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武汉近十年来,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的状态,麻风病的传染控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累计新发病例21例,复发病例12例。但是由于麻风好侵犯周围神经的特性,其导致的麻风残疾恶化,社会歧视偏见等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依然十分艰巨。因此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在控制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显得更为必要。

  • 标签: 麻风病 健康教育 现状 模式 对策
  • 简介:目的掌握武汉青山区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类密度监测,每月监测1次。对2006-2012年青山区鼠情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年共捕获鼠类3种353只,褐家鼠占92.4%,为优种;小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3.1%和4.5%。密度在春、秋两季呈现2次小高峰。结论青山区鼠种以褐家鼠为主,建议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季节消长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和控制对策的研究。

  • 标签: 鼠密度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成本估算,为我国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调查并确定估算模型及其取值,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的武汉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结果经估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总成本为8 152 670 867元,其中医保支付医疗费用部分721 800 387元(8.85%),非医保支付医疗费用部分434 813 725元(5.34%),其他医疗服务相关措施投入6 996 056 755元(85.81%)。结论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总成本投入巨大,结合成本估算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医疗投入的基础信息、决策依据及相关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服务 成本估算 武汉市
  • 简介:目的测试武汉PCO行业常用灭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方法在实验室用Φ10cm、Φ30cm玻璃罐和70cm×70cm×70cm玻璃方柜做取食实验,测试9种灭蟑胶饵对德国小蠊药效。结果用Φ10cm玻璃容器测试,1、3、5、7、9号毒杀率为100%,8号毒杀率仅为75.5%,其他均高于90.0%;Φ30cm玻璃容器测试,1、3、5、7号毒杀率为100%,8号仅为74.3%,其他均高于85.5%;用70cm×70cm×70cm玻璃容器测试,1、3、6、7号毒杀率接近100%,4号毒杀率仅为79.4%。结论9种灭蟑胶饵均有较好的灭蟑效果,在以德国小蠊为主的场所选用灭蟑胶饵灭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灭蟑胶饵 德国小蠊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模拟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不同疫情防控假设下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20年1月23日武汉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线情况下,武汉每治愈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平均成本为175 462.10元,假设1(武汉提前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下该成本为164 552.43元,而假设2(武汉延迟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成本为187 542.37元。相较于基线情况,假设1下医疗服务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30万元/治愈人数,具有更优的经济性。结论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成本-效果模拟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的决策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服务 成本-效果 模拟 武汉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孕妇碘营养状况,为指导孕妇科学补碘、调整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武汉13个行政区,每个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0名孕妇,采集其家中食用盐盐样及尿样,检测盐碘、尿碘含量。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按照不同年份,区域(中心城区、远城区),年龄[低龄(<25岁)、适龄(25 ~ 34岁)、高龄(≥35岁)],孕期[孕早期(<13周)、孕中期(13 ~ 27周)、孕晚期(28 ~ 40周)]对盐碘及尿碘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5 200份,盐碘中位数为24.41 mg/kg;其中,无碘盐32份,合格碘盐4 962份,不合格碘盐206份,碘盐覆盖率为99.38%(5 168/5 2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42%(4 962/5 200)。共检测孕妇尿样5 200份,尿碘中位数为161.24 μg/L。2016年的中心城区、孕早期、孕中期、低龄及高龄孕妇(141.74、149.00、132.34、135.17、121.00 μg/L),2017年的孕早期、孕中期及高龄孕妇(128.00、149.00、141.41 μg/L),2020年的孕中期及高龄孕妇(148.95、138.00 μg/L)尿碘均<150 μg/L,处于碘缺乏水平。结论武汉孕妇总体处于碘适宜水平,但接近适宜值下限,部分孕妇仍存在碘缺乏风险。需密切关注孕妇的碘营养状况,积极倡导其食用合格碘盐。

  • 标签: 孕妇 盐类 尿
  • 简介:目的掌握2014年武汉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监测点28个,对各监测点进行人群、耕牛病情、螺情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分析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耕牛感染情况及钉螺分布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市监测点共调查居民15310人,耕牛348头,调查有螺及可疑环境67处1370.90hm2。人群、耕牛感染率分别为0.05%和0,人群感染率较2013年下降了61.54%(χ2=5.844,P=0.016)。垸内、垸外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武汉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需进一步加强螺情监测,巩固传染源控制措施,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 标签: 血吸虫病 钉螺 监测 武汉市
  • 简介:目的报告并分析2016年全市血吸虫病监测数据。方法根据《武汉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在全市开展常规监测,对全市12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28个监测点,开展常住居民、流动人群、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以及野粪等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2016年全市网络报告血吸虫病病例51例,均为慢性临床诊断病例;监测点本地常住居民血吸虫血清学筛查15399人,血检阳性343人,粪检342人,粪检阳性0人,血检阳性率为2.23%;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5122人,血检阳性14人,粪检14人,粪检阳性0人,血检阳性率为0.27%;监测点共检查家畜473头,粪检阳性0头。监测点调查钉螺面积2055.82hm^2,查出有螺面积975.47hm^2,无新发、复现钉螺面积,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呈稳中有降的低度流行态势,但钉螺分布仍面广量大,需坚持开展低度流行区的血吸虫病监测巩固与防治工作。

  • 标签: 钉螺 血吸虫病 监测 武汉市
  • 简介: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武汉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从2007年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0年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通过流行病学、社会学和眼视光学研究方法对武汉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制定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监测预警系统及以视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体的防治方案。

