知识正确判断率也从干预前得75.3%增加到80.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与家庭合作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转变营养态度和改善饮食行为方面有一定效果。

  • 标签: 营养 健康教育 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营养补充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性别、喂养方法、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等。结果120例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有45例(37.50%)、适于胎龄儿70例(58.33%)以及大于胎龄儿5例(4.17%)。在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适于胎龄儿的明显胜于小于胎龄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补充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状况 营养补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择在肿瘤科住院的8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给予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病人出现营养风险的概率为355%。在73例有营养风险的病人中,65例病人(8904%)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在无营养风险的7例病人中,3例(4286%)进行了营养支持。所有进行营养支持的病人中,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656∶1。使用肠外营养(PN)的患者中,有45例(7627%)患者采用混合输注。48例ECOG评分≥3分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2~3周后,ECOG评分平均下降1分,各自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会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但营养治疗在应用上仍有不完善之处,我们期待其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 标签: 晚期消化道肿瘤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