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它们在那里,从人类点燃第一堆火的时候起,从人类唱出第一首歌的时候起,它们就已经在那里,在世界的背面,在黑影的尽头,注视、微笑、等待——变成一个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如今,它们依旧和我们一起,游走在群星的深处,从不曾离去。——《古太阳族传说》银河标准历4030年版

  • 标签: 科幻故事 文学作品 青少年 课外阅读 《蘑菇的故事》
  • 简介: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虽然把“可爱”与“可信”融为一体并不容易,但是,一个有抱负的小说家却必须做到。因为,一部小说要受到读者的欢迎,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可爱、有趣,一是可信、深刻。

  • 标签: 可信 虚构 小说家 可爱
  • 简介:李贤平利用统计学中的聚类方法对《红楼梦》的作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红楼梦》的成书新说。本文主要从聚类分析的原理出发,对《〈红楼梦〉成书新说》在聚类分析运用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证明只用《红楼梦》的120回作为样本所进行的聚类分析不能够为《红楼梦》作者的鉴定提供可靠的证据。

  • 标签: 红楼梦作者 聚类分析 成书新说 统计学 层次聚类
  • 简介:<正>文学欣赏是一种适应面最广、现实性最强的文学实践活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理论的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一是只将文学欣赏作些孤立静止的理论分析,未能很好地注意其自身过程的活动流变状态;二是未能将文学欣赏活动有机纳入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真正地认识其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三是未能充分地重视文学欣赏活动过程与各自相邻的其他文学活动过程,

  • 标签: 文学欣赏 系统构造 文学创作过程 文学活动 审美意象 欣赏过程
  • 简介:本文意在梳理"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运动初期关于"革命文学"的历史叙述.包括:"革命文学"言论的编纂以及创造社成员、鲁迅、"革命者"等不同身份和立场的批评者的发言方式、言论意图及其与自身经验的关系.以此分辨关于"革命文学"不同的叙述模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和其中蕴含的政治、文化意识的较量与争夺.

  • 标签: “革命文学” 争夺 构造 谱系 左翼文学运动 历史叙述
  • 简介: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巧妙进行构造法接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造相关模型,巧妙地解决了中学数学中的有关问题,看得出这些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方法独特,还颇具创造力。

  • 标签: 构造法解题 数学思想方法 模型
  • 简介:语词对我来说是没有弹性的,我的日常生活被语词包围着。那些散乱堆放的书籍,暗示了一种由语词或时间构造的遥远,那些陌生的名字总会在某个寂寥的时间里进入我的视线,然后,我胡乱地在那些名字旁涂写着,再然后,有意或无意地忘掉那些或者有意思或者没有意思的内容。我无法说清是哪本书占领了我,还是我篡改了那些本不属于我的语汇。谈不上得意或者失意,这是真实的语词构造的生活。突然想到我

  • 标签: 语词 形式构造 时间构造 日常生活 名字 穿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1
  • 简介:对于以上海为代表的发展中城市来说,夜晚、公共建筑、现代性、观光者、流浪者 ,温柔而又疯狂的夜晚在上海的文化构成中已成为了一档

  • 标签: 上海空间 夜上海 夜晚精神分析
  • 简介:我们能够从书信的文字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一些与写信人和看信人有关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书信的文字语言中包含着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各种信息。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有岛武郎 《宣言》 发话人 受话人
  • 简介:本文寻绎了福楼拜影响乔伊斯写作的踪迹,主要围绕艺术观、视觉空间和意象的构造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可以明辨出,乔伊斯虽对前辈大师福楼拜的艺术言论和他的文学文本博观约取,却以强势写作的姿态把本已精当、筒切的原型创造性地移植到新的语境中,呈现了夺胎换骨、金身重塑的艺术表现力。

  • 标签: 福楼拜 乔伊斯 艺术观 视觉空间 意象
  • 简介:在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史中,“多民族文学”无疑是学科内最重要的理论关键词。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命名的变换带来的不仅是词汇前缀的变更,更体现了学科的范式转移和观念更新。“多民族文学”蕴含的理论能量不可小觑,因此就更有必要对此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产生的意义进行考察和分析。将“多民族文学”重新放回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场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各种议题进行对话和互动,“多民族文学”的理论意义与历史意义被凸显出来。而“内部的构造”的提出,则是对“多民族文学”进行新一轮理论建构的尝试。

  • 标签: “内部的构造”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 简介:江南地区一般以建筑的进深方向的一排梁架称为一贴.也称贴式.每一贴根据其所在建筑的方位而命名。

  • 标签: 苏州 微州 工艺 构造 构架 传统
  • 简介:这时华灯初上,商店的霓虹灯像碎金一样闪烁。我走在坚硬而宽阔的马路上,与身边穿梭的成千上百万的人群车流相互融合,恍若人间爆炸的星河。城市最动人的时分降临了。这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畅销小说《上海宝贝》中一个貌不惊人的自然段。可以想像一下,黄昏时分,穿着入时的倪可小姐迈着略有些固执或者倨傲的脚步,从咖啡馆中婀娜走出;她的眼神被车水马龙的大都市风光所浸染

  • 标签: 霓虹灯 城市 公共建筑 意识形态 现代性 观光者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简介:女性身体作为男性欲望的形象投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身体形象,女性对其身体的每一部分

  • 标签: 上海女性 女性身体 年代上海
  • 简介: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二者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但在动机、语料选择、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批评话语主张以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来分析话语,揭示话语和权利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会产生消极影响;积极话语分析则主张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和平语言学,既注重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又注重通过这种积极的分析方法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 标签: 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 积极话语 对比
  • 简介:老灵魂她晚睡从来如此从子时开始双眸发光她的太阳不止一颗高处的星群低处的灯光照着她的眼睛和血流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25
  • 简介: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对伊丽莎白形象的成功塑造,纵观《傲慢与偏见》可以说奥斯丁认为爱情与婚姻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从伊丽莎白的爱情和婚姻上

  • 标签: 伊丽莎白形象 形象分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1
  • 简介:庄子把虚空记忆即,庄子把虚空记忆称为,庄子已被虚空记忆占据

  • 标签: 庄子分析
  • 简介: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

  • 标签: 悦谀 谀分析