  • 标签: 视力健康 学生体质 管理服务模式 武汉市 视力低下状况 中小学生
  • 简介:摘要对武汉某区,6058人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结果确认由于不洁性生活所导致梅毒感染有231例,阳性率为3.8%,提示不洁性行为是梅毒感染主要因素之一。对特定人群加强梅毒防治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梅毒 感染率
  • 简介:为了解武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于2013年5~7月对武汉农村居民开展调查,为制定农村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武汉15~69岁的农村户籍人口。1.2方法1.2.1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武汉的8个行政区中每区随机抽取4个乡镇,再从每个乡镇各抽取2个村委会,随机确定监测的第一户,然后依次按住户登记号码或门牌号调查下一个住户,直到达到所需样本数。

  • 标签: 农村居民 健康素养 武汉市 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 农村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促进公立医院医防深度融合是履行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职能,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笔者分析了近年武汉医防融合建设现状,聚焦于公立医院医防融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公立医院医防融合职能定位不清晰、医防融合政策不细化、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医务人员公共卫生意识亟待提高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应优化医防融合政策环境、加强医院领导层的引领作用、构建医院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调动临床卫生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医院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认同感,以期推进公立医院医防融合持续发展。

  • 标签: 医院,公立 医防融合 公共卫生 大数据平台 认同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武汉某中学教师健康状况动态比较分析,为教师群体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武汉某中学在职及退休教师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72名及2016年176名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三组人群主要检出疾病为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和脂肪肝。2016年与2015年相比,青年人组和中年人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处于增高趋势,老年人组中男女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总的检出率仍然呈现升高趋势;女教师在青年人组与中年人组中脂肪肝检出率有所上升,而老年人组中有所下降,但检出率呈增高趋势,总体男教师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各年龄阶层、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结论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群体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以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教师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背景下武汉农村药品监管现状,探讨监管的经验与不足,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知情人访谈法,调查武汉六个新城区2009年至2011年农村药品安全监管现状。结果监管效果明显,监管客体多、分散制约农村监管工作。结论强化监管力度和稽查手段,实现农村药品监管网高效运转。

  • 标签:
  • 简介:2015年1月,武汉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综合评审、公示,标志着历经两年的创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武汉市委市政府通过实际行动,兑现了向广大市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义一重大成果。回顾两年创卫攻坚工作,“难”是武汉创卫人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武汉是全国最大体量创卫城市之一,城市管理问题干头万绪;武汉是九省通衢交通要塞,往来人口最多、最杂、形形色色。管理十分棘手;城市处于城建攻坚最大历史建设期,带来诸多管理问题。

  • 标签: 国家卫生城市 武汉市 经济社会发展 管理问题 综合评审 创卫
  • 简介:摘要目的武汉东西湖区2010~2011年度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率、顺位变化及存活情况,找出相关因素,探讨我区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提高我区下一代人口素质以及为今后监测工作的管理重点和制定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制定的《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试行)》(2006年8月),认真填写<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每月汇总,并对出生缺陷监测的数据进行率及顺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东西湖区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4.7‰,两年出生缺陷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孕前对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教育,加强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重大意义、孕期要做好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控制出生缺陷儿,才能提高本区人口素质的发展。

  • 标签: 围产儿 出生缺陷
  • 简介:目的:探讨武汉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院前急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4年接诊的2331648例院前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疾病谱等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女为1.579∶1,年龄以60岁以上者居多,处于疾病谱前7位的是外伤、车祸、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及妊娠待产。全年中12月份出诊次数最多,其次为5月份。结论:武汉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主要为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救人员在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专业培训方面要有所侧重,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 标签: 前急救 流行病学 创伤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为了解武汉大学生体重控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对武汉大学生开展体重控制知信行现场调查,旨为开展武汉高校体重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735名大学生。

  • 标签: 知信行调查 大学生 武汉市 体重控制 健康促进工作 行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对武汉学龄儿童的适用性,探索适宜武汉学龄儿童的甲状腺容积的校正方法。方法2019年5 - 8月,在武汉洪山、汉阳、汉南、江夏、东西湖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性别均衡)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随机1次尿样、家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含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同时,采用身高容积指数1(HVI1)、体重身高容积指数(WHVI)、体质容积指数(BMIV)、体表面积容积指数(BSAV)和身高容积指数2(HVI2)对甲状腺容积进行校正。结果共调查8 ~ 10岁儿童1 000人,其中男生499人、女生501人;8、9、10岁儿童各269、321、410人。尿碘中位数为247.50 μg/L;盐碘中位数为23.20 mg/kg;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分别为140.00(133.00,146.00)cm、31.00(27.00,37.00)kg、2.56(2.13,3.21)ml。共检出甲状腺肿大儿童30人,甲状腺肿大率为3%(30/1 000)。男、女生甲状腺容积分别为2.57(2.16,3.28)、2.56(2.10,3.16)ml,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 0.981,P > 0.05)。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分别为2.31(1.98,2.81)、2.68(2.13,3.30)、2.74(2.28,3.35)ml,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47.585,P < 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8、9、10岁儿童原始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均< 0.01)。经HVI1校正后,8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未见相关性(P > 0.05),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1);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均< 0.01)。经WHVI校正后,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负相关(P均< 0.01)。经BMIV校正后,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均呈正相关(P均< 0.01);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负相关(P < 0.05)。经BSAV校正后,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5)。经HVI2校正后,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与体重呈正相关(P < 0.01)。5种校正方法得出的甲状腺容积均小于原始甲状腺容积,其中BSAV校正后的甲状腺容积最接近原始甲状腺容积,差异在0.87% ~ 13.87%。结论武汉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受年龄、身高、体重因素影响,甲状腺肿大的判定应对这些因素加以校正。BSAV校正方法相对独立,较为稳定,可消除身高、体重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初步认为其适用于武汉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的校正。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校正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