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在消化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来我门诊进行诊治的消化溃疡患者8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P根治率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HP根治率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治疗胃溃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HP根治率,效果理想。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消化道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丹参的这味中药中酚酸是主要的作用成分,它在抵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肌细胞的保护等等一系列的人体疾病中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中药丹参中水溶性的物质提取的标准是以原儿茶醛或丹参素为主,不足的是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在药材中含量较少的含量,但在酚酸中的主要作用物质则是酚酸B。根据酚酸B的含量来讨论酚酸的提取工艺,以探讨最合适的工业化的方案。

  • 标签: 丹酚酸提取工艺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的住院药房所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对退药现象有效遏制。方法分析某院2016年4月份至12月份的药房退药原因。结果住院药房产生退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医嘱进行了调整、患者治愈可以出院了、患者转科、拒绝使用药物、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处方输入到电脑时存在错误,或者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为了确保退药规范有序地进行,就要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强化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患者用药合理,以降低退药现象发生率。

  • 标签: 住院 药房 退药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甲亢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甲亢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甲巯咪唑与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相对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更好,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甲亢的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各项激素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丹栀逍遥散 加减治疗 甲巯咪唑 甲亢
  • 简介:摘要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笔者以栀逍遥散合百合地黄汤治疗本病首重调肝,疏肝养血清热;次以宁心补肾,治以养心安神,清热除烦,阴阳并调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丹栀逍遥散 百合地黄汤 绝经前后诸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儿科32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和322例常规静脉穿刺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有关资料。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设置观察组以及比较组。观察组为322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儿,穿刺方式为常规静脉穿刺;比较组为324例患儿,不同于观察组的是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操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9.50%,发生液体外渗、静脉炎和皮肤过敏的不良反应共28例,不良反应率为8.70%;比较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98%,发生液体外渗、静脉炎和皮肤过敏的不良反应共14例,不良反应率为4.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科输液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肺炎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红霉素静滴治疗(对照组,n=40)与乳糖酸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肺炎患儿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5%,对照组为75%,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用时、肺部湿啰音消失用时经观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局部刺激反应3例,胃肠不适4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7.5%;对照组患儿局部刺激反应6例,胃肠不适7例,皮疹2例,总不良反应率为37.5%,对比具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且具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胸痛急诊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至2016年期间共收取30例急性胸痛病患,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所有30例病患中,救治有效率为28例(93.33%),其余2例发生死亡,死亡率(6.67%)。结论病患发生急性胸痛的原因诸多,但是心源性胸痛的发生率要高于非心源性胸痛发生率,另外临床救治意识需要对病患的病因和诊断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对提升救治效果、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的意义深远。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引流管的选择和看护进行探究分析。方法依据病人的状况,筛选出适宜的引流管进行加强护理。结果对安插引流管的病人经察看,经过有效的护理,有效降低了后期的风险,并且减轻病人的疼痛。结论加强看护能有效改善病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泌尿外科 引流管 看护
  • 简介:探讨海派徐氏儿科徐小圃先生诊治小儿时行痧临床学术思想,徐氏按痧病程、标本缓急,以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分期辨治,发病初期,病在气分,邪犯肺卫,宜辛凉透达;出疹期,病在营血,肺胃热盛,宜清泻肺胃、解毒凉营;病之后期,属瘟邪势衰,气阴耗伤证,宜佐滋阴益气.

  • 标签: @徐小圃 丹痧 猩红热 学术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应用昂司琼药剂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应用昂司琼治疗因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昂司琼的止吐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的止吐有效率为80.95%(51/63);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胀3例、便秘2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7/63)。结论应用昂司琼治疗因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比较确切的疗效,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轻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昂丹司琼 止吐有效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普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改善护理质量,还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具有实际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风险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的变化情况、雌激素水平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应用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应用组治疗有效率(92.86%)远远高于对照组(82.14%),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理想,能明显的的减小子宫的体积和肌瘤的体积,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肛肠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整体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64例可自主排尿显著多于对照组的53例(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科术后患者加强预防尿潴留的整体护理可显著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肛肠科手术 尿潴留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术中气压异常增高致气梗阻的原因。方法分析一例全麻患者术中气压异常增高的原因及处理经过并分析可以导致气压增高的原因以及羟乙基淀粉的过敏反应。结果该例患者于全麻下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于手术开始时输注羟乙基淀粉,短时间内出现气压异常增高致气梗阻,后经对症处理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羟乙基淀粉过敏反应可导致气痉挛,严重者出现气梗阻,临床麻醉中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慎重选择补液方式。

  • 标签: 支气管痉挛 气道梗阻 羟乙基淀粉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管理小组,探析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实施气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气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性降低,气管切开气湿化效果满意率得到显著性提升,差异性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气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气道管理小组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00例进行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新型组,常规组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新型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新护理模式。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两组患者均顺利的完成分娩,但是新型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科新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产妇以及婴儿的健康。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3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有间叶肿瘤特征,潜在恶性组肿瘤直径小于3cm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无明显出血、坏死,恶性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l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