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典籍中子宫肌瘤属"癥疾"或"月经过多""崩漏"等范畴.对于子宫肌瘤的辨证众多医家意见不一,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与相关客观指标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本病的中医辨证.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中医证的客观化,若能通过参考客观指标从而确定辨证,将为临床工作带来巨大益处.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脏腑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 简介:【摘要】: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 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以 IgA在系膜区沉积为特征。 IgAN自 1968年被报道以来,我国学者依托中医药研究 IgAN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对 IgAN的研究成果。本文对 IgAN中医证候体系进行了历史回顾,再多角度分析了 IgAN中医证候的特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药物性皮疹患者25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7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156例中医辨证(血热风盛、湿热郁滞、气虚湿盛、血虚风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2.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71%,对照组为8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药物性皮疹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 标签: 药疹 辩证治疗 中医中药
  • 简介:张锡纯(1860-1933),河北人,民国中医学家(图1)。张锡纯是典型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1893年,他科举落第后,30多岁开始学中医,大器晚成,后又涉及西医。十年寒窗,行医应诊,张锡纯在50岁时开始出版《医学衷中参西录》(图2)。从学生开始,几乎十年一步成了国内名医,这或许是受到了中西汇通的影响吧。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的中医辨证特点及治疗。方法40例2糖尿病患者按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辨证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40例2糖尿患者辨证治疗,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2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从整体出发,结合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辩证分型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辨证治疗胆结石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将胆结石分为肝胆气郁、胆石淤结、肝胃实热、热毒炽盛4,分别使用柴胡疏肝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加减和清开灵注射液、安宫牛黄丸治之,临床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47例中治愈31例,治愈率为66%,有效10例,有效率为21.3%,治愈有效率为87.3%,手术6例。手术率为12.7%,手术均为结石直径大于1cm,反复发作或伴有严重胆管炎,胆囊炎,严重胰腺炎者。

  • 标签: 胆结石 辨证分型 肝胆气郁 胆石淤结 肝胃实热 热毒炽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予以B超诊断的意义及其应用。方法以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5月10日我院3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所有患者均实施B超诊断。观察B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图像表现。结果B超诊断符合概率为84.38%,误诊5例;诊断图像边界清晰概率为43.75%,边界不清晰为56.25%;附件区囊性肿块最小3.2×2.9×2.5cm,最大8.2×7.5×5.4cm;以椭圆形、圆形图像较为多见,包膜较完整,囊内透声不佳,可见细小密集光点反射存在,伴有团块回声。在疾病方面,单纯囊肿21.88%,多囊31.25%,均匀光点25.00%,混合12.50%,囊内肿块9.38%。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予以B超检查临床价值较高,具有简便易行等优势,能够进行疾病,确定性质,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B超 分型 卵巢巧克力囊肿
  • 简介:文章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级别及各分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DCIS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子。分析不同级别及不同分子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其余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ER、PR、HER-2表达的两两比较用χ^2割法。结果在全部240例患者中,低级别DCIS有74例(30.8%),中级别DCIS139例(57.9%),高级别DCIS27例(11.3%);luminalA92例(38.3%),luminalB70例(29.2%),HER-2过表达76例(31.7%),三阴2例(0.8%)。不同级别DCIS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73),但ER、PR及HER-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59.391、58.501,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R、PR在低级别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中级别和高级别DCIS(ER:χ^2=36.345、67.769,P均〈0.014;PR:χ^2=41.172、51.440,P均〈0.014);HER-2在高级别DCIS中的表达高于中、低级别的DCIS(χ^2=6.391、50.132,P均〈0.014)。不同分子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4.332,P=0.847、0.228),但是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9,P〈0.001)。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A分别与luminalB、HER-2过表达、三阴比较,luminalB与HER-2过表达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结论检测DCIS的分子,可为临床诊疗及而后预测辊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闭合骨折手术后证的分布,探索闭术后症候辨证标准。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已出院闭合骨折手术病人,随机抽取500份病历做回顾性研究。对其术后病程记录的症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闭合骨折术后证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湿热内蕴4种最常见类型。结论闭合骨折术后辩证可规范为以上四种类型。

  • 标签: 骨折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症候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2年内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10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痊愈52例,占52%,好转43例,占43%,未愈5例,占5%,总有效率达95%;西医组患者中痊愈41例,占41%,好转40例,占40%,未愈19例,占19%,总有效率达81%,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多层次的整体调节,改善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征,取得更佳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 辩证分型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8日~2017年11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例数36、有效例数10、无效例数2,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中显效例数12、有效例数25、无效例数11,总有效率77.1%(P<0.05)。结论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西药三联疗法,中医用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又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西药三联疗法 胃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癌灶区段的淋巴引流途径,了解各型淋巴结转移差异。为研究各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开封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cT1-4N0-1M0手术的患者,术前对肿瘤所在区段的瘤周腺体注射亚甲蓝,进行淋巴染色示踪,术中见淋巴结或淋巴管染色显示淋巴途径者450例,根据被染色的淋巴管走向和淋巴结尤其是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所在区域,进行乳腺癌区段淋巴引流途径(lymphaticdrainagepathwaytype,LDPT),分为腋下(axillary,A)、内乳(internalmammary,IM)、腋下-内乳(axillary-internalmammary,A-IM)、锁骨上下(supraclavicular-subciavian,S)、胸肌间(interpectoral,I)、上腹(epigastriumtype,E)和其它;其中A、A-IM、IM较为常见,在这三中选取140例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均行经肋间隙入路的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mammarylymphnodes,IMLN)探查、腋下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s,ALN)探查或清扫、保乳或全乳切除,观察比较这三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LDPT共450例:IM25例占5.6%、A-IM75例占16.7%、A345例占76.7%、S2例占0.4%、I2例占0.4%、E1例占0.2%、其它0例;其中A、A-IM、IM共占98.9%,对比发现:A、A-IM、IM这三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A-IM分别与IM比较,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IMLN和ALN均转移的概率A-IM约是A的5倍,单纯IMLN转移的概率A-IM约是A的26倍。结论:不同淋巴的乳腺癌淋巴转移规律不同,适合的诊治方法也可能不同,研究,具有临床意义;IM乳腺癌淋巴转移与其他不同,有其特有的规律,具有与A同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引流途径 淋巴流域 淋巴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到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当中去,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中医 辨证分型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整理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3.79%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22.41%属于小动脉闭塞;17.24%属于心源性脑栓塞;25.86%属于其他明确病因;20.68%不明确病因。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吸烟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在其中也属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吸烟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对于患者对症治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脏的影响,研究其对心电图的改变,并对慢性高原性心脏病进行讨论,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32例慢性高原病的心电图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在432例慢性高原病中,窦性心率失常有216例,占总体的50.00%;右心室肥厚和倾向共58例,占总体的13.43%;高原T波290例,占总体的67.13%;电轴右偏130例,占总体的30.09%;束支传导阻滞共78例,占总体的18.06%。慢性高原病分为4个亚型,分别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衰退症、高原心脏病以及混合慢性高原病。结论慢性高原病会引起机体心电图发生改变,在心电图改变中,以轻度异常改变为多见,大部分在低海拔地区可恢复。对慢性高原病进行,不但可以促进对其生理病理的认识,而且有利于侧重防治。

  • 标签: 慢性高原(山)病 心电图改变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了中医治疗法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通过中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77%,治疗后疼痛低于治疗前,髋关节灵活度高于治疗前,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提高髋关节灵活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分型 股骨头坏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拇指多指畸形治疗中Wassel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拇指多指畸形患儿行X线检查,在确定主干指并行Wassel后,给予对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儿指间关节伸屈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经随访,所有患儿均未发现拇指生长延迟现象,主干指功能和外形均得到良好恢复。其中1例患儿有拇指关节活动受限问题,经康复训练后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与活动的需求。结论在拇指多指畸形治疗中,应用Wassel可为手术开展方式提供准确信息,便于对患儿手部外形和功能良好改善。

  • 标签: 拇指多指畸形 Wassel分型 主干指 伸